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中,自适应纠错编码是一种很好的抗衰减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抗衰减措施对自适应纠错编码的要求,提出了用RS码作外码、基于1/2卷积码的可变码率收缩码作内码加交织器构造自适应级联码,并对其原理和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表明该自适应级联码编码增益变化范围可达3~12dB以上,适用于卫星下行链路的自适应纠错编码抗衰减对策。  相似文献   

2.
由于大气无线电噪声所涉及的现象非常复杂,观测结果又具有局限性,所以它对VLF/LF(甚低频/低频)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比较困难。本文运用MATLAB提供的Simulink动态仿真平台对大气噪声环境下的VLF/LF通信系统误码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结合实例给出了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仿真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基础上,分析了Turbo乘积码(TPC)和OSTBC级联方案的 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采用TPC+OSTBC级联的空时编译码方案,分别仿真分析了不同TPC分量码 、不同接收天线数目下系统的差错性能,并对采用OSTBC和TPC+OSTBC级联方法系统的差错性 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级联空时编码方法可同时获得全分集和全速率,且差 错性能明显优于只采用OSTBC。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VHF/UHF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时 ,采用RS码与卷积码的级联码对传输的数据纠错编码以及对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影响 ,并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环境下对能够达到的误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扩频通信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和抗截获性能,将正交扩频技术与码相位循环移位调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多进制扩频通信方案。在正交信道的每条支路上,首先采用M元双正交扩频调制,再以每一个扩频码为原型码进行码相位循环移位调制,选用专用的伪噪声码进行同步,在接收端用基于变换域处理的循环相关器进行解扩。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易于实现同步,同时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强的抗截获性能。该方案在卫星隐蔽通信、数据链通信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传统单正交码扩频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双多进制正交码扩频 4DPSK的复合调制方式,以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首先给出了复合调制方案以及采用最大后验概率(MAP)准则的最佳非相干接收方法,其次提出了适合Turbo乘积码(TPC)SISO(软输入软输出)译码的软判决信息提取算法,最后测试了系统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误比特性能。仿真表明该系统可以获得比传统正交扩频系统更高的抗噪声干扰能力,引入TPC编码技术后性能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中常见的突发误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抗突发误码的Turbo码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通过采用双重交织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突发误码对接收信息序列连续删除的风险,在不引入额外延迟的前提下,显著地提升了Turbo码抗突发误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通信中存在较长突发误码时,双重交织Turbo码比一般Turbo码的纠错性能更好,其误比特率甚至可达到10-6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EPON中应用GF(256)标准RS码对信息帧长大于255位的信息流进行编码,并提高RS码的编码增益,提出了一种新的缩短RS码的编译码方案。该方案通过两个缩短RS码的交叠编码和互相迭代译码,可以提高编译码增益。RS码BM硬判决译码和chase软判决译码的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对缩短RS码的软硬判决译码性能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战术数据链通信仿真系统,在分析与研究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关键 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战术数据链链路层仿真模型。依据仿真模型中各模块的划分,以VC+ +语言为编程实现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Reed-Solo mon码(RS码)编译码类、循环码移位键控类、最小移频键控类。最后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 对仿真系统进行了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各个类模块功能满足系统指标,基于 各个类模块构建的仿真系统符合设计要求,为下一步研究JTIDS系统干扰与抗干扰性能奠定 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通过高阶调制信号增加信道容量,提高编码增益和频谱效率,对8阶振幅移相键控(APSK)星座映射方案进行优化。基于欧氏距离设计准则提出一种新颖(2,6)-scheme 8APSK映射方案,并应用于联合准循环构造法构造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4 599,4 307)码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CM-ID)系统中。信道容量仿真表明,所提方案在高、低信噪比区域都具有非常优越的互信息性能。误码率(BER)性能仿真表明,在BER为10-7时,联合LDPC(4 599,4 307)码的(2,6)-scheme 8APSK映射方案较(4,4)-scheme 8APSK映射方案、8PSK调制的格雷(Gray)映射、集分割(SP)映射、半集分割(SSP)映射分别提高了约0.45 dB、1.10 dB、1.62 dB、2.13 dB的编码增益。外附信息转移(EXIT)图仿真说明,所提方案能够更早地打开译码通道,从而更早地通过迭代来实现无错译码。  相似文献   

11.
遥测测距技术采用再生伪码作为上行链路信号。针对飞行器现有码跟踪环结构复杂、低信噪比条件下环路跟踪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锁相环的码跟踪环结构,推导了环路的信号处理流程。该结构降低了环路实现的复杂度,改善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相位测量精度,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较现有方法在信噪比为-10 dB时能提高1.5×10-3个码片的精度,适合遥测测距技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置换矩阵的非规则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校验矩阵设计方法。这 种新的校验矩阵的设计以单位矩阵的循环移位阵为基本单元,目的是通过对上三角矩阵进行 矩阵变换、行和列的位置交换等方法减少1的个数,从而避免短环长度为4的出现。仿真 结果表明,当迭代次数增大到10时,误码率曲线得到很好的改善,并且可以得到0930码率 。  相似文献   

13.
对Turbo码译码算法进行了综述,包括SOVA、MAP、LOG-MAP、MAX-LOG-MAP等算法,并对这几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根据近年来对Turbo码译码算法的研究,对几种新的译码算法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LT码的基础上对Raptor码进行了分析。根据IRA码的结构及其线性时间的编译码特性,提出了Raptor码和IRA码相结合的改进Fountain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既保持了线性的编译码特性又能有效增强信元的恢复能力。利用其它编码技术与Raptor码相结合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纳米码在食品流通中的应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介绍如何把纳米码应用于食品流通的想法。食品是人类的食用物品,属于一次性消费品,从原料加工到成品上架,工序繁多,如何监测食品在制造和流通中,不被调换或被有害物质侵害,是制造商和流通部门都应重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二进制Turbo译码使用并行、滑动窗联合译码技术时,其咬尾的编码构造和窗分割导致边界状态值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咬尾Turbo码并行、滑动窗译码方案——扩展交叠方案。该方案采用了边界状态盲估计和滑动窗状态回溯两种新译码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边界状态度量传播方法(又称迭代法),新方法一方面提高了边界状态度量的准确性,从而加快了译码收敛速度,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高信噪比下的性能损失;另一方面避免了存储前一次译码的迭代度量值,更有利于硬件设计。仿真表明,新方案在64左右的中等窗长下即可消除并行和滑动窗影响,逼近原始无并行无滑动窗译码的性能,且窗长越小,其相较传统迭代法带来的译码性能增益就越明显。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可以满足5G的高速率、低时延和低存储的数据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网上银行主要关注密码的安全,对于验证码的安全问题并不是特别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国内网上银行的验证码安全性问题证实了其安全性较弱,容易遭受攻击,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种自干扰验证码,通过分析及模拟实验证明这种自干扰验证码是安全高效的。  相似文献   

18.
LDPC码是一种可以接近香农限的线性分组码,可通过稀疏奇偶校验矩阵来构造。也可以用因子图来构成。根据LDPC码的不同构成方法至今已提出了数种不同的译码方法。本文介绍了基于因子图的LDPC码的构造方法,分析了和一积(SPA)译码算法的基本原理,最后详细讨论了用SPA算法对LDPC码进行译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formally adopted a Code of Ethical Conduct in 1990. During the subsequent 15 years, almost nothing had been published about it and its value as a formal document meant to guide professional practice. Rather surprisingly then, in December 2005 an entirely new Code of Ethics was introduced by the Academy’s Board, to take effect in February 2006. Why was a new code promulgated? More broadly, what do the contents of these codes, the processes of their promulgation, and their expressed purposes, suggest about the value of such codes for similarly situate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general? This article seeks to identify key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original code, begin an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new code, and so stimulate debate. Further, not only is this a call to the members of the Academy to engage in some thoughtful debate and possible amendment of its new code, but also a caution to all such associations to take seriously the hurdles that must be jumped before any code can be developed and promulgated to worthwhile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