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在删除卷积码识别过程中缺乏对扩展卷积码先验认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母码与扩展卷积码生成矩阵的统一表述方法。通过分析编码器输入输出关系的基本物理意义,先后以(n,1,m)、(n,k,m)作为母码,构建了其与扩展后编码器多项式系数的对应关系模型,归纳和证明了扩展卷积码生成矩阵的统一表述定理。验证结果表明:该定理能够对扩展卷积码生成矩阵实现快速计算,为遍历和重建删除卷积码的删除图样和母码生成矩阵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的RS(Reed-Solomon)码盲识别计算复杂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方法。首先统计不同码长分组时的码重分布,并定义与理论码重分布之间的相似度系数,通过计算找出最相似的一组即对应正确的码长;然后建立二元假设,并确定判决门限对码根进行判定;通过遍历域内所有的本原多项式,找出完整的连续码根分布,进而完成生成多项式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计算量较其他方法明显减少,并能有效完成码长和生成多项式的识别,在误码率小于10-3时,对常用RS码的识别率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传统矩阵分析方法存在的误码扩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矩阵变换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首先,将截获序列按照估计码长构造出分析矩阵,将分析矩阵分块后分别进行矩阵下三角变换;然后,以各列列重为度量,根据相关列重量的统计分布特性设置相关列阈值,并统计出符合阈值的相关列的个数,当相关列的个数最大时即为真实码长的情况。该方法还可以识别码字同步点,识别方法简单。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的容错性能较好,在误码为5%的条件下,对(15,7)线性分组码的正确识别率依然能达到80%。  相似文献   

4.
智能通信及信息侦荻是当前通信研究的热点、难点领域,而识别信道编码参数是进行信息侦荻的必要前提。本文用Rs码的频域特征和矩阵行化简秩特性识别Rs码的码长、码根分布以及Rs码的生成多项式等参数,避免利用繁琐的矩阵化简获得生成矩阵,简单地解决了对Rs码的盲参数识别。针对高误码情况,对多组码字的频谱分量进行非线性变换=和中值滤波,充分利用码字变换频谱的统计信息,使得检测算法可以适应较高的误码环境。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较高的误码率条件下,可以达到较好的参数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归零Turbo码码率、码组起点、交织起点、交织长度参数识别问题,首先引入矩阵秩量比的概念,推导出适用于归零Turbo码矩阵秩量比下限,提出了基于秩量比判决门限的码长识别算法;其次,遍历一交织帧输出码元,找出最小秩量比对应的位置,实现交织起点和码组起点的识别;然后,依靠完整的交织帧输出数据,利用分析矩阵实现码率与分量编码器中寄存器个数识别;最后,由以上识别的参数计算出交织长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5 dB时,单靠信息序列,各部分的识别概率能达到80%以上;在交织长度为100时,提出的识别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性能相近,识别时间大约缩短为原来的1/3。  相似文献   

6.
针对1/n码率Turbo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遍历和码字相关的检测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码字序列进行分组,利用分组验证的方法对数据中的卷积码进行快速检测,进而识别出Turbo码的码率;然后,利用欧几里得算法对Turbo码的分量编码器a的参数进行识别,进而通过对编码器b的遍历,恢复出伪随机交织序列;最后,通过与信息序列的码字相关,验证编码器b的参数是否正确,同时利用相关谱峰值所在位置识别交织器参数,实现了Turbo码的全部参数估计。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对算法的误码适应能力进行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较高误码率条件下实现Turbo码的检测与识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伪随机扰乱器和自同步扰乱器两种主要扰乱器进行识别和恢复.  相似文献   

8.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迭代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方法。首先对截获矩阵应用迭代列消元法,将其相关列对应各个窗内的转移矩阵中的列向量作为候选校验向量,再根据截获矩阵对偶码空间归一化维数来识别码字长度和同步时刻,最后将对偶码字进行初等行变换识别校验矩阵。仿真结果证明,与以往盲识别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容错性能好,适用于各种码率的线性分组码的码字长度、同步时刻和生成多项式识别。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码率RS(Reed Solomon)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伽罗华域高斯列消元法的RS码盲识别方法。先利用矩阵秩的差值函数识别符号数及码长;再遍历此时符号数对应的本原多项式,对矩阵进行伽罗华域高斯列消元,并引入熵函数差值来识别本原多项式;最后求码字多项式的根,其中连续根即为生成多项式的根。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RS码码长、生成多项式及本原多项式,并且避免了遍历符号数时多次进行伽罗华域傅里叶变换的繁琐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3×10-3的情况下,对RS码的识别概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线性盲源分离的维纳系统算法中,采用固定步长导致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存在矛盾,直接影响分离算法的性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函数的变步长维纳系统盲源分离方法。该方法将更新的步长以非线性函数的形式引入到分离算法中,使得稳态时参数更新的步长尽可能小,以避免发生振荡。变步长算法在分离过程中的每次更新都会使步长自动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得收敛速度提高了53%,误差减小了45%。实验仿真表明,相对原算法,提出的维纳系统盲源分离方法可以更好地分离出信源信号,而且具有较小的误差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卷积交织原理和交织器中移位寄存器的工作方式。在无任何辅助信息下,利用卷积交 织器中移位寄存器所设初始值被交织后在交织序列 中保持不变的特性,提出叠加法来确定交织序列中原移位寄存器初始值位置,并以此对卷积 交织器支路数和每条支路增加的移位寄存器数这两个重要参数进行估计。为保证叠加结果的 正确性,同时提出一种判决准则对叠加法的工作范围进行估计。仿真表明,叠加法和重要参 数估计算法结合可在一定低信噪比下有效地实现关键参数估计和序列盲识别。  相似文献   

12.
双LDPC(DLDPC)码系统是一种高性能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系统,但是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源码率的影响。为了从理论上分析信源码率对DLDPC码系统的影响,推导了外信息转移(EXIT)函数,并利用EXIT图分析了信源码率对DLDPC码系统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仿真结果一致。进而利用EXIT图估算出DLDPC码系统在不同信源熵情况下的信源码率门限值,该门限值可以用来指导实际系统中信源码率的选取。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比传统的蒙特卡罗仿真法更加简捷、直观。  相似文献   

13.
在单接收天线下,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STBC)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olmogorov-Smirnov(K-S)检测的有效算法。该算法以经验累积分布函数作为特征函数,通过K-S检测经验累积分布函数之间的距离,达到识别空时分组码的目的。在不同调制方式、采样因子和置信区间的条件下分别对算法进行仿真并讨论其性能,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较好,在信噪比大于6 dB时可达到90%以上的正确识别概率,在非合作通信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包括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在内的一系列“稀疏几何编码”的识别,基于软解调序列,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闭集集合应用背景下的识别方法。以校验约束关系作为切入点,首先回顾了基于硬解调序列的传统识别策略;接着分析和推导了软解调序列所应满足的校验约束形式;通过引入后验校验对数似然比(CLLR)这一统计量,最终设计了相应识别算法。在事先给定先验编码集合的闭集应用模式下,仿真结果显示,算法明显占优,识别增益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可达2~6 dB。  相似文献   

15.
深空探测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集中体现了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高精尖技术。 测控通信系统是深空探测器信息保障的核心,如何适应深空飞行平台的应用是航天测控发展 的重要课题。辨析了深空测控的一些基本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和需求,总结了深空测控的体 系结构、标准化建设方面的进展,提出了未来20年深空测控应重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毫米波通信系统中数据速率和频谱资源紧张的难题,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和锁相环(PLL)技术,基于改进的π/4-QPSK调制方式,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单元,设计了一种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的QPSK调制器。重点介绍了应用FPGA实现Gold码的编码过程,并给出了Gold编码Modelsim仿真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毫米波调制器工作稳定,QPSK调制信号中心频率30 GHz,数据速率3 Gb/s,输出功率大于4 dBm,相位噪声优于-100 dBc/Hz@10 kHz,可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