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应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2.
村级公益事业投资中的政府角色与农民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理论上村级公益事业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和农民应共担投资责任,但实践中政府在这一领域责任长期缺失,农民自我供给也陷入了囚徒困境,应从政策层面上确立政府在村级公益事业投资的责任,通过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重构政府与农民在村级公益事业投资中的关系,建立起政府引导、农民主导的新型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客体的统一,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忽略政府的主导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应从构建服务型政府出发,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健全法规制度,构建良好互动平台来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主要包括农民、乡镇企业和乡村政府。当今新农村建设的举措虽说是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所有的政策措施都要靠人去实施。如何激活和重塑新农村建设的微观经济主体,自然就成为童中之重。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中“新”的主要内涵是农民主体地位和经济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需要”新人”。因此全面提高农民的经济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调动最广泛的积极性。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中,最重要的,是要调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农民的积极性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全党的大事,是国家的大事,是全国人民的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单有政府的积极性不行,单有农民的积极性也不行,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政府和农民两个积极性,使两个积极性形成一种巨大的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向前发展。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  相似文献   

6.
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出台了多项惠农新政,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政府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调整等问题最具有发言权,此外,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对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由此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经济研究》2006,(10):44-45
成都蛟龙工业港发展模式较有效地解决了由政府投资主办工业园区模式存在的初期基础设施投资难、园区用地难、农民拆迁补偿难、失地农民就业难、园区招商难、形成产业难、园区管理体制转型难等诸多问题。实现了政府、失地农民、园区开发商、园区业主四方共赢的局面.探索出了一条以民营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关礼 《广西经济》2006,(3):14-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举国上下的热门话题,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认真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全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是财政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并非要求政府大包大揽,财政的作用只能是引导,真正的主体是农民。因此,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财政投入与农民投入、农民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关系,创新财政支:捉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结合广西实际,笔者认为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泰创新。  相似文献   

9.
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成功需要多方的努力:首先是政府的主导地位,政府要积极引导、组织;其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内动力起作用才能使农村真正发生变化;最后是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八方支持。有了这几方面的努力,重庆新农村建设就一定能成功。  相似文献   

10.
杨天一 《特区经济》2007,225(10):134-135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必然选择。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正确对待部分地区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不能仅仅简单复制所谓的"模式"和"样板";建设资金的投入,既要依靠财政的强力支持,同时也要尽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建设取得成效、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赵剑红 《浙江经济》2006,(17):50-51
我国政府在实施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中,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改革的核心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投资职能、投资管理职能、工程管理职能的分离,确立投资主体地位,形成工程管理市场,通过市场有效提高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防范投资风险,节约投资俄本,提高投资效益,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目前,“代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已在全国各地兴起并成全面推广之势。丽水市政府投资项目全面推行“代建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面临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投资项目是使用政府性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关系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投资项目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资源环境、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领域。当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报告》2007,(158):1-17
在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过程中,政府应通过各种投资政策工具来实现各功能区的可持续增长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今后应根据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出台按功能区分类的投资管理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投入。同时要改进现有管理体制,统筹政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社会投资领域,应在现有产业发展规划和导向目录的基础上加入主体功能区元素,出台按主体功能区分类的投资导向目录,以强化政策的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依赖政府,但是因为制度缺陷等多种因素,政府宏观调控不能够全面到位,本文尝试从政府的视角探讨如何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2007年7-9月陕西省关中地区24个乡镇102个村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投资的满意程度以及农民的投资意向。研究表明,农民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最低,但农民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投资意愿却是很高的,仅次于农民对农村道路的投资意愿;而农民对文化娱乐公共项目投资的满意度和投资意愿都很低。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根据目前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意愿,加大对农民不满意但又有强烈投资需求的项目的投入力度;对农民既不满意也不愿投资但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项目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穷人的主体是农民,中国的公共服务应首先为农民提供。然而,作为中国社会大众的主体——农民,却一直是被中国公共事业管理遗忘的“角落”。而基层政府作为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人民政府,处于直接面向农村与农民,实施党和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组织广大农民完成建设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特殊地位。因此,变革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传统治理模式,是解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根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李冠新 《首都经济》2011,(11):37-39
北京市探索设立或正筹设多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政府投入约13亿元,筹集社会投资约110亿元的基金规模,积极扶持相关产业、领域的大发展。当然政府投资设立私募基金一般不在于追求高额利润,而在于实现特定的经济和行政目的。但是政府部门作为行政机关,直接介入市场经济活动,参与社会投资主体的商务谈判等,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因此,从防范和化解政府投资行政风险的角度,政府在运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政府投融资活动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从投资主体角度看,广义的政府投资包括以政府和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的投资,狭义上仅包括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投资。本课题着重研究狭义范畴的政府投资,所对应的投融资体制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决策体制。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要有财政支持,但决非是要政府大包大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起撬动大量社会奖金的杠杆作用,农民才是建设主体,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三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沛英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论点,值得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决策中予以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曾方 《上海改革》2003,(6):30-32
科技创新中私人物品的投资一般由市场机制自发地提供,政府可以通过政府间接投资方式来加以引导和调节,对公共产品,政府一般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产品,政府一般应该采用引导性投资方式,就当前上海科技创新中政府投入的有效边界和途径而言,要加大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研究开发的比重;要以政府资金为导向,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经费的收入,进一步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