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证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抓好粮食生产,为社会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其他食品;二是要抓好粮食流通,把粮食和其他食品顺畅地从产区供应到销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和流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过来促进生产。近年来,我国又出现了粮食丰收而流通不畅的情况,说明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亟待改革和完善。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和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化改革,推行“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历程,经历了“双轨制”、定购统销、粮价和经营放开、“两条线”运行之后,现在又面临“四分开一并轨”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培育多元化的粮食流通渠道,形成“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格局,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本文试就此项改革与粮食部门的外部环境,谈一点粗浅看法。一、“一主多辅”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三次增长高峰。第一次增长高峰是1984年,产量陡增与粮食部门仓容设施严重不足,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第二次是19… 相似文献
3.
4.
5.
粮食流通是指粮食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音。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三者之间各自的利益,选择。建立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很值得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如何协调粮食流通主体的利益?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化过程,对粮食流通体制的选样,在政策性上仍然存在看不确定性,在具体工作中难于操作。从探讨问题的角度看,对粮食统购统销时期流通中的弊端应该抛弃这方面,人们已达成共识,但对1985年以来的粮食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原因尚难形成具有说服力的分析,进行可…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粮食流通体制是经典的垄断模式。国有粮食部门作为政企合一组织,一直是市场经营主体,其他所有制企业经营粮食受到各种限制。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传统垄断模式背离市场规律,必将更多地引入竞争机制。我们认为,垄断竞争模式是切合实际的粮食流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粮行米市与坚持“一主多辅”的关系郑时藩本文结合福州市粮行米市多渠道经营现状,对“一主多辅”问题谈几点看法。粮行米市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为调剂粮食余缺和丰富市场粮食供应品种起到一定作用。在沿海各地,福州市粮改实行多渠道流... 相似文献
8.
9.
如何构筑粮食流通体制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颜世棣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运用初级阶段的理论去观察、分析和研究粮食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在粮食工作面临新一轮改革时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构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践框... 相似文献
10.
理顺粮食流通体制的关键肖俊彦目前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较多,其基本问题是生产者价格相对偏低,消费者价格偏高,政府所耗费的人财物力日益增高不下,而市场波动频率加快。这一问题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要彻底解决,不仅粮食流通体制内部矛盾的理顺需要创造条件和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我国周边国家的国情、粮情与我国迥然不同 ,但也有相似点。由于这些国家和我国毗邻 ,所以 ,周边国家粮食流通体制、粮食流通政策 ,以及国家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等 ,对我国具有较大参考借鉴价值。第一 ,把粮食问题视为治国安民的大举 ,把优化农业和粮食结构视为大政不管国家大与小、经济富与穷、人口多与少 ,周边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视为稳定社会和政局的头等大事 ,把粮食流通和供给视为关键部门 ,把粮食产销、供求作为大政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并进行一系列改革确保粮食供给。印度自独立、特别是 60年代以来 ,把促进… 相似文献
15.
粮食价格和经营放开以后,在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粮食生产的发展,搞活粮食经营,减轻财政负担,满足各层次的用粮需要,以及对粮食企业的自身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从后、体上来看,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在改革中逐步完善。一、要尽快制定粮食流通管理法规现在是以法治国,各方面的工作都要纳入法制轨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十多年来国家先后制定了不少的法律法规,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可是粮食这宝中之宝至今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法规,特别是粮食价格和经营放开以后,粮食流通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16.
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地,其粮食市场开放的步伐也是“敢为天下先”。有3点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值得铭记和发扬:一是必须坚持推进市场化,实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二是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更开放的思维保障粮食安全;三是继续完善现代储备制度,为粮食市场创造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北京是特大型粮食销区,全市粮食年消费量近60亿公斤,其中本市自产仅占24.7%,其余全部靠外埠采购或进口解决。1998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我们 相似文献
18.
1.1 市场日益完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商品市场领域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等要素市场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市场机制已经主宰了整个国民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市场的调控作用和调节功能已经从抵制、怀疑转为肯定、信赖和追求。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目前还处于行政主导、行政管制色彩浓厚的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另外,市场经济本身也要求粮食流通体制基本框架必须与市场内在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国新型粮食流通体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 根据国情,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因为中国推行的是调控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对粮食经济采取间接指导的方针,即实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一方面主要利用经济手段——国家储备粮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调节供求和价格),使市场价格接近国家制定的目标价格;另一方面让市场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形成价格,以指导粮食的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包括贸易商和进出口商)的经营活动。当市场粮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