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园区热点     
《首都经济》2012,(5):85-86
海淀区5家大学科技园获A类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称号 近日,科技部发布2011年度国家大学科技园评选结果,海淀区的北航科技园、清华科技园、矿大科技园、理工科技园和人大科技园等5家大学科技园获得A类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称号,占今年获得A类大学科技园总数的29%。  相似文献   

2.
加快大学科技园发展步伐——大学科技园工作座谈会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大学科技园发展步伐──大学科技园工作座谈会召开本刊记者:刘如臻从1988年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科技园创立至今,中国的大学科技园已经历了七、八年的风雨历程。为了总结、交流大学创办科技园的成功经验,研究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定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等21家大学科技园为第十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通知》显示,淮安市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这是继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科技园后,苏北地区第二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淮安市大学科技园于2009年2月由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同批准筹建。经过几年的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一园两区"(南区以淮安软件园为主体,北区以淮安工业设计园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搭建了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及  相似文献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教优势和杨凌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建立起来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国家首批认定的22个大学科技园中惟一的农科类大学科技园.也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四个大学科技园和陕西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大园区之~,2000年11月挂牌成立,2001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几年来,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科技园作为西方"舶来品",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认识,逐渐探索的发展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学科技园这一新的创新载体在我国正式开始实践,经历了自主发展、不断壮大2个阶段,大学科技园各创新要素不断地丰富扩展,融合改变,形成了中国大学科技园特有的特色,梳理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有利于提高对大学科技园的认识,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提供借鉴。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园中的新成员,无论从名称和实际内涵上都体现了大学和科技产业之间紧密的纽带关系,突出了科技园在倡导大学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中的作用。中国有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是经过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唯一的A类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作为中国建立最早、发展最快且规模最大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到现在已经吸引了300多家高科技企业入驻,经历了10年的时间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东北大学科技园是依靠高校优势创办的大学科技园,也是世界大学科技园协会的会员。2001年5月,东北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首批22家被命名的单位之一。目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42-142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以浙江省大学群体为依托.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受浙江省大学科技园领导小组领导。2002年10月被浙江省科技.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05年12月被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9.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首批试点及首批授牌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2003年,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国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期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名列第8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43-143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首批试点及首批授牌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2003年,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国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期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名列第8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是关系到大学科技园发展成败的关键。而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确定之后如何保证大学科技园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是摆在科技园决策者面前的又一个问题。我们从政策工具、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度的大学科技园税收审查工作已经全面结束.本文将根据200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审查的实际情况.从国家财税政策、大学科技园发展等方面给予分析.供今后做好大学科技园税收审查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区域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能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聚集高端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文章通过结合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现状,分析大学科技园与区域高新区的技术融合和互动融合。实证结果表明,园区融合优势呈现出与城市经济规模相反的变化趋势。在经济规模较弱的副省级城市中,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融合优势更为显著。通过推进区域创新资源聚集,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系统阐述了高校与地方政府作为“双主体”共建大学科技园合作模式的内涵以及大学科技园管理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园为例,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管理与运行机制,以期为构建我国完善的大学科技园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联合批准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浙大科技园位于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历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科技园是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的典型模式,其创建和发展必须符合收益大于成本的制度变迁原则。大学科技园政产学研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整合资源、促进高新技术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壮大也受到正式制度的制约,以及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等。文章对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进行剖析,以期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9日,大学科技园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座谈会在南昌召开。这次会议主题是:通报大学科技园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一步推进大学科技园建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12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15个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以来,大学科技园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国各种形式的大学科技园已经发展到30多个,涌现出一批海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大学科技园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普遍存在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如何扩大融资渠道,有效地获得大学科技园发展所需的资金,是推动科技园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科技园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鹏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4):157-158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经验,认为在大学科技园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必须及时建立企业化的运作模式。针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如何将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大学科技园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47-147
大连理工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按照“校府共建”、“一园多校“的模式由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发起和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2000年,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历程。“十五“期间,由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大连七贤岭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及社会力量共同投资4亿元完成了建设任务,并于2004年3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国家大学科技园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