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可持续空间结构与区域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平宇 《经济地理》1997,17(2):16-21
持续发展为地理学传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空间结构理论向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转变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必然。区域持续发展发生于可持续空间结构之上、井有一定的空间存在形式。本文提出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研究的5个方而.并初步探讨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国外持续发展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图与本质,研究与讨论的热点诸方面,概述了国外“持续发展”研究动态。并介绍了近年来活跃在“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些国际机构。  相似文献   

3.
樊杰 《经济地理》2006,26(4):545-550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地域开发功能和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地理学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文章在归纳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有关区域发展领域新指向的基础上,剖析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现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进而提出并论述了未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若干新命题。  相似文献   

4.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调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必须在一定区域进行,由于区域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以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区域经济活动的高度复杂性.继而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高耗粗放等.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影响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区域持续发展问题成为许多国家进行调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为了有效的解决区域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应对区域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即由政府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区域发展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节.以缓解区域发展中出现的某些突出的矛盾.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可持续系统调控的目标.调控的途径以及调控的对策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金融地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地理学作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其研究成果对维护金融业稳定运行,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理学视角,首先梳理了国际金融地理学发展历程与主要研究领域。根据特定时期内主流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可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政治经济学主导和经济地理学文化转向影响三个阶段。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将国际金融地理学研究划分为以金融中心、金融主体的空间演化、金融网络与区域互动为主的经典研究领域,和以不同尺度金融化进程为主的新兴研究领域。随后总结了中国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中国金融地理学虽起步较晚,研究广度与深度相比于国外仍有差距,但其区别于西方的制度背景为自身特异性的金融景观提供了多元化的解释。最后,结合国内外金融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对该学科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选用前人研究的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科技能力指标进行筛选,得出区域科技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并运用系统论和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毛剑峰 《生产力研究》2006,(12):69-70,115
作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地理学虽然有别于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但它们在分析方法上是相容相洽的,因此,金融地理学的发展为区域金融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新兴的、众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海洋经济地理学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环境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及其内部分支学科的理论知识,其研究目前尚处于形成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脉络。基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与学科进展,力图对多年来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脉络进行梳理,系统总结我国区域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9.
区域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主要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今全球性PRED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已得到各国政府、社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区域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理想境界,其主要目标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区域不平等、增长的质量、人口压力、科技水平和管理、决策水平等。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区域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加快科技进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区域协调.实行对外开放;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加强法制及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且由于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代表的,种类齐全、数量众多的产业集群,它们为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遇到了其持续发展的瓶颈,所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跨区域群体投资的现象,那么这些新的产业集群怎么才能在新的地域持续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农业地理学50 年的研究历程,对农业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农业地理学的生产应用和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作出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在新世纪、新体制和新形式下,对农业资源综合评价及合理应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以及乡村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与区域发展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于金融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研究大多沿用宏观金融发展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来分析金融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以两者的因果关系和识别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为重点,往往将区域视为封闭的、孤立的,忽略区域所具有的空间结构属性。而最近一些研究极其强调自地理学的空间视角来研究金融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这些研究多来自金融地理学领域,一些来自区域金融学领域,文章从金融空间和金融空间与区域发展两个方面评述国际有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需要特别关注的金融与区域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是区域转换增长动力、打造新的增长路径的必然选择。新兴产业的形成及其与特定地理环境的交互作用也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演化转向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促进经济地理学的繁荣和学科地位的提升,也为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全面梳理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研究兴起与深化的过程,从区位机会窗口、相关多样化与技术关联、区域产业分叉、政策与制度安排等既相互争论又高度互补的方面,来系统阐述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经济地理机制,并针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深化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尽管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实证研究仍相对欠缺。新经济地理学试图解释区域要素价格和人口分布的关系,以及预测行业内的经济活动的选址行为。本文梳理的实证研究显示,市场准入和工资水平高度相关,规模收益递增、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产业的集聚,这些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预测。本文还指出了NEG与其他领域研究的联系,比如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识别问题、潜在的其他解释等,并认为未来的实证研究可能会更关注变量的识别和不同集聚程度的测量问题,并与城市经济学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地区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力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创新能力差距也很大。因此,通过对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研究,能够发现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揭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国家判断区域创新能力的走向和成因;有利于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本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持续发展的资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本文在着重阐述了从自然属性定义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导出了资源能否持续利用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资源短缺的具体原因,提出了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永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辽宁港口地域组合形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耀光  韩增林 《经济地理》1999,19(5):95-100
文中对辽宁港口资源及其开发、港口布局、地域组合形成与演变过程、生产状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辽宁港口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以及辽宁港口进一步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学强  周素红 《经济地理》2003,23(4):433-440
在收集和整理1980一2000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化、新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望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中权 《经济地理》2000,20(3):9-12
本文通过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在学科的渊源、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说明区域经济地理学不可能被区域经济学所取代,同时也指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确实存在着危机感。  相似文献   

20.
区域一体化通过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与经济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经济地理学领域长三角区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系统文献阅读探索区域一体化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经济地理学界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学术规模、学科开拓性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有待提升;相关研究已形成产业协作与空间组织、城市分工与区域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协同管治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五个方面,发现了长三角区域协同的网络化、圈层化、多中心、沿交通线路发展的格局,以及邻近性、集聚效应、溢出效应、政府博弈在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重点从格局刻画转向机制和对策探究,研究认知也从强调区域分工合作到区域协同、区域一体化不断升级,但囿于测度数据及方法的有限性,区域一体化研究仍处于待发展的探索争鸣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