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吕璐璐 《商业文化》2012,(2X):14-14
2009年9月16日,顺德大部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这次改革是在1992年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竭力避免改了又重新膨胀的弊端,为全省探索新模式。顺德的大部制改革确立了"省直管区"的创新模式,实行了党政联动和党政合署,建立了扁平化管理体系。在改革中推进政策配套改革方案,为改革减少了诸多阻力,促进了顺德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了大部制体制,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解决了人员分流难题,健全了权责分配体系,明确了各部门的权利责任关系。顺德大部制改革取得的这些可借鉴性的改革检验,对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县域大部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闭幕之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思路进一步理清,中央政府部门设置"大部制",它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次大动作。通过贯彻实施大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更加高效廉洁、办事得力、服务到位的人民政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入手,探讨了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根源及意义,分析了"大部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革措施。相信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坚定不移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国家的体制机制必将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必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刘勇  赵瀚之 《大经贸》2012,(8):30-31
编者按2009年,广东启动大部制改革试点,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推进。其中两个典型,一个是大刀阔斧步步惊心的顺德"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大部制改革,一个是要为全国大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作出探索的深圳大部制改革。从推行之初走至今日,颇令观察家玩味,这个被称为全省大部制改革的试点,选取了一个县级区,选取了一个副省级市,广东便把自己的改革试验权限用到了极限。眼下,广东各地正在全面推进大部制改革,当年为改革"打样"的深圳与顺德,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当初为该项改革设计的蓝图是什么?立意在何处?他们在操作中遇到的障碍在哪里?该项改革在施行中的得失如何?如此  相似文献   

4.
所谓"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就是将原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变为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营改增"改革被认为是继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又一次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改革。文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A高速公路企业在"营改增"前后的流转税负进行测算,并就高速公路企业如何做好营改增的应对措施提出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经济社会逐渐发展下,税务制度得以改变。尤其是"营改增"改革后,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税务改革发展下,为了能符合企业发展,需要针对"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为其提出更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家、政府也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在经济方面进行着改革。"营改增"就是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国家做出的一个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税制及增值税制度改革,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营改增"这一重要改革对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给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变革。本文通过分析"营改增"的概况以及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一些"营改增"后企业适应这一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税收制度的改革符合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营业税收制度对于企业发展上的限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营改增"在企业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实际,提出了"营改增"目前在企业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措施,并联系上海市房地产企业的"营改增"实行效果,进一步说明了"营改增"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和中央大部制改革相对接,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逐渐展开.西部政府在推行大部制改革的时候,面临着比东部沿海政府更复杂的社会环境,改革也更加困难.本文以经济学的梯度理论为视角,试图把大部制作为一个外生要素即生产技术植入西部地区,根据生产技术从高梯度流向低梯度的原理来解释大部制的改革,也应从发达地区逐渐向欠发达地区过度.文章最后就西部政府大部制改革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思 《消费导刊》2014,(8):44-45
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街道办事处的行政体制改革已成为其必然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大部制改革”已经逐渐成为许多街道办事处整体改革的趋向。本文以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办事处为例,论述了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措施与成效。同时,系统阐述了街道办事处在完善“大部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营改增"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其在减税方面的成果一直被各界所持续关注。"洼地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一起加速了试点范围的扩展。吸取上海"营改增"试点的经验及教训之后,积极探索和应对"营改增"的制度改革。不过,"营改增"的减税力度还稍显不足,需要持续完善减税制度。从2012年在上海建立"营改增"试点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省份步入试点行列,这是自2009年至今,税务转型的又一次变革,同时也是一项关键的减税标准。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更要有所成就,"营改增"就是经济现状下产生的重要改革。  相似文献   

11.
以往在我国税务机关对服务类企业征收"营业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出于多方的考虑,于2012年对原有的营业税增收政策进行了改革,从而对原有增收营业税的企业改增收增值税。这是续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又一次重要的、结构性的税收体制改革,其对于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就为什么要进行"营改增"、进行"营改增"后对于港航物流企业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对港航物流行业进行"营改增"的建议这几方面进行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因为现行税制的缺陷,造成了专业化发展障碍,也给税收征管带来难题。为适应经济转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12年我国在上海率先开展营改增试点。随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推广,"营改增"也是我国税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税收制度的改革将随之带动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调整。文章就"营改增"试点经济效益的改变入手,首先结合不同企业的税负情况;其次分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最后为迎合制度改革发展作相关的企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濮小金 《消费导刊》2009,(19):138-139
我国即将迎来大部制下的市县体制改革,大部制下的市县政府将面对机构精减、事多人少的状态。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是构建信息化体制。新的市县信息化体制应该是一种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相配套、与大部制改革相适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  相似文献   

14.
"营改增"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要税制改革,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又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对整个物流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阐述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重要意义,从一家物流企业案例出发,对比分析两种税制下含义、计算原理、税负、利润和定价策略等方面的不同影响,并探讨了物流企业的应对策略和政策诉求。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工作。"营改增"试点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本文以税收原理为基础,先综合分析此改革对企业税负的一般影响,然后再具体分析对不同行业企业税负的影响,最后又用一具体例子对此改革的影响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为未来行政治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如此重要的报告中出现"大部门体制"这一提法还是首次,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许多热议和争论.本文首先指出推行大部制改革的意义,然后指出推行大部制改革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营改增"是我过经济转型时期的一次重大税制改革,同时也是税收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完善我国税收体制以及产业结构调节升级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营改增出现的必要性,然后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改革期间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从营改增开始试点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营改增"是我国当前推行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同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说,营改增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我国税制改革和增值税改革的必然产物,它会随着经济的变化不断发展提高使用率。本文笔者对"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协调困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为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大部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提高行政效率;便于政府内部协调,防止相互隔绝;便于进行国家战略管理,提高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筹安排能力,负担政府责任;综合性强,灵活性也强。因此,我国实施“大部制”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发展,银行业务结构优化,中间业务占比提高,竞争力增强,但在当前复杂经济金融背景下,银行业仍面临利润下滑、经营形势恶化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银行业"营改增"更应审慎推行,谋定而后动。改革前应该明确银行业增值税改革的困难和挑战,经过充分的准备、论证和研究后,解决银行业"营改增"方案设计、系统改革、财务改革、发票管理等难题之后,在恰当时机循序渐进推行改革,推动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