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2005年,柴达木盆地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验区.当前,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是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也是我们在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实践中始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董春  达捷 《特区经济》2005,(12):351-352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当前全国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响应中央的部署形成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经指出“: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如何利用税收政策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税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实质循环经济是指通过清洁生产和信息化及生态化设计,不仅使单个企业的资源有效利用,同时也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总体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经济是…  相似文献   

4.
《天津经济》2005,(2):25-29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和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一次提出:“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配合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刊编辑部组织编写了一组介绍循环经济相关知识的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资源的紧缺性决定了我国必然要建设节约型农业。节约型农业的建设要依靠科学的政策制度、通过推行节约技术和使用节能产品、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建立循环经济,走生态型农业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特别是当前,节能减排,节约利废,建设节约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走低成本高效益型发展道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海琴  邢智仓 《北方经济》2023,(12):30-32
近年来,内蒙古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形成,但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偏低,绿色循环发展保障尚不充分,建议建立节约型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力度,推进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提高原材料循环利用水平,加快形成节约高效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来宾发展循环经济初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三年来,来宾运用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兰 《乡镇经济》2005,(12):32-3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突破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承担历史重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年。党和国家对资源节约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发出《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发展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建设节约型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是观念先导,掌握节约的一般规律,塑造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从近期看,建设一个节约型党政机关,带出一个节约型社会,培育出一个节约型社会风气;跟踪管理一批超大型企业,塑造出一批节约型企业典范;全程管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抓住节约型社会的关键领域。从远期看,深化体制改革,建设节约型社会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内涵式经济增长;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进借鉴移植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对节约型技术的转化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第一,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当前,党和国家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简单的节约,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要依靠科技支撑。近年来,中外知名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开发节约型洁净产品,研发尽可能少用或免用自然资源的人类必需品,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新型企业。研究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八大新战略,对于我们的企业未来发展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陶静坤 《辽宁经济》2006,(11):40-40
在技术创新与扩散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在当代的节约型社会中,节约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决策。任何一个城市,都必须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把建设节约型城市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张平 《发展》2005,(12):36-37
节约型社会就是在生产、消费等环节,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技术改进、加强管理等手段,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新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我们必须摒弃不利于资源节约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牢牢抓住提高利用效率这个核心,紧紧把握发展循环经济这个重点,采取综合措施,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将于2008年编辑出版《中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年鉴》。协会为此专门设立了“循环经济促进中心”进行年鉴联络工作,现已全面启动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行动步伐。北京市出台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规划纲要及2005年行动计划》。如何评价这一文件?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春平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于2005年7月5日发出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谭炳才 《南方经济》2005,(12):10-12
本文认为,要深刻认识加快建设广东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重要性,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形成全民节约的社会氛围。必须抓住重点环节和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式利用,完善政策和法规,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刘奇 《浙江经济》2006,(15):4-7
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意见的精神,紧扣“991行动计划”这一主线,狠抓规划引导、典型示范、资源节约,产业共生,政策扶持等工作的贯彻落实和有效推进,努力取得工作新成效和新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