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经贸概况 最近四年,共同的经济利益已经把中俄两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因素已成为两国关系的纽带。双方积极利用地缘优势、人文优势和经济互补性的优势,大力开拓合作的新领域、新渠道、新形式。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发展协定,如《中俄政府关于对所得税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中俄海关合作协定》、《中俄经贸合作协定》、《中俄关于在信息化领域合作的协议》等,这表明两国的经济合作正在不断深入和扩大。  相似文献   

2.
宋魁 《中国市场》2011,(7):87-95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方利益的交汇点。我国应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俄罗斯提出的油气合作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做到既谨慎行事,又不失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及石油公司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优势。本文从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推进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对策建议,如制定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规划、加强中俄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和东北亚地区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5月28,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和俄罗斯石油大公司尤科斯(Yukos)签署了《关于“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长期购销合同”基本原则和共识的总协议》。这份总额达1500亿美元的石油供应协议是目前中俄两国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该项目投产后5年内每年可实现原油贸易2000万吨,到2010年增加到每年3000万吨,直到2030年。上述期间出口中国的石油相当于国内所需量的10%。  相似文献   

4.
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将是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中俄石油产业合作存在着资源基础、区位与市场基础。两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双方石油产业提供了机会。应扩大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合作,加强石油运输管道建设,不断推进中俄石油产业的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5.
张晶 《国际贸易》2003,(3):30-32
在中俄最高领导层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双方政府首脑于2001年9月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总协议>,决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对北起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南到中国大庆(简称安-大方案)的跨国输油管道共同进行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俄罗斯相继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后,不断探索两国间互利可行的经济合作方式。从中俄经济贸易合作历程可以看出,中俄"政府导向型"的贸易体制能够体现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方式和特点。所谓政府导向,是指中俄两国政府按照双方的经济发展战略、市场需求和贸易合作方向加以政策倾斜和支持,两国政府在双方经济贸易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或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就中俄两国来说,石油合作对于两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俄罗斯能源战略及其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新格局的分析,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新的石油合作战略联盟,以更好地加强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中国石油消费主要依靠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但中国的石油安全与石油进口的多元化问题息息相关,因此,中国须要开辟除中东地区以外的其他石油供应地。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但俄罗斯石油目前仅占中国石油进口的不足10%,天然气则更少。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石油天然气出口的贡献率超过50%。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兼具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和能源外交三面性。如何发挥地缘优势和传统经济合作优势,利用好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缓解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也是必要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实现了新的突破.“贷款换石油”、中俄石油管道竣工,标志着两国在能源领域已进入长期战略合作的新阶段,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中俄能源合作目前步入收获期.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收获期,又应当怎样面对未来的中俄能源合作?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一、中俄能源合作正在稳步推进近年来,中俄双方能源合作不断加强,在石油、天然气、核能、煤炭、电力、能源勘探开发等多领域的合作正在稳步推进.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开始提速.两国就修建原油管道和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原油签署正式协议并开始落实,此外中俄还就深化石油上下游合作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0.
曹宝瑞 《商业科技》2014,(28):243-24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能源市场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能源的合理配置已经被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和俄罗斯同为市场新兴国家,中俄两国无论从政治立场和经济合作都有很好的互惠合作基础,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轻工品,中国恰恰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双方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一定在能源合作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能源市场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能源的合理配置已经被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和俄罗斯同为市场新兴国家,中俄两国无论从政治立场和经济合作都有很好的互惠合作基础,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轻工品,中国恰恰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双方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一定在能源合作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世界政治和经济多元化使许多国家都把保证能源安全提到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在这一大背景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优先考虑的事情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突显在两国经济合作的能源领域。中俄能源合作实践表明,双方有共同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其中,经协调一致实施的项目已为两国带来好处,而尽快解决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为各自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任务也摆到两国面前。因此,本文拟再对中俄能源合作予以关注和策划。  相似文献   

13.
黄莎 《商》2014,(5):69-69
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互为近邻的中俄双方开展石油合作,已经成为惠及双方的选择。中俄在石油合作领域不仅在存在诸多利好因素,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主客观障碍。如何克服障碍,推动两国石油合作不断深入向前发展,已经成为中方亟需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业时代》2005,(10):12-12
3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宣布,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合并已最终一达成一致。今年1月份,中俄已签订一份长期石油供应合约,代价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约60亿美元的中期贷款。而俄承诺在2010年前付运8440万吨石油给中国。签约的双方分别是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中石油。  相似文献   

15.
在中俄最高领导层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双方政府首脑于2001年9月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总协议》,决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对北起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南到中国大庆(简称安—大方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是石油科技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在外交上,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既是"胡萝卜"也是"大棒",其油气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能源格局乃至国际地缘政治格局。越南石油储量超过8 200万吨,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1900亿立方米。油气合作是俄越双方能源外交战略的优先方向,亦是维系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手段。越南油气工业的发展及对南海争议区块的非法开采,主要仰仗俄罗斯的技术和投资。俄越油气合作的历史、现状、双方战略利益取向等值得中方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俄罗斯贸易十分喜人,10余年猛增近4倍。从1991年的31.23亿美元提高到2002年的119.3亿美元。双方在军事、核电站和石油等领域的合作尤为成功,为两国关系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亚国家既是俄罗斯、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近年来,由于中国的优势日益增强,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的发展快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贸易合作中的五方面优势,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亚是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发展迅猛,促进了双方贸易合作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地缘政治关系愈来愈融洽,双方相互信任。今后,在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中,中国的优势会愈加明显,尤其是中国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获得中亚国家的积极响应,预示着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却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事实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开始提速。目前,两国在能源领域已进入长期战略合作的新阶段,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中俄能源合作已从简单的买卖模式向更高层次的生产合作与相互投资方向发展。从合作态势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比较乐观,但双方能源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步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俄两国所采取的反危机措施取得了相对令人满意的成果。双边贸易额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迅速回升,已经达到了金融危机前水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两国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双方应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并充分发挥合作优势,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投资,扩大科技和创新合作,不断发掘双边合作中新的增长点,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