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之友》2010,(1):57-57
在养猪过程中发现,断奶仔猪饲喂不当可引起腹泻。如果不能及时控制腹泻,继发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腹泻将进一步加剧,甚至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专家浅述发病原因及解决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仔猪腹泻防治的四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仔猪较为常发的一种肠道疾病,在养猪业各种传染病当中危害居首位。本文对产前、产后母猪和哺乳期及断奶期仔猪从免疫、营养、病原和管理学等方面对仔猪腹泻的防治提出几点措施。一、免疫学防治1把好初乳关初生仔猪体液中无免疫球蛋白,抵抗病原的抗体完全依...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顾问》2009,(3):39-4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通过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茵药物类生长促进剂来控制其腹泻、维持其健康、促进其生长及提高其饲料利用率。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畜禽体内生理性微生物,破坏了其体内微生物种群或群落间相互制约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导致畜禽感染病原微生物;同时,还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农家之友》2010,(9):59-59
问:母鸡开产前腹泻的病因是什么呢? 答:母鸡开产前腹泻的病因分病原性因素和非病原性因素两类。病原性因素:指细菌、病毒、毒素、寄生虫、霉菌等引起的腹泻。非病原性因素:由于更换饲料方法不正确、时间过渡不合理,或初产蛋鸡饲料中含有较高的石粉或贝壳粉,刺激肠道,引起腹泻;初产母鸡由于各种应激,导致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致使腹泻;  相似文献   

5.
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相应条件:养殖场所具有一定数量和足够毒力的病原微生物;具有对该病原微生物有易感性的畜禽;具有可促使病原微生物侵入易感畜禽机体的外界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传染病发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腹泻在养猪业中危害居首,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饲料报酬降低,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同时由于腹泻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生理、病原、饲料、应激、以及环境等因素出发,分析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从免疫、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预防措施,为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同时也是一味防治鱼病的良药。食盐的主要化学成份为氯化钠(化学式NaCl),同时还含有微量的氯化镁、氯化钾等,具有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的优点。水产养殖过程中用食盐防治鱼病,利用高其改变病原微生物的渗透压,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或者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即安全又经济,而且治病效果好。食盐在鱼病防治上应用很广泛,其用  相似文献   

8.
<正>高浓度的盐可改变病原微生物的渗透压,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或者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鱼类疾病的目的。食盐在鱼病防治上应用很广泛,其用法也多种多样,现介绍如下:一、浸洗法。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鱼10~20分钟,可以治疗鱼类水霉病;用1~3%的食盐水浸洗产卵鱼巢或鱼卵10~20分钟,可预防鱼卵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各类农业微生物菌种大约为8,000—12,000株,其中细菌占30%,病原真菌占25%,非病原真菌占10%,食用真菌占10%,农用放线菌占10%,植物和昆虫病毒占5%,藻类和植物线虫占2%,饲料微生物占5%,其他占3%。1983年全国微生物及其产品(包括工业、医药)的产值达12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各个年龄的猪都可能发生,但是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年龄群;产后1-3日龄的仔猪,7-14日龄的仔猪以及刚断奶的仔猪。仔猪腹泻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是大肠杆菌(细菌性)、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和一些球虫等寄生虫。非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仔猪消化机能不全、日粮抗原过敏、营养因子缺乏、应激因素等,对于这些引起腹泻病发生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保健预防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各个年龄的猪都可能发生,但是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年龄群;产后1—3日龄的仔猪,7-14日龄的仔猪以及刚断奶的仔猪。仔猪腹泻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是大肠杆菌(细菌性)、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和一些球虫等寄生虫。非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仔猪消化机能不全、日粮抗原过敏、营养因子缺乏、应激因素等,对于这些引起腹泻病发生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保健预防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黄颡鱼在自然环境中抗病力很强,其原因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较少。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大,加之投饵、施肥等使池塘的生态环境渐趋恶化,病原微生物即大量繁殖,黄颡鱼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养殖黄颡鱼中,病害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研究,目前已发现的黄颈鱼疾病有二十余种。现就黄颡鱼疾病防治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包括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及寄生虫感染等,且常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文章对仔猪腹泻的常见病因进行分析,并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为仔猪腹泻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抗微生物药及其使用指南抗微生物药是指对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分为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其中,抗菌药物又可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一)抗生素抗生素曾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15.
<正>在水产养殖业中,消毒的目的就是消除或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毒也是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当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时,有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仔猪腹泻是仔猪培育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制约影响仔猪培育成活率和母猪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导致仔猪死亡约占仔猪总死亡数的35%-40%。文章根据仔猪的生理和消化特点,分析了仔猪腹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启事     
《江苏农村经济》2008,(3):47-47
1.规模化猪场常见病毒性腹泻(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猪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一般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特别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多见于春季产仔季节。(2)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也是冠状病毒。该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产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仔猪培育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制约影响仔猪培育成活率和母猪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导致仔猪死亡约占仔猪总死亡数的35%~40%。文章根据仔猪的生理和消化特点,分析了仔猪腹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夏季是饲养肉用仔鸭的黄金阶段,但高温高湿环境易使鸭舍粪便腐烂发酵,滋生病原微生物,诱发疫情疾病,对仔鸭生长不利。要想提高夏季仔鸭的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通过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菌药物类生长促进剂来控制其腹泻、维持其健康、促进其生长及提高其饲料利用率.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畜禽体内生理性微生物,破坏了其体内微生物种群或群落间相瓦制约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导致畜禽感染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