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我国国有林业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措施,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林业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3.
进一步深化集体林业改革黄一尧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农村改革风起云涌,势不可遏,由农村发端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是对旧体制的全面彻底转换,小平同志说“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党... 相似文献
4.
基于代理理论的公司治理结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企业所有者管理才能与企业资产的不对称,所有者无法有效率地经营企业,继而导致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性分配是企业治理的效率所在。本文主要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研究两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过度的盈余管理是否会对代理成本产生影响,以2005年到2009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Jones修正模型计算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而求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以此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并运用多元回归对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盈余管理与代理成本之间有显著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模式之争与我国的林业企业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语公司治理模式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工和社区之间的利益格局关系,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制度安排。关于公司治理模式争论,在西方经久不衰,其核心就是“传统的”“股东治理模式”和“新兴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何者更优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模式争论焦点的介绍和评价,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我国林业企业治理机制的建立,并给出一些初步建议。二、并购中经营目标之争本世纪80年代,在公司恶性收购事件中对员工和其它利益相关的利益损害引发了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之争。争论的最终结果,导致美国修… 相似文献
7.
8.
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实证性检验。本文从股利政策代理成本理论的渊源出发,探讨股东如何通过上市公司的分红派现来缓解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在中国,现行股利政策恰好是代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代理成本过高是导致股利政策非理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中森林蓄积量上亿立方米的两个地(市)之一,所辖的12个县(市、区)有9个是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88.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9%; 相似文献
10.
从成本控制体系的理论基础谈起,讨论了建立林业企业成本控制体系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的三个阶段,林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定额,标准,制度,反馈和内部控制的5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根据林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林场的要素投入管理过程的优化策略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革林业企业经营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业成本法在航运企业的适用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运企业的成本特点,分析了航运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航运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实施作业成本法应考虑成本效益的关系,重视开发作业成本制度的复杂性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低地价吸引企业定位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论证中国地方政府降低土地价格吸引企业定位于本辖区的原因.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论证了地方政府低地价激励企业定位的原因:第一,政府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导致了这种情况;第二,在政府看来降低土地价格能提高企业利润.但是,通过对企业定位理论的研究,认为企业定位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根据市场规模选择一个比较大的区域,第二阶段在该区域内根据比较成本选择一个比较明确的地方,这里所说的成本不仅包括要素成本,还包括交易成本,因此低地价方式吸引企业定位的效果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论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单纯使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只能局限在事后核算,不能起到成本控制考核的作用等问题。在研究传统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自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的整合,提出必须将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进行整合才能达到降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Mark Richard Bauermeister 《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杂志》2016,14(2):123-141
Social movement actors are seeking alternatives to the highly industrialized, global food system through alternative agri-food initiatives to counter the conventional practices of the industrial food system. Many of these initiatives have proven successfu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ers have documen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s and services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provide for movement constituents to realize their success, emphasizing human and financial capital as key components for mobilizing collective action. Researchers have also documented the valu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and the benefits of collaboration to expand the share of resources, and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design social movement frames to direct collective action for social change. However, what local food movement research has yet to address are some of the potential barriers that minimize collaboration amo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 as it relates to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This paper takes a cross-sectional network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working to increa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various areas within the local food system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a historically agricultural region serving a number of urban communities. Findings from the mixed-methods research reveal evidence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ocial capital as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among particular types of organizations while reducing potential collaboration among and between other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By analysing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dichotomous nature of social capital among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ing gaps for increas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a local food system. 相似文献
16.
17.
非盈利组织也应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非盈利组织的成本构成特点,认为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满足非盈利组织成本核算的要求,可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非盈利组织在成本核算时应注意:①重视培养本组织成员的成本意识;②加强本组织的成本分析;③成本核算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优化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8.
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内涵界定、收益分配与使用、监管和市场建设等方面梳理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进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前提、内涵等根本性因素需明确和完善;流转收益分配关系亟待理清,政府参与分配的途径和标准需明确,集体与村民之间的收益分配及使用需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监管有待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相关政策设计有待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自我管理能力需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尚处于建立阶段,市场体系不健全。建议:明确前提和内涵是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条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使用制度是关键;加强利用管理和权益维护是有效保障;建立集体土地交易市场是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要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维护良好环境必须重视企业环境危机,树立环境控制意识,加强对企业环境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