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客户在银行办理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时,获得较大面额的承兑汇票后,又需向其他多家供货单位分别付款。但是由于付款金额往往小于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面额,若将汇票贴现后再付款,不仅增加财务费用,也增加了资金的流转环节。对此,银行应开展商业汇票拆  相似文献   

2.
一、内蒙古票据市场发展的回顾 票据应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但根据我国的有关管理规定和票据市场的实践,我国的票据市场仅指商业汇票市场。近年来在中央银行的政策推动下,票据市场发展很快,商业票据贴现和再贴现均有很大的增长。内蒙古票据市场也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银行承兑汇票及贴现业务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票据业务因其为表外业务,不受资本金限制,且能为银行带来相关收益。同时因票据承兑手续简便,快捷,贴现利率优惠,为企业融通资金带来便利,而受到银企的共同欢迎。仅2002年全国票据市场累计承兑量16139亿元,但与此同时,由于其运作透明度低,操作不规范,造成近年全国涉及票据案件突增,其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主要风险之一。  相似文献   

4.
汇票是异地经济往来中使用最多的票据。汇票支付不同于简单的货币支付.其出票、承兑、担保,贴现及付款等都有严格程序:汇票遗失、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等都有相应的救济方式;而且.由于汇票的流通性和无因性.出票人一旦开出汇票.一般情况下不能以与持票人的经济争议对抗汇票的流通,转让,因此,汇票争议的解决愈发复杂。如何规避常见的汇票风险?  相似文献   

5.
一、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年来,我省已初步建立起票据的承兑、贴现,金融同业拆借,外汇调剂,长短期金融债券、国库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股票的发行等多种类型的金融市场,部份债券流通市场也已初露端倪。其中,在票据的承兑、贴现市场方面,从1986年广州和江门两市在省内率先开办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时起,至1987年底,全省各地市均已开办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业务。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6.
票据融资是从商品和劳务交易中以双方的延付行为为基础衍牛的信用形式,是双方在平等、自愿、互利的条件下,提供的融资与融物的直接信用;是通过票据市场将以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过快除了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外,“票据贴现独占鳌头”成为拉动贷款增长的首位因素。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票据融资与货币扩容的关系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还贷款、卖方担保买方信贷项下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背对背开票和贴现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运用商业汇票来降低财务成本的方法,旨在加强对商业汇票的进一步认识,从而有效运用商业汇票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案件事实】2002年11月,程平欲为某商贸企业融资,遂找到时任新新银行行长的郝力,两人商量后,意图以商业汇票贴现回购的方式来进行操做作,即由商贸企业开具汇票,由新新银行加盖印章,办理虚假的贴现手续,然后再由程平持票向其他银行转让套现。经中间人引见,杨晓东(国栋银行副行长)了解到新新银行意图为企业做商业汇票贴现回购之事并结识了郝力。  相似文献   

9.
票据的生命力在于流通,对于商业汇票来说,就是从出票、承兑、背书、到期托收。背书转让是商业汇票流通中最重要的环节,企业到期能否安全托收回货款,关键取决于出票、背书各环节的正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商业汇票在流通时,多家企业连续背书转让最易出现差错,严重制约了商业汇票的使用,从而大大削弱了商业汇票的流通性。本文总结了商业汇票在流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按照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报表统计口径,票据贴现是作为贷款统计(本文票据贴现特指银行承兑汇票直贴)。商业银行也把票据贴现余额视同贷款一样纳入客户的一般授信额度进行管理。如某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手册》中规定,“在一般授信额度内,可对客户办理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票据承兑、票据贴现、进出口贸易融资等。  相似文献   

11.
阎焱 《西部论丛》2005,(4):58-59
央行在《二00四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2004年,我国商业汇票累计签发3.4万亿元,同比增长22%:累计票据贴现4.5万亿元、再贴现22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和下降79%。到2004年12月末,已签发的未到期商业汇票余额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票据贴现、再贴现余额分别为1万亿元和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下降96%。  相似文献   

12.
银行票据融资功能的使用与银行的短期资金贷款业务存在冲突关系,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它将产生信用放大效应,可能酿成重大风险,因此银行与申请承兑企业间存在博弈关系。作为经办银行有必要梳理出银行兑汇票业务风险形成原因及化解方法,确保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一、贴现与再贴现业务开展的现状 海西地区贴现与再贴现业务始于八十年代后期,由海西州工商银行对商业试办承兑汇票,但因当时对贴现业务比较生疏及作用认识不足,加之通讯落后,落实汇票真伪存在困难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使海西地区的贴现业务开办一直处于试行阶段,业务开展面狭窄。目前海西地区只有工商银行一家开展了贴现业务,并仅限于银行承兑汇票,办理汇票的企业也集中在几家大企业,如格尔木炼油厂、茫崖石棉矿、天峻洗毛厂等企业。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进一步推广商业信用票据化,减少信用放款起到了积极作用。海西地区分行计划资金部门对开展再贴现业务进行了多年的准备工作,均因规模、办理手续、管理等诸多因素限制没有开办起来。去年,我们在省分行计划资金处的正确指导下,认真学习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再贴现业务的通知》及有关贴现与再贴现知识后,本着积极、慎重、稳妥的原则对海西工商银行办理了2笔再贴现,金额700万元。去年底,工商银行再次向我行申请1200万元的再贴现,目前又有经询证落实的银行承兑汇票20笔,金额为2100万元。由于受限额的控制,未能给予办理。  相似文献   

14.
《山区经济》2005,(5):51-52
一、票据融资基本情况和意义 2002年以来,吕梁市的票据融资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4年,金融机构签发承兑发生额622779万元。是2002年的11倍;企业贴现发生额708818万元,是2002年的4倍。  相似文献   

15.
票据市场     
票据市场是以商业票据为金融工具,主要从事短期融资交易或融资业务的货币市场,包括票据发行承兑的一级市场和票据转让贴现的二级市场。票据市场通过票据的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业务把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票据市场对相关市场及其参与者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3日,深圳发展银行(SZ000001,下称深发展)在深圳总部宣布,该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二期)已于10月28日正式上线,并同时加入全国商业汇票系统(简称ECDS)。28日上线当日,深发展携手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下称工行票营部)成功办理了首单跨行商业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当日总金额达1.91亿元,成为ECDS上线后,国内首家实现商\世承兑汇票转贴现跨行运作的银行。此笔业务的诞生,对于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票据贴现业务在一些单位是一个全新业务,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这项业务的开展不但能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而且可以优化收入结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品种。应当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这项业务的开展,还要充分认识到贴现业务不仅仅是增加贴现利息收入,它更是一种对企业的信贷行为和银行间的融资行为,有利于提高资产运用效率,优化资产结构。商业银行间的转贴现和人民银行的再贴现,还能起到银行间相互调节资金头寸和信贷规模余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易树菁 《理论观察》2005,(5):164-164
近年来,票据的承兑和贴现业务增长迅速,其在商业银行利润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加大,已成为新的经营增长点.但是近期通过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查发现,部分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开展不尽规范,这项业务的开办存在着利用票据融资套取银行资金和以个人信用卡"运输保证金"等风险问题,违规"玩票"等新的风险点日趋突出显现.  相似文献   

19.
财务公司票据贴现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司的资金流动性管理挂钩申能集团财务公司票据贴现累计金额截至目前已突破100亿元,在票据贴现业务、电子汇票和产融结合上有诸多创新之处。申能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张芊对《上海国资》表示,伴随国企市场化的改革趋势,票据贴现不仅是集团资金集约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在提升集团系统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促进产业链整合方面均有促进作用。改革催生票据业务《上海国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商银行朝阳市分行自1999年以来全力拓展、精心打造票据贴现业务品牌。从1999年12月正式开办以来,积极适应市场竞争与业务监管变化,从战略选择、机制实施、市场开拓、服务跟进、风险防范各个层面全面推进,在既无业务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又无业务经验优势的情况下,实现了票据贴现业务超常规、高速度、零风险、跨越式发展。2000年、2001年、2002年1—7月份,办理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