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投资进入全面高涨时期。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投资增长26.7%。扣除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全社会投资实际增长可达22.3%。根据可比价计算,2003年的投资增长仅次于1985年的26.7%、1992年的25.3%和1993年的27.8%。2000年-2003年,我国全社会投资增速逐年加快,年度增速分别同比提高3.5个、3.5个、4.1个和4.7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46.6%,高于1993年投资过热时期10多个百分点。近两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GDP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2001年,投资增长贡献率为46%.2002年就迅速上升至。70%,而2003年更创记录地达到120%。当前,投资增长贡献率已远远高于1985年(43%)、1988年(33%)和1993年(57%)的投资过热时期。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性显著增大。由于投资增长大幅度超前于经济增长,造成近年来宏观投资效率趋于下降。2003年,我国宏观投资效率仅为0.43,低于1993年的0.49和1985年的0.5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内蒙古的投资率持续走高,相对应的消费率表现为走低。2000-2003年,自治区的投资率从44.1%、42.1%、48.1%提高到59.8%;消费率则由56.6%、60.3%、61.9%降到56.1%,据2004年的初步预计,自治区的投资率则上升到60%以上。同期,2000-2003年全国的投资率分别为36.4%、38%、39.2%和42.3%,内蒙古的投资率分别比全国同期高7.7%、  相似文献   

3.
《重庆经济》2004,(3):7-11
重庆自2000年跨入本轮经济周期扩张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资本形成率逐年攀高,2002年双双越过50%,经济增长贡献度也达到90.7%。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5%,增速创近年新高。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来看,当前投资高速增长,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近来,有关中国投资率过高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一季度投资率继续呈高增长态势,再次受到管理层关注。按过去经验,过高的投资率总是伴随着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目前,投资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甚至超过了经济过热年份。那么,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处在过热状态?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的彭志龙先生按第三种口径的投资率(投资率={固定费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x100%),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做了简要的实症分析,并归纳出一个经验性的判别标准。这就是:当投费率持续在高位上,且伴随量较高的消费增长率时,宏观经济很有可能处在偏热或过热状态。1984-1988年和1992-1996年大体属于这种状况,当时既有较高的投资率,又有较快的消费增长速度。1998年以来,虽然投资率持续上升,并达到历史上的高点,但消费增长速度不快,因此,宏观经济没有出现全局性的过热。那么,多高的投资率为“高位”?要准确给出这个数量界限非常难。从历史情况看,这个“高位”也在变化。1984—1988年的“高位”约为31%,1992-1996年的“高位“约为35%,1998年以来的投资率都在35%以上,去年突破了39%。彭志龙先生认为,中国目前形势下的“高位投资率”宜定在38%以上。对今年一季度我国投资率的高增长,彭志龙先生在分析了其原因后,指出其负面影响不容轻视,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现出先加快、后趋缓的轨迹,总体上属于高位平稳。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差距更趋缩小,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协调性在边际上趋于改善,但投资率仍然偏高。第四季度特别是年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落较多,需要继续观察。新的一年,仍要继续防止投资膨胀,同时又要警觉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降的可能性,在保持投资增速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着力改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6.
2006年第四季度,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取得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全年投资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但总体上看,投资增长仍然高于消费和国民经济增长,投资率在高位上继续上升到新的更高水平,同时,投资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合理调控投资仍然是2007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围绕“高投资率”的争论与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投资率变化趋势、投资的构成以及投资率的国际比较,探讨目前高投资率形成的原因和我国未来投资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投资率长期居高不下的特征不仅与各国经济发展历程格格不入,而且与投资理论相悖。本文在提出中国高投资率之谜和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投资转化率和资本折旧率两个反映投资质量的变量对资本存量和投资率水平的影响,从投资质量视角解释中国高投资率之谜。分析表明:中国的投资质量低体现在投资决策失误、工程质量差和中间费用高等方面,从而导致较高的资产折旧率和较低的投资转化率;高投资率对资本积累的贡献率不高,中国资本依然稀缺,资本的边际报酬率难以进入递减期。解决中国高投资率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出炉的统计数据看,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关系有所调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减缓,消费增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新增投资数量较大、基数较高,因而今年投资增速比去年仅仅降低7.7%,不会大幅改变投资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较低的问题仍将存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舒婷 《北方经济》2006,(12):81-82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但投资的迅猛增长,同时又会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诱发经济风险。目前,内蒙古的投资率已经连续14年超过40%,2005年达到70%以上。投资增长速度近几年连续居于全国首位,这一跨跃式发展被称为内蒙古投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9%,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中二季度增长11.5%,是199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高位进一步攀升的主要动力,并己开始推动价格上升。这表明经济过热的趋势己较明显,但总的情况看还不如2003--04年那样强劲。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周刊》2004,(1):16-17
有关部门刚刚公布10月份中国的投资增长率是22.5%,11月份的投资增长率是25.3%。另据专家估计,12月份的投资增长率会更低。中国的投资从第二季度末到现在为止一直处于一个小幅回落的态势,2003年中国投资回落的原因是什么?对整个宏观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004年的投资发展趋势又将怎样?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即资本形成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高位上持续提高,经初步测算,2004年已经达到43.9%。对此现象众说纷纭,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本文做了初步分析。一、从数字上看,投资率确实较高表1和图1分别给出了世界和一些国家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率情况。无论是与自身的发展历史相比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目前的实际投资率并不象现价投资率反映的那样高 投资率是投资在GDP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率。1993、199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均为36.5%左右,比1988年高4.4个百分点。但实际上,由于以下原因,我国目前的投资率指标与前几年、与国外均有不可比之处: 第一,GDP内部价格结构变化不平衡.十多年来投资价格上涨幅度平均而言远高于GDP缩减指数,意味着目前现价投资中所包含的价格上涨因素大大超过现价GDP中所包含的价格上涨因素,从而人为夸大了现价投资率。据测算,如以1980年价格为不变价格,1994年不变价投资率为33.3%。  相似文献   

15.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我国用于农村建设的投资占当年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经由2003年的36%提高到2007年的约48%。  相似文献   

16.
针对福建省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的问题,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投资率与最终消费率的变化轨迹、投资构成以及投资率的影响因素,从实际和理论上分析了福建省投资率持续上升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产出率的不断下降以及某些行业或部门投资的迅速扩张是投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民间投资也成为近年来推动投资率上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一、内蒙古近年来投资率的现状2000-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投资率从44.1%、42.1%、48.1%提高到59.8%;消费率则由56.6%、60.3%、61.9%降到56.1%,据2004年的初步预计,自治区的投资率则可能上升到60%左右。同期,2000-2003年全国的投资率分别为36.4%、38%、39.2%和42.3%,内蒙古的投资率分别比全国同期高7.7%、4.1%、8.9%和17.5%,而同期的全国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和55.5%,内蒙古同期比全国消费率差距是-4.5、  相似文献   

18.
李静  茅人予 《特区经济》2005,(1):195-196
一、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现状 2003年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收益为34.07亿元左右,相对于1300亿元的社保基金投资总量而言,收益率仅为2.3%。社保改革的核心是做实“个人账户”,但由于投资收益率和工资倒挂,账户基金每年被侵蚀掉约6%。以做实“个人账户”的辽宁试点为例:2002年底个人账户年收益率为2%,2003年通过协议存款等方式,个人账户基金年收益率为2.45%,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9,(38):30-33
“过度投资”还是“过度储蓄”?在迅猛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在呈现强劲的反弹。随着严重衰退风险的减退,越来越多的市场观察家开始对中国的“过度投资”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只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失衡。有关中国的“过度投资”的一个广为接受的证据是其居高不下的投资率(投资/GDP比率)。2008年,该比率一度超过50%,不仅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经济体,而且高于本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峰值。尽管目前尚无有关最佳投资率的理论基准,  相似文献   

20.
宋小佳 《开放潮》2004,(4):29-29
近年来,福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但是,经济运行中却出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偏低、投资率偏高的不协调现象。2000~2002年,福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平均为4.9%,其中:2000年为2.5%,2001年为5.5%,2002年为6.8%,远远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在华东地区居倒数第一位;而同期投资率2000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