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差异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Jeffrey 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2001-2006年中国32①个工业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整体较低且波动较大;工业内部各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差异大,具有行业垄断性质的能源资源产业资本配置效率高,传统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配置效率低;中国工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工业资本配置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东部地区最低.  相似文献   

2.
投入要素效率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华 《经济管理》2005,(19):72-75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加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东、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的投入要素、产业结构以及要素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来说,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的差距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异是造成其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大地区间的交流学习.提高落后地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以实现低投入、高效率的学习效应。制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以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投资主体、投资去向及其投资需求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我国从东部往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总体也呈现逐渐递减的状态。第二,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构成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非农户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非农户投资比重。第三,中西部地区在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但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小于东部地区。第四,各地区农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经济型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资本配置效率是反映一国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差异问题也日益成为经济研究的焦点之一。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和系统分析,从效率测度、因素选择、行业差异、区域差异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资本配置效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加深对资本配置效率问题的理解,探索该领域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以后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差异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5--2009年我国区域金融效率,并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从省际和区际层面衡量了我国区域金融效率差异。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效率整体水平较低,金融效率区域差异不大。金融效率及效率差异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两阶段特征,其中2002年是转折点。2002年后,各地区金融效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金融效率区域差异开始收敛。区域金融效率差异的分解结果显示,区域内金融效率差异是区域金融效率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平均贡献率超过了75%。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新疆1978年-2010年的边际资本生产率情况,并在新疆资本生产率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另外,本文还利用投资对新疆GDP回归拟合系数来度量新疆投资效率。通过分析表明,新疆的资本要素投入效率和投资效率较低,经济呈粗放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任晓蓉  熊博 《经济师》2012,(6):211-212,215
文章运用AMSZ扩展准则并结合协整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从江西省的经济增长模式、三大需求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产业结构的角度对经济动态效率的结论进行了相应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AMSZ准则研究分析了我国资本形成的动态效率问题,结果表明:1992—2008年间,中国资本形成的动态效率出现了较大波动,多数年份是动态无效的;认为导致资本形成动态无效的主要原因是资本深化水平不断提高、地方政府之间无序竞争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等;最后就如何改变资本动态无效现象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资本形成机制差异的资源诅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本形成理论认为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资本形成机制差异也相应成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动力源。基于此,本文从“资源诅咒”理论出发,对我国三大区域资本形成机制差异的根源进行了重新诠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措施,以建立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帮助中西部地区走出资源诅咒困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Jeffrey 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根据2004-201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第三产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总体资本配置效率偏低且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具有传统性质的住宿、餐饮业资本配置效率最高,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配置效率较低.我国第三产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中,中部资本配置效率最高,东部其次,而西部最低,各省之间的资本配置效率分布无显著规律.  相似文献   

11.
论民间资本与基础设施投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必要。从目前情况看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具代表性的途径有 BOT、TOT、ABS三种 ,三种方式各有特点 ,应灵活应用并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8)"数据,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核密度估计和Markov链等分析工具,多视角分析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空间集聚特征;区域间差异是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和三大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呈现向右移动趋势;各发展状态较为稳定,且彼此之间的流动性较低,呈渐进式动态演进.据此,研究从市场和政府联合调控、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及统筹区域间和区域内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即是其寻找并利用社会网络中资源的过程。由于外资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实际利用外资会对近邻省份的经济增长带来影响,而且外资的社会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外资融入本地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4—2019年中国内地28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各省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运用变异系数和静态面板模型分别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进而揭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14—2019年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由0.62提高至0.72,更多省域向高效率演进,到2019年,35.7%的省域达到生产效率前沿;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中部(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东北和西部的发展格局,较低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是制约东北和西部地区效率提升的主因;样本考察期内,全国整体、东部和中部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及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而中部仅存在条件β收敛,且不同区域条件β收敛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据此,针对提升不同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结构分解:1985-2006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结构分解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不同地区(行业)对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贡献废差异较大;并且,不同地区(行业)的贡献度在两个年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另外,不同地区(行业)对于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贡献度差异悬殊;并且,贡献度排名靠前地区(行业)的贡献度,主要是由于地区(行业)的相对规模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各不相同.国内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有不断降低的趋势.投资和出口则相互交替,单独或共同主导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文章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尤其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后三十年,包括刚刚经历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几个典型时期的经济增长动力因素--投资、消费、出口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而为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素质问题,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必须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若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就要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独特性、投资机制运行环境、投资激励机制和投资效率评价方法等方面着手。农村的独特性决定了必须在效率中考虑文化因素、体现农民价值观的变化;而在环境分析时要重视边缘性群体在农村人力资本中的作用、农村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矛盾和冲突、社会分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农村家族势力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影响等;在投资效率评价时要加强多层次方法、评价指标、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面的研究。以求认识其独特性,了解其环境,强化其激励,科学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增长差异分析框架,将各地区劳均产出差距分解为劳均资本差异、经济规模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三个部分。利用改革时期的省级数据,本文发现尽管要素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全要素生产率是造成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地区劳均产出差异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后中国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且,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绝对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短期内地区差距不会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对地区发展进行调节,尤其要促进地区间技术扩散,使各地区更好地分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系统地研究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问题。样本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材料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私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上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然而这种优势主要集中表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上。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大部分行业的资本弹性稳定地处于0.2—0.3之间。对生产率方差的分解表明,地区和行业内部近90%的生产率差异来自TFP的差异,劳均资本的差异只占贡献来源的13%左右。虽然行业间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还是TFP,但地区间的生产率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劳均资本的差异。资本边际产出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不均衡分布意味着部门间存在资本配置的非效率。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省际间资本重置给私营制造业带来的潜在产出增长效果比行业间的资本重置更加明显,这意味着私营制造业资本的地区间流动障碍比行业间障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