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卫国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5,(23):4-9
2005年的国际石油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高位跌宕,油价节节攀升、屡创新高,成为全球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专家分析认为,2005年的油价高涨是供应制约型的上涨。2006年的石油供需平衡依然十分脆弱.油价走高的力量不亚于油价下行的力量。除非需求增长曲现逆转,油价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极其微小。预计2006年油价总体上应该趋于回落。但回落幅度十分有隈,总体油价水平约在50~60美元/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龚金双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2,(3):10-13
2011年中国国内石油市场供需增速放慢。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4.76亿吨,较上年增长4.0%;原油产量2.04亿吨,仅增长0.3%;原油加工量4.48亿吨,增长4.9%;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2.5亿吨,达2.53亿吨,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5%,达55.1%。展望2012年,国内石油供需将继续增长,增速将有所回升。预计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0亿吨,比上年增长5.1%;原油生产量和加工量将分别达到2.05亿吨和4.72亿吨,分别增长0.5%和5.5%;石油和原油净进口量分别为2.95亿吨和2.7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升至59%左右。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总体看好,但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一、对1991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初步分析 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行三年治理整顿的最后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重点,已由整治初期1989年的紧缩银根、控制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转到1990年的适当放松银根、启动市场特别是松动社会集团购买、拉动经济回升,进而过渡到1991年以改善企业外部环境、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从政策实施效果和经济运行的实际结果看,工业增长速度基本达到了预期控制目标,但经济效益回升乏 相似文献
4.
龚金双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8,(3):20-25
2007年国内原油产量增速放慢,原油加工量和大部分油品产量较快增长:石油进口和净进口持续增长,出口减缓;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波动上涨,创历史新高。预计2008年中国石油需求将继续较快增长,原油生产保持稳定低速增长,石油进口仍将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将突破50%,石油价格将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市场2010年回顾与2011年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金双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1,(2):16-21
2010年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强劲增长,多数油品供需回到甚至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突破4.5亿吨,达4.58亿吨,较上年增长12.2%;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增长6.9%;原油加工量首次突破4亿吨,达4.2亿吨,增速高达13.4%;石油净进口2.55亿吨,对外依存度突破55%。展望2011年,国内石油供需将继续较快增长,但增速将有所降低。预计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87亿吨,增长6.2%。全年原油生产量和加工量将分别达到2.08亿吨和4.46亿吨,分别增长2.5%和5.5%;石油净进口量2.79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升至57%左右。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总体看好,但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新的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7.
世界石油市场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世界石油市场在已经呈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国际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石油供应增长滞后于石油需求的增长;(2)石油工业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饱和或接受饱和;(3)石油库存仍处于低水平;(4)成品油价格拉动石油价格上升;(5)市场心理和投机因素的影响。对2001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基本形势估计如下:石油市场将重新恢复平衡,国际油价将逐步回落到多年的平均水平;区佩克政策的侧重点是防止油价暴跃;随着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和油价已达到高位,看涨的市场心理开始消散,看跃的市场心理逐步形成,石油期货投机商必然要找到新的炒点,拉抬或打压油价,以从中获利。在需求正常增长,欧佩克采取减产措施的情况下,预计2001年世界石油价格为25.0美元/桶。 相似文献
8.
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上半年世界原油供需相对平衡,下半年产油国竞相增产,需求增长相对减弱,市场供过于求。原油价格整体水平高于1994年,但上扬后劲不足。欧佩克主要成员国超产严重,反映出在非欧佩克产量剧增、欧佩克石油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欧佩克被迫作出政策调整。在亚太油品市场,油品价格回升,但升幅较小,原油加工利润进一步下滑。油品无铅化、低硫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油品贸易结构和炼油装置提出新要求。展望1996年,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很可能加剧,原油价格总体水平将低于1995年。亚太油品市场将相对疲软,原油加工利润低幅徘徊。国际性投机基金将在更大程度上利用“纸货”市场的期货、期权和调期交易来左右实货(现货)市场。 相似文献
9.
张敏恒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4,(2):43-47
2003年农药结构开始逐渐调整,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在满足国内生产需求的同时,出口量不断增长,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2004年市场总的发展态势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产品总量适度增长,行业收入相应提高,农药需求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国企改革发展的进军号,会议所作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国企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它对于指导服装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推动服装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将起着决... 相似文献
11.
服装被称为时代的标志。服装是观察社会变化的独特视角,也是反映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服装产业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 相传,古老的中国很早就号称衣冠王国。考古发现,大约两万年前,周口店穴居的北京猿人已经使用骨针。宁波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管状骨针出土。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对官员也有服 相似文献
12.
材、效是功能性家纺质量的基石,原材料的安全有效和产品的货真价实是功能性家纺赢得市场的根本所在。建立产、学、研联盟,探索营销渠道,实施名牌战略、差异化市场竞争是功能性家纺企业成功发展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谢谢主席 ,谢谢诸位盛情参加这个研讨会。我个人的生命是同中国改革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今天的这个研讨会以改革这个重大课题为主题 ,是我个人的莫大荣誉 ,当然 ,也是对我的鞭策。现在我就个人的观察 ,对中国 2 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作一回顾 ,同时也对改革的未来作出展望 ,请诸位批评。中国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就的基本标志是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廓已经显现出来了。在过去的 2 0年里 ,原来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 ,已有了初步的改变。拿工业来说 ,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 1 978年开始改革时的 78% ,下降到去年的… 相似文献
14.
2009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以下简称家纺展)将于8月25~27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基于市场形势及展商参展需求的变化,本届家纺展将吸引更多海外观众与采购商前来观展及洽谈业务。作为亚洲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家纺专业展览会,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成为金融危机下海内外家纺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首选通道。据业界专家分析,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没有改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纺织品消费需求将 相似文献
15.
一季度:油价总体呈现"V"型走势一季度国际市场WTI现货均价为78.6美元/桶,波动范围为72.8~83.5美元/桶。从分月看,一季度油价走出"V"型走势。1月份WTI均价为78.3美元/桶,2月份均价为76.4美元/桶,3月份均价为81.5美元/桶。3月份,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9年 ,中共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揭开了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新篇章。回顾过去的半个世纪 ,西部工业沿着曲折坎坷的路程 ,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既为今后的大开发奠定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 ,更为新的征程提供了宝贵的教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成立至今已经七载,这段期间,我国经济继续在快车道疾进,胜利完成了第八个五年计划,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发表,如拂面春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再次呈现万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跑步前进居于最前列的粤闽江浙鲁几省“八五”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7%至19%,即使最慢的省区“八五”GDP的年均增长率也超过7%。当然,在体制转轨时期的快速发展,不可能不伴生诸多矛盾和问题,除了后遗症至今尚未完全“化解”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以外,诸如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拉大;某些老工业基地在体制、结构和历史包袱等多重折磨下经济发展滞缓以至衰退;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地区结构趋同,导致诸多行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中国的纺织行业用了10个展馆向全世界搭乘不同航线前来的客商们展示了中国家纺、针织行业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的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右边是品牌和营销。在整个产业链中,产品的高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两端,即设计和品牌营销,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目前,中国家纺行业、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