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是世界粮食市场供求形势长期失衡的集中反映。从短期看,各国目前采取的限制国内粮食价格的措施并不违反WTO所代表的多边贸易规则。从长期来看,尽快结束多哈回合谈判,确立公平和透明的国际贸易体系对解决粮食价格上涨问题有积极意义。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还是要依靠国内生产,同时要学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制定,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国际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
主要观点 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前三季度粮食价格呈现上涨-回落-再回升的态势。 当前粮食价格的波动是市场正常的供求适应性波动,粮食价格上涨仍属于"恢复性"上涨。 预计2004年第四季度粮食价格将在高位保持稳定,但是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将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各地区粮食价格差异将会因运输等因素而扩大。 今后两年的政策重点仍应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提高粮食产量为主,关键是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 从长期来看,应该尽快完善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完善国家粮食吞吐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粮食价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0-2011年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的价格,通过对其2000年到2011年的国际、国内价格变动特点比较,挖掘出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发现,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燃料产量迅速增加,石油价格的变动等.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价格与零售价格差价较大.最后根据国际、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原因的比较分析,得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1985—2009年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特点的基础上,从粮食的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得出短期内粮食价格受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粮食需求的增长在长时期内是拉动粮食价格上涨的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价格与CPI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0月的月度CPI数据和粮食批发价格指数对粮食价格和CPI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关系,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每上涨1%会使CPI上涨0.336%;从短期来看,粮价对CPI有滞后1期的影响,CPI对粮价有滞后3期的影响。综合考虑影响粮食价格的国际效应、供给效应、市场预期效应和政策效应,未来几个月我国粮价将有所上涨,但涨幅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了1985-2009年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特点的基础上,从粮食的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得出短期内粮食价格受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明显,粮食需求的增长在长时期内是拉动粮食价格上涨的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代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间出现的世界粮食危机,伴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打击.金融危机后,粮食价格并没有下降,而是在进一步上涨.从长期来看,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还将继续高位运行.需求强烈和供给增长缓慢、生物质能的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是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三大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采取措施应对粮食价格上涨,减少粮食价格的波动性.研究任何问题,落脚点都应在于我国实际,粮食价格上涨会影响我国的民生国计,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共同应对,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应平衡和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8.
粮食价格变化的增收效应研究:1978—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粮食上涨的总成本效应、不同成本的非均衡影响以及收益效应的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价格的上涨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收入增量,但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好处却为粮食生产的相关部门和产业所获得,成本上涨的时间远大于收入增量的上涨时间,粮食价格上涨的好处被成本上涨所抵消,农民所得不足二成.  相似文献   

9.
本轮粮价上涨具有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以及国际粮价传导等新的特点。导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的深层原因在于不断推进和加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粮食价格的虚假繁荣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而且还会使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遭受更大的盘剥。解决粮价上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还需增大政策供给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近期,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给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国内的粮食价格走向却与国际市场形成了反差,其原因除了政策导向,还有一些地区性因素,需要我们给予关注。作为出发点,我们要掌握近期国际粮食市场的概况。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猛然走高,主产区小麦每吨上涨了40~80元,玉米价格每吨上涨了80~120元。今年2月份粮食价格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并带动其他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今年,河北省审计厅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把开展全省粮食生产情况审计综合调研工作确定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审计综合调研工作水平,省厅专门成立了全省粮食生产状况审计调研小组,厅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调研组组长,精心研究并制定调研实施方案,领导和组织实地调研活动的开展。自今年4月份以来,围绕河北省粮食生产总体情况及两大生产品种——小麦、玉米的生产变化情况,调研人员先后到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局、省统计局、省畜牧局等多家部门和单位提取相关资料,对1998年至2003年以来河北省粮食种植面积、粮食单产总产、粮食价格、农民种粮收益以及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情况等进行了整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调研人员还对藁城、宁晋两个粮食生产大县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深入农村分别对不同地点、不同生产条件的30个农户进行了走访调查,进而基本上摸清了河北省目前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形势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下半年中国粮食价格的小幅度上扬 ,是属于局部性、结构性的物价调整 ,远不至于引发粮价的大幅度持续上涨。目前粮食价格的上涨 ,有利于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 ,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 ,从而有利于把粮食安全建立在更牢固的基础上。当前我们所担心的不是粮价上涨 ,而是如何给粮价上涨一个合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曾伟 《经济学家》2023,(3):109-119
我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长周期视角,分析了1964—2022年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特征和驱动因素。自1960年代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大涨共发生6次,分别发生于1972—1974年、1977—1981年、1994—1996年、2006—2008年、2010—2012年、2020—2022年,每次持续时间最短20个月,最长超过44个月。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波动的根源和诱因表明,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地缘政治和地区冲突、贸易限制和供应链受阻、资本炒作和投机是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进而引发粮食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总结这六次价格大幅波动规律,供求失衡是国际粮价波动的客观基础,资本炒作和投机是国际粮价短期急剧波动的重要推力,原油价格通过成本效应和替代效应与粮价共振等成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共性特征。为防范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输入性、传导性风险,应立足国内着力夯实粮食供求基本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着力解决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加强粮食期现货市场监管预警打击资本炒作和恶意投机,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高国际粮食供应链韧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价格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萍 《财经科学》2011,(8):93-102
粮食价格变动的经济效应体现为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物价的影响。从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的机制看,成本与资源禀赋决定粮价的长期走势,中期以市场自发调节为基础,政府干预为主导。本文通过对粮价与粮食产量、粮价与农民收入、粮价与物价之间的协整性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粮食价格上涨能显著地刺激粮食增产、短期内激励农民增收,统计意义上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不会引起物价上升,政府要继续利用粮食价格手段支持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今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引起通胀的主要原因,不能轻率地抑制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5.
张皞 《当代财经》2006,(4):94-97
针对目前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双边(诸边)合作和发展中国家的不断边际化问题,通过从国家和议题的视角对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政策协调与交易进行分析,指出国际经济领域将长期表现为多边合作和双边(诸边)合作的并行发展,建议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谈判议题的互换来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张皞 《经济经纬》2006,(2):46-48
针对目前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双边(诸边)合作和发展中国家的不断边际化问题,本文分别从国家和议题的视角对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政策协调与交易进行了分析,指出国际经济领域将长期表现为多边合作和双边(诸边)合作的并行发展,建议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谈判议题的互换来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王士海  李先德 《技术经济》2009,28(11):48-53
燃料乙醇的发展是否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议的问题。本文利用经典的数理经济模型和优化模型讨论了燃料乙醇发展引发"争粮"和"争地"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在短期内燃料乙醇的发展会促使粮食价格上涨进而引发"争粮"问题;从长期看,其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加粮食供给量;政府只要掌控好汽油和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就能动态调控乙醇的发展规模,使其发展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在当前粮食短期内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可适当扩大粮食类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及稳定对策杨清自1993年11月份开始,我国粮食价格一直大幅度上涨。在近年粮食供给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粮价为什么会大幅度上涨呢?具体地分析一下,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通货膨胀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来自粮食行业本身的原因,主要包...  相似文献   

19.
任芳  刘敏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7):F0003-F0003
近期,国内农产品“接力式”的价格上涨引发各方关注:先是绿豆、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飙升,再是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价格较快上涨。如何看待新一轮粮价走高?本轮粮价上涨有哪些近忧远虑?  相似文献   

20.
农业贸易规则是WTO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和长期角度讲,加入WTO对促进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一是有利于我国农业按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过去,由于我国不是WTO的成员,无法享受其多边贸易优惠条款,再加上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政策的内向性定位,使我国的农业未能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我国农业未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结构一直不甚合理,制约了农业资源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成为WTO成员后,由于能够依据WTO规则固定地享受各成员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