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新一代机载通信平台减重量、降功耗的需求,指出了当前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单核或同构多核(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SMP)模式存在重量重、功耗大的问题,提出了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异构多核(A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AMP)工作模式,从SMP和AMP两种模式的实现架构、工作原理以及实物上展开对比分析并将AMP成果应用到当前的新型机载平台。实物验证对比表明,相较于SMP模式平台,AMP模式平台带来重量减轻近50%、功耗降低近50%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以少量卫星载荷设备在广阔的服务区内提供高增益的通信链路,针对多波束通信卫星提出了一种星上收发波束选择的载荷构架及其实现方法。载荷构架分为波束分组与选择模块,实现方法则利用了收发无源设备的频率响应。通过控制前后端有源设备的混频本振,使上行接收波束和下行发射波束能够工作于多波束天线覆盖区内的任意位置。通过波束指向轮循,以低于波束数量的转发器实现了卫星在广大覆盖区内的高增益通信。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同样波束规模的多波束卫星,采用所提载荷架构的多波束卫星能够大幅降低载荷重量、功耗及热耗,提高转发器使用效率;相比同样承载规模的多波束卫星,能够大幅提高每个波束的传输性能及整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直升机和高级教练机对轻小型机载通信导航识别(CNI)系统的实际需求,从孔径、射频信道及信号处理、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三个层面分析了现有联合式和综合化通信导航识别(ICNI)系统架构的技术特点,提出“分布式信道处理、综合化控制管理”的设计思想,搭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功能综合的模块化通信导航识别(MCNI)系统架构,并给出了硬件构型及软件框架。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在同样功能配置的情况下,该架构在系统重量、体积、功耗等方面优势明显,可为其他平台CNI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高速、可靠、易于实现的数字化短波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调制解调器设计方案。为了实现高可靠性的数字短波信号传输,搭建了用户端到用户端的转换平台设计,其中,模拟短波电台提供系统收发天线,使用计算机声卡实现数字信号与音频之间的数模/模数互转,使用计算机处理器(CPU)调制解调。根据短波通信功率受限的特点,使用恒包络调制——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作为调制方式。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时间同步,设计了一种多训练序列分段插入的帧结构方案。计算机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在信噪比15 dB下可达到10-5的误比特率,实现可靠短波通信。  相似文献   

5.
据《欧洲日报》报道,芬兰诺基亚电话公司在赫尔辛基宣布,该公司将于今夏向国际市场推出新型数字式智能移动电话NOKIA 9000。 NOKIA 9000型移动电话是该公司制出的世界第一部集数字式移动电话和掌上电脑于一体的智能移动电话。除通话外还可收发文传、简短信息和电子邮件。这种电话还具有电子日历、计算器、通讯录和备忘录等功能。其体积和重量相当于一  相似文献   

6.
传统相控阵天线系统为实现多波束,在重量、体积、功耗等方面会有明显的增加,系统的基 本可靠性也显著降低。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利用超外差结构实现宽带信号变频,并对瞬时 带宽内的信号同时进行模/数或数/模变换,再根据串口提供的每个波束方位、俯仰和频率等 信息,在基带实现数字多波束形成。设计了一套S频段、瞬时宽带100MHz的数字多波束 相控阵天线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可收发同时形成3个独立波束,每个波束在俯仰面0 °~70°、方位面全向的扫描范围内实现EIRP值不小于40 dBm,G/T值不小于-20 dB/K的优良指标。该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灵活性,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某企业信息文档管理的实际需求,考虑到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以及系统的延伸性和数据的兼容性,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方案.本文首先对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该企业文档管理的研究现状,从而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然后对该企业文档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概述,以及业务流程的分析,并对该企业文档管理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的功能以及非功能方面的分析,利用ASP.NET技术以及Ajax技术从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关键技术、体系结构、系统功能结构和拓扑结构方面对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设计出了一套基于B/S模式的企业信息文档管理系统.系统包括五大功能模块:人员档案模块、文档收发文模块、文件档案模块、文档调用模块、系统维护模块.  相似文献   

8.
在变换域通信系统(TDCS)中,通常假设收发两端频谱感知结果是一致的,若收发两端频谱感知结果不一致会使TDCS性能恶化。基于TDCS的基本原理,对收发两端频谱感知结果不一致(频谱失配)时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并仿真验证了频谱失配情况下,理论误码率的表达式。为解决频谱失配对TDCS影响,提出了一种不需任何附加控制信道的TDCS收发两端交换频谱感知结果的机制。利用该方案,收发两端在交换各自的频谱感知结果后,利用双方频谱感知结果的交集进行通信,相当于收发两端处于同一频谱环境。最后,对该频谱感知结果交换方案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无人机单独执行任务覆盖区域受限、任务性质单一、总体效率不高等不足,提出一种多无人机协同应用的方式——多目标空中中继指挥应用系统,能够实现对多个无人机的遥控、遥测、及载荷信息中继。给出了系统的设备组成,并分析了该系统的优势,然后进一步描述了系统的典型应用,最后从测控通信链路的角度指出了中继机天线设计、机载终端一体化小型化设计、链路协议设计、系统使用流程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对于中程应用以及国土范围不大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目前水情监测系统中存在通信距离受限、功耗大、成本高、无法泛组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Long Range)扩频技术的水情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采用新型的LoRa无线扩频技术,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占空比协议优化网络性能与功耗,并结合当前流行的微控芯片、传感器与阿里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平台,构建了一套覆盖范围广、低功耗、低成本、组网灵活简单、能远距离通信、抗干扰能力强的水情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系统设计完成后,在长江水域重庆段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组网通信的有效性以及远距离传输数据的特性,为水文水情数据的自动化远程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无人机通信链路模式单一、通信带宽与设备简化相互制约、设备可替换性差等缺点,基于频分双工和时分多址通信体制、软件无线电技术、双天线自适应抗遮挡技术,设计了一套可用于直通模式和中继模式的宽带双模测控链路。该双模测控链路解决了传统机载设备必须换装才可切换飞机模式的难题,同时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高、小型化、通用性强等特点,适应测控链路小型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UxDMA算法是一种高效的集中式算法,是用于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信道分配的统一算法。在UxDMA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束天线的多波束形成能力,针对低时延定向ad hoc网络提出了一种集中式调度算法——CLSM(Centralized Low-delay Scheduling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beam Antennas)。CLSM通过不同时延等级限制的报文来比较着色后发送链路的优先级,优先选择高优先级链路传输。通过仿真验证了CLSM的性能:与UxDMA相比,该算法在多时延限制的发送端调度中表现出了更好的吞吐量和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CDMA/TDMA混合多址的GSM与CDMA扩容方法。在发送端,通过扩频码对GSM信号进行直接序列扩频,使其多址方式由TDMA变换为CDMA/TDMA,然后与CDMA信号在空间同频传输,这样就可以解决两个系统在Um接口的兼容问题;在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对CDMA/TDMA信号进行解扩,使其多址方式由CDMA/TDMA还原为TDMA,由此可以将GSM与CDMA两种信号进行分离。文章提出了用互补码集作为多址接入码,并给出了一个时隙内GSM用户被扩频调制的具体过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系统总容量扩大2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搭建用于室内定位的伪卫星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了一个伪卫星用于发射模拟GPS卫星定位信号。从伪卫星的硬件结构的角度详细说明了该伪卫星的各部分硬件组成以及相应的功能。该伪卫星使用了AD9361射频捷变收发器将时钟小数分频、数模转换、信号调制、上变频融为一体,简化了伪卫星的硬件结构。介绍了该伪卫星生成的信号的具体结构,采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术使得接收机接收伪卫星信号时不会被阻塞。利用示波器、频谱仪和嵌入式逻辑信号分析仪Signal Tap对伪卫星进行测试,包括时钟频率、伪码、BPSK调制、TDMA技术等,结果表明伪卫星工作正常,其信号能被ublox正常接收,可以利用其进行下一步伪卫星组网用于室内定位。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CDMA技术在无线通信方面有着FDMA和TDMA所无法比拟的突出性能,但在抗码间串扰和多址干扰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其总体性能受到限制。随着DSP技术的发展,采用并行传输的OFDM技术正日趋成熟。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OFDM-CDMA,对其发送和接收系统模型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并分析了接收机中使用的几种检测技术,在频谱利用率、抗多径和多址干扰等方面,OFDM-CDMA等优于传统的CDMA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信号提出了宽范围的载波同步译码联合迭代处理的方案。该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利用TDMA信号的同步码进行数据辅助同步,对信号中的大频偏和相偏进行粗估计和纠正;然后利用线性调频Z变换(Chirp-Z Transform,CZT)算法针对整突发帧进行非数据辅助同步,精确估计和纠正信号的剩余频偏;最后通过利用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进行编码辅助同步,多次迭代得到剩余相偏的精确估计,最终实现载波的精确同步并输出译码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同步捕获范围宽、参数估计精度高、译码输出误比特率低等优点,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也能表现出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时分多址(TDMA)系统的同步特征,利用TDMA运动目标准周期性信号的到达时间,提出 了3种在三站时差定位系统中实现目标定位的算法。采用目标运动分析的方法,对TDMA目标 位置的可观测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目标运动分析时差定位算法,利用目标航迹上多个位置的 时差实现目标的定位。运用目标运动分析测距算法,提出了测距与传统时差定位和目标运动 分析时差定位相结合的两种定位算法。3种定位算法充分利用了目标的运动特性 ,提高了TDMA目标的定位精度,避免了传统时差定位算法中的多解和无解现象。仿真 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天基数据链系统卫星间的传播时延较大且节点间距离变化较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提高时频资源利用率、提升系统容量、减小时延的方法。在时分多址与空分多址相结合的接入方式下,进行了时隙调度的分析与优化,利用卫星星座的空间复用与大跨度传播时延特性,采用时隙编排、收发状态调整、帧格式优化等手段,将信道利用率和系统容量提升了1倍,将卫星节点在某一方向获得服务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4,提高了天基数据链系统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设计无人机自组网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时,需要考虑其控制开销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鉴于此,结合现有无线自组网多跳时分多址接入(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协议和无人机自组网特点,提出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无人机自组网多跳TDMA协议。首先采用高效负载均衡的时隙请求信息上传机制,选择一个负载较小的节点转发节点时隙请求信息;然后根据相互通信的父节点删除重复节点的时隙请求信息,减少相同节点的时隙请求信息转发次数;最后通过实时更新节点时隙请求信息机制,提高节点时隙请求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在数据传输成功率、平均时延、控制开销方面优于现有协议,可较好地应用在无人机自组网中。  相似文献   

20.
低/零碰撞区跳频序列能够应用于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中以缓解多址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交织方法的低/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构造方法。针对序列集的不同参数设计合理的移位序列,通过交织变换构造具有最优或次优性的低/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对不同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和所提方法一致的结论,且该方法构造的序列集具有更低的周期碰撞次数,实用性更强。新的低/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可以应用于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中,从而获得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