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法律保障农民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有《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法案规定,政府每年要为农村每个家庭提供100天的就业机会,工作是非技术性的手工劳动,如修路、架桥、平整土地、开凿运河、兴修水利等。工资每天不低于60卢比(1美元约合45卢比)。印度农村发展部长拉古万什·辛格对记者说,该法案首次赋予农民就业的权利,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民外出就业意愿及行为研究——基于河南省调查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对河南省农村的社会调查资料,就农民外出就业意愿及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仍然倾向于选择以农地经营为主、外出务工为辅的“农兼型”就业模式,但未能在农地经营上实现充分就业的农民和认为种粮不划算的农民外出就业的倾向明显偏高;家庭经济状况差是农民外出就业的最重要动因,二者呈现负相关性;农民外出就业普遍面临自身技能瓶颈与交易费用居高的双重困惑,还经常受到许多歧视与伤害。  相似文献   

3.
棋子边缘人产业工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像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被剥夺了自由流动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就业的农民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但仍处于边缘人状态。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逐步融入城市的具体政策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四次分配制度改革,以分配权为中心的改革比较欠缺,而农民又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以权利为核心的涉农分配制度改革意义重大。农民经济分配权是农民参与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等经济利益分配的权利总和,在权利属性上具有私权为本兼顾公权诉求的属性,在部门属性上属于经济法上的经济权利,在价值属性上应强调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共享度,是涵盖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权利体系。现有条件下实现农民经济分配权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制度并系统化进而予以局部制度创新,从多元主体维护、保障性法律制度、促进性法律制度和救济性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实践农民经济分配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平等就业的权利,但现实中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西安市部分刑满释放人员的问卷调查、个案面谈,笔者发现他们在回归社会后生活就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歧视。  相似文献   

6.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大学生这个群体所受到的歧视逐渐凸显出来。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歧视行为,无情地剥夺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公平竞争的资格和平等就业的权利,从而使他们成为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本文在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歧视的表现及危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问题不仅仅是增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农民问题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农民问题从现象上看是增收问题,而实质上是就业问题。文章以农村土地在农民增收和基本生活保障上的不同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和论证,指出农民问题已由增收问题演变为就业问题,并可能进一步演化为严重社会政治问题的严峻态势。文章同时提出了按照就业问题来解决农民问题的初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外出就业及遭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项研究发现 ,农地经营依然是中国农民就业的主要途径。但受农村人地矛盾趋紧的影响 ,离土离乡外出就业越来越成为当今农民实现充分就业和增收的主要渠道。农民外出打工的实质是农村人地矛盾激化的一个反映。外出就业不仅使农民初步实现了其收入增长的梦想和充分就业的目标 ,还开阔了农民的眼界 ,使他们学到了技术。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作后盾 ,自发外出使农民在打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的歧视与非礼 ,使他们在经济与精神上受到的伤害十分严重。这一伤害已严重影响到中国农民市民化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外,各地设立的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保留的涉及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手续,要按照“规范程序、公开透明、方便办理”的原则进行简化。与此同时,各地还要进一步清理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已明确取消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收费项目,  相似文献   

10.
张蓉 《农业经济》2012,(2):86-87
平等就业权是民主法治社会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权的本质要求,是宪法平等权的合理延伸.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就业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平等权的权利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入手,在不否定户籍制度的前提下,提出保障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也谈集体土地所有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利,一般是指农民集体对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怎样行使和保障这些权利,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甘肃省农民就业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取得了较好成效。就业形式趋向多元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农村分工分业。一是家庭生产经营是农民就业的基础阵地。在就业不充分的压力和市场经济的吸引下,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以及兼营农业的个体工商户、私人企业加快发展,拓展了农民就业的基础阵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法律素质的欠缺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种种法律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就业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的法律政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出建议,以保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14.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概述 随着高校毕业生自身权利意识的增强和就业选择越来越多,不少高校毕业生开始在就业中违约。主要表现是:一旦找到待遇和工作条件更好的单位,就以支付违约金的方式来解除与现在签约单位的就业协议。近几年来,违约现象愈演愈烈,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03,(12):5-5
广西取消农民进城务工不合理限制,免征用人单位务工费200元,办理民工社会保险,强制保障民工工资发放,子女可入当地学校,不得收回外出务工农民的承包地……到目前为止,广西全区有近90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但是农民进城务工仍然受到一些不合理限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为此下发文件《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做好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其中有不少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在某种程度上讲,一国公民是该国家政治、经济等各种制度的创造者或主要参与者,法律制度也不例外.本文浅析中国农民权利的缺失(农民实体权利的缺失、诉讼权利的缺失)及其在律师帮助下的回复.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推进过程中,部分农用地被合理征用,随之产生了新的“三无农民——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这些剥离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在无地无收益的状况下,其权益受到极大损害.基于此,失地农民就业权应得到国家尊重和保护,政府不可横加干涉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而应从台前走到幕后,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平台,多管齐下,最终实现国家对失地农民就业权的尊重义务.  相似文献   

18.
加速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琼 《农村经济》2005,(2):103-105
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农民进入城镇经商、打工或因土地被征用为成为了城里人。然而,在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住房方面却受到种种限制。为了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城市市民待遇,就必须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减少农民进城落户的种种限制,创新就业制度,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将新市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畴。建立面向城镇所有成员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创新教育制度,让进城农民的子女入学享有市民子女同等待遇;创新住房保障制度,让新市民能住上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安徽省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就业组织化转移程度依然较低.从调查看,我省农民外出就业,基本依靠亲戚和朋友介绍或指引,总体仍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状态,没有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动力有序转移格局。2008年,由政府或集体组织的劳动力转移比重仅为3.6%。二是农民就业保障不到位。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除了要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外,关键是要做好农民就业这篇文章。在辽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一是依托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二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