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及对垄断市场的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建立独立董事的市场声誉模型,研究在双寡头垄断市场激励和监督效果之间的关系。独立董事的能力存在差异,其薪酬类型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与公司利润挂钩,其薪酬水平由人力资本市场根据对独立董事能力的预期确定。研究表明在供不应求市场上独立董事会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来提高自己在人力资本市场上的声誉,所以应该设计合理的激励合同来降低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俊 《经济纵横》1991,(6):30-33
<正> 现在商品经济的演进彻底破除了完全竞争(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国家干预力量的强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竞争力量,把众多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推向了一个“混和的”市场体系,从而确立了既有竞争力量驱动、又有竞争强度限制的现代商品市场——非完成竞争市场在市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社会制度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同属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非完全竞争  相似文献   

4.
运用短期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条件下环境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对企业征收环境税可以增进社会福利.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环境税的福利效应具有不确定性,这取决于垄断造成的扭曲程度.如果垄断造成的扭曲较小,环境税仍然可以提高社会福利.但无论是增进抑或降低社会福利,对垄断企业征收环境税都不可能实现最优化,因为环境税在矫正污染外部性的同时,垄断造成产量水平下降导致福利损失增加,所以只能追求一个次优的结果,次优环境税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标准环境税.  相似文献   

5.
在单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是整个产业中厂商数目的递增函数假设前提下,本文构建了串谋下的社会福利模型,对厂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串谋时社会最优厂商数目以及最优生产集团数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看法相反,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厂商数目过多,导致社会福利下降;当不同生产集团之间不存在串谋或串谋程度低于他们属于同一个生产集团时的程度时,生产集团的数目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存在一个介于1和行业中厂商总数目之间的值,这样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因此,政府应对市场进行干预以控制厂商数目,但须把握干预程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就2000到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随后结合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在社会福利、产量、价格、经济效率等方面的比较,寻找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可同时测算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的计量模型,然后利用2007-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直接测度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钢铁产业在劳动力雇佣市场上具有较大程度的买方势力,在此条件下其在钢铁产品市场上整体而言并不存在市场势力而是处于相对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状态;钢铁产业总体上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建立公平竞争与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理应成为中国钢铁产业政策的根本所在;分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钢铁企业相比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具有更为明显的价格成本加成能力.  相似文献   

9.
各种不同的市场类型和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市场效率,或者形成效率水平不同的市场资源配置。而其中,完全竞争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最高;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效率水平与之相比则较低,如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等市场类型。因此,竞争机制是否完善能严重影响市场和企业的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加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各种不同的市场类型和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市场效率,或者形成效率水平不同的市场资源配置.而其中,完全竞争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最高;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效率水平与之相比则较低,如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等市场类型.因此,竞争机制是否完善能严重影响市场和企业的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加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审计市场结构:自由竞争抑或垄断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文献大多认为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属于自由竞争市场.我们的市场检验发现,我国的审计市场不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特征.按照贝恩的划分,以客户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计量的市场集中度表明我国寡占型审计市场已初步形成.但居高不下的本地客户率表明.我国审计市场地区垄断情况很严重,应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结构的核心是分析产业的垄断和竞争问题,根据保费收入的市场集中度和赫芬达尔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属于寡头垄断。但是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寡占结构并没有带来中国少数保险大公司的高利润、高绩效,中国保险业整体市场绩效低下,对这一悖论,我们进行了深层次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从垄断到竞争--以汽车工业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楠 《经济学家》2004,(1):59-64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垄断了中国同行业市场。之后由于国内同类竞争者的形成、多家跨国公司进入、进口商品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开始向竞争性转变。这种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不能纯粹的界定为垄断性或竞争性;引进外资时,不必担忧跨国公司在市场上会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国内企业具有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市场过程内生的垄断:市场权势和自然垄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廷惠 《财经研究》2007,33(1):26-35,54
作为内生的垄断现象,市场权势实际上是争胜竞争过程的结果,并非垄断的市场结构所决定。如果将竞争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市场权势具有竞争性和暂时性。自然垄断现象也是市场过程演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无论源于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表明自然垄断具有动态效率特征。除非政府人为阻碍争胜竞争过程的展开,通常市场过程内生力量能够有效制约非政府垄断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业型雇员内源式进入视角,笔者构建了内部市场进入模型,并对雇员前向进入阻止及竞争政策效果进行了福利评价。研究发现,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未必能促进市场竞争甚至会侵害社会福利;当存在创业型雇员前向进入风险时,雇员的能力差异会影响在位企业雇佣决策和福利水平。竞争政策的制定需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属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服务业应强化创业型雇员的诚信和知识产权保护,而提高雇员内源式进入违约成本并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对创建民族品牌和履行社会诚信义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评估市场力量及其影响的核心在于模型化市场的竞争约束。勒那指数、推测变差模型、Chang—Tremblay模型、剩余需求函数法、托宾q等沿着不同的可观测变量假设与构造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测度了市场力量,而Lavergne—Requillart.Simioni模型表明,希克斯剩余函数可以比马歇尔剩余函数更为逻辑内洽与精确地测度福利损失。古诺竞争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边际成本差模型等不同理论模型隐含着关于市场竞争状态的不同的认知与知识假定,由此会导致市场力量与福利损失测度的重大差异。合理刻画产业内的竞争状态是反垄断实践中实证地评估二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nsider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hich produces a manufactured good entirely for the market of the host country. It analyzes 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an expansion of this activity, and compares the results with ones obtained from the model of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It is shown that, contrary to the case of EPZs, an expansion of market-oriented direct investment improves welfare under free trade, and if there is an import tariff, the expansion may improve welfar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under imperfect competition. Based on a stylized model of an import‐competing duopolistic market, we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moving toward tariff reductions when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firms launch CSR initiatives in that their payoffs include not only individual profits, but also the benefits of consumers. For the case where the foreign exporter unilaterally adopts the consumer‐oriented CSR as a strategy, there is a rent‐shifting effect because the foreign firm's payoff increases whereas the domestic firm's profit decreases. In response, the importing country's government raises its tariff on the foreign product. If, instead, the domestic firm adopts the CSR strategy unilaterally, the rent‐shifting effect disappears and both the competing firms’ payoffs increase. We further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CSR initiatives of the firms constitute the dominant strategy, leading to a Pareto efficient outcome at which the firms’ payoffs, consumer surplus, and social welfare are at their maximum levels.  相似文献   

19.
Irrespective of the merit of any previous approaches to assess the deadweight loss due to monopoly they are all static in character and disregard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monopoly pow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ong run consequences of monopoly powe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ew growth theory yields startling new insights. In contrast to the Schumpeterian view that there is a tradeoff between static inefficiency and dynamic progressiveness monopoly power is shown to entail not only static welfare losses but also to exert an adverse influence on economic growth. Once this is granted the long run welfare loss due to monopoly can be shown to dwarf the static losses so far treated in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in social welfare brought about by a cost-redu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ach firm adopts a new technology at the expense of the other firms. Hence, competitiv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can reduce social welfare. Because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change market structure in different ways under different kinds of competition it can cause quantity competition to generate greater social welfare than price competition does. [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