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地区产业聚集能力的强弱,越来越被投资者看重.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由于产业配套能力日渐完善,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到那里去落户.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产业配套能力明显不如南方,面对这种情况,北方企业如何实现有效的产业集聚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新的数据调整后,长三角与珠三角IT产业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方面的发展预测趋势如以下图表所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湖南省株洲市中小企业现状的深入考察,结合中国以及湖南省的宏观经济背景,本文在分析株洲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机遇、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株洲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应该从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入手,运用产业集群原理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发展,运用市场驱动效应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借助产业转移规律吸引沿海企业内移,充分发挥大企业优势配套发展中小企业,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优化产权结构并积极解决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培植株洲市中小企业的产业发展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4.
产业配套能力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产业竞争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相应地,产业配套能力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需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以有效促进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5.
现代产业竞争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相应地,产业配套能力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需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以有效促进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运用DEA模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协整耦合关联度,对我国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和竞争力提升的关联以及两类产业的耦合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以及珠三角区域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业分别与本区域的制造业集聚显著正相关;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本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其增值贡献较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耦合关联,但存在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耦合结果显著性的非对称差异,且长三角区域的该方面差异表现略大。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入手,对产业集群现象比较突出的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在发展两区域产业集群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内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四省市产业梯度系数进行测度,据此分析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转移的行业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引导、园区配套、技术支撑等角度提出推动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胡茜 《时代经贸》2012,(2):30-31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要发展区域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但其发展始终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强弱。为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竞争力,本文从京津冀产业发晨现状入手,分析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区域的产业协调机制。具体从制定区域产业规划,建立产业筛选和评价、产业环境优化、优势产业选择和生态补偿等机制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经历了形成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三个演进阶段,不同的演进阶段其演进的动因也不同。目前,我国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总体已步入成长阶段,东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整体实力优于中西部地区。长三角与珠三角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已进入成熟阶段,集群合作创新能力是其演进的主要动因;环渤海与东北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发展能力是其演进的主要动因;西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基本处于形成阶段,集群资源与环境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大多集聚在沿海省份,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共同构成了我国3大区域经济中心.其中,珠三角起步比较早,大多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环渤海主要是发展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制造;而在长三角,各种行业并存,同时由于政府没有清晰的主导产业意识,造成前几年的过度产业同构.本文试图通过对3地制造业竞争力的分析,来考察3地制造业从2002~2005年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12.
在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中,湖北西部山区各县(市)已初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但是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配套严重不足,因此县域特色产业整体效益较差。在借鉴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湾地区县域产业集聚经验的基础上,对湖北西部山区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化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制造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运用偏离份额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表明,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外向型经济,两大区域在电子通信制造业领域都拥有了领先全国的结构与区域竞争优势。然而,在其他制造业领域,珠三角由于未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及时提升产品技术层次和劳动生产效率,致使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迫切需要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加强城市职能分工等角度寻求转型之路。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的制造业结构偏差问题更加突出,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亟需提高发展质量,增强产业转移之后的升级能力与价值链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珠三角的企业集群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孝有 《江南论坛》2002,(12):23-24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以其优良的区位优势,抓住先行一步的历史性机遇,创造了珠江奇迹。可是从国际产业链的转移来讲,珠三角却仍处于末端环节,这限制了珠三角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纷纷追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国际潮流下,显得力不从心。从国内来讲,随着珠三角低成本、政策优势的丧失,加之珠三角在重化工业、科研水平等基础素质弱于长三角,使得珠三角在资本、人才、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经济发展势头等方面已逊于长三角。可见珠三角正面临着产业升级、二次创业的巨大压力。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入世后外国巨型企业的入…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国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出现了大量转移的现象,尤其以广东东莞最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台资和港资企业纷纷撤离东莞,从而引起大批工人失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也预示着我国产业分布梯度与升级的时机可能正在到来.未来一段时间,东部沿海制造业聚集地应该积极引导企业的优化升级,而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中西部地区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吸引更多企业进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对外服务功能量指标,利用2000、2005和2010三个年份的数据,重点分析我国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服务功能。研究发现,就对外服务功能总量而言,海西持续减弱,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逐渐拉大。本文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其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弱,中心城市的极化能力不足,导致城市之间的配套服务并没有被整合成强劲的对外服务能力。这一“夹缝”的困境会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挤压”而进一步严峻。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建设高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我国东部区域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最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最具成效的区域。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亦正加速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中部城市群主要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产业分工、融合的成功经验,指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一些内在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浦一舟 《新经济》2003,(3):44-47
常言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现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那些市长们似乎正在教珠三角人怎样营造后改革开放时代的经济繁荣。当年广东人说过的他们现在不说了,他们说什么呢?他们说长三角所具备的优势绝不仅仅是在区位以及相关的行政配套上。珠三角城市群过去的发展经历从现在来看很难说不存在诸多遗憾,因此相比长三角城市,这里的城市显得有很大落差,但这应该都成为过去了。既然整合已经开始,前景从理论上说就有希望,关键是珠三角城市群是否能从现在开始谋求一种真正基于城市意义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重要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珠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在产业总体规模和外贸出口迅猛增长的同时,其高新技术企业依靠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依靠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途径取得竞争优势,以寻求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视角》2011,(4):20-20
吉林省将实施产业集群工程,通过加强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的协作配套能力、建立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等方式,推进民营经济优化升级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