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波 《魅力中国》2013,(32):380-38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现代声乐文化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吸纳国外的音乐文化经验而发展成为新兴的音乐文化。探讨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中的时代风格,对我国音乐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音乐艺术时代风格概念的阐述出发,探讨了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中的时代风格以及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审美理想。文章旨在为人们正确的分析我国现代音乐艺术的时代风格,为相关人士更深入的了解我国现代声乐的时代风格做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冰 《魅力中国》2013,(26):112-112
声乐艺术与人内心情感产生碰撞,无法去直接触摸声乐艺术的存在。声乐艺术需要我们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领会。传统的声乐艺术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是当今时代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传统声乐艺术的音乐之美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所品鉴。当然,传统声乐艺术也被薪火相传。传统声乐艺术特殊的传情达意的方式是独特的存在。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取代其呈现的价值和美的特性。本文从传统声乐艺术的发展及文化观的解析,论述传统声乐艺术中存在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3.
胡飞 《魅力中国》2011,(11):281-282
水墨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所特有的形式,具有深厚民族文化根基的语言,是中国人审美选择和认知的结果。中国独有的儒道哲学是产生水墨艺术的根源。基于儒、道文化思想基础上的水墨艺术,其思想实质,艺术形式和社会功用均植根于中国儒道互补的哲学文化中,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样式和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4.
张友发 《魅力中国》2014,(12):97-97
中国的民族声乐有着数千年的长期历史积累,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艺术创造的结果。在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独特的舞台艺术魅力和各方面大力的关注、研究与推广,民族声乐已经成为我国一门独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学科,成为东方音乐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5.
陶晶 《魅力中国》2013,(10):87-87
民族声乐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丰富的演唱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厚的理论文献、科学的训练方法、妙不可言的风格特点在内的方法和体系。民族声乐艺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声乐艺术一样,最初都是在人类生活中的劳动,宗教,爱情,教育等方面产生的,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语言方式。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和风格特点的研究,对于更好的诠释和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祖欣 《魅力中国》2009,(21):101-101
音乐在美学艺术殿堂中一直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是传承声乐经典沉淀和发扬现代声乐艺术的纽带,现在,笔者谈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窍门。  相似文献   

7.
孙小芬 《魅力中国》2010,(34):392-392
声乐艺术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在声乐学习中,我们要唱好一首歌曲,除了音乐感知能力;良好的嗓音条件和声乐技巧;一定的文化、音乐修养等等之外,十分重要的就是我们对所演唱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婷婷 《魅力中国》2013,(10):84-84
声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是通过表演者的参与才能将其中的乐音、思想、内涵等加以传达。它不同于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能够直接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思想内涵。声乐可以说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表演的艺术,单独的乐谱是不能够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的,只有和表演一起,才使得音乐具有了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声乐作为一门技巧性较强的综合艺术,它涵括了生理、心理、物理等多种因素在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积累各种经验和信息。只有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才能提高声乐的效果,才能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声乐艺术的指导对演唱者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声乐艺术指导学科已经是一个学习的必然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声乐艺术指导将会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赵红艳 《魅力中国》2013,(32):156-156
音乐是一种声学的艺术,而声乐是就以声学本身为发展对象的一个特别的一个艺术门类。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音乐艺术人才,教师能否把握高效的声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关系到学生能否在特定的时间里掌握系统的声乐知识。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歌唱者是运用有声言语进行演唱,表达歌曲思想与情感,言语活动是生动性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创造过程.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与歌词的情境和自己的个性相结合,因此,如何在演唱实践中正确的发音、咬字、吐字词.使声乐艺术更加感人,作为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我们去探索,笔者在近三年的专业学习中,积累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经历,来简单的阐述我国声乐作品中的咬字和语音训练.  相似文献   

12.
综合类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是推进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拳措,学分制的实行给声乐选修课的开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声乐选修课的开设会使高校各类音乐活动趋于专业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3.
魏倩 《魅力中国》2014,(9):251-252
儒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传统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基本格局。在历史上儒道的冲突始终不断。两者融合也一直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儒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人生哲学,但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融互补的。在关注人生哲学的基点上。儒道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儒道人生哲学的特点及其异同的分析,来探讨它们在历史上的相通互撮,相异互补。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基督教的思想传统是西方文明史不可分割的思想来源之一。西方的艺术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因此音乐的发展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通过对基督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的阐述,从基督教的音乐经典、音乐理论、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创作几个方面分析了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更好地欣赏西方音乐。  相似文献   

15.
蓝观覃 《魅力中国》2014,(17):72-72
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歌唱教学中.对其审美思维的培养是我国声乐演唱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思维、人文底蕴精神及艺术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声乐歌唱的教学中,其审美思维的培养是教师、学生、音乐三方面相互认知、有机融合的过程。是教师对声乐演唱教学文本、学生对声乐演唱审美实践之间相互碰撞、彼此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向荣 《魅力中国》2013,(17):208-208,203
最近几年百姓歌手频频亮相在具有权威性的舞台上。成为了社会音乐热点现象,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笔者以“旭日阳刚”为例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他们迅速走红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这种社会音乐热点现象给我们的声乐教学带来很大的启发,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用心歌唱是歌唱艺术表现的灵魂、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和善用网络等主流媒体等五个方面阐述这一现象对声乐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张天石 《理论观察》2022,(4):144-146
中国声乐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扬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叙述红色文化融入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发展过程,分析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重要价值和传播现状,探寻促进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融入与传播途径,旨在推动红色文化通过中国声乐作品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滋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王婷 《发展》2011,(6):135-135
声乐是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声,用优美的歌声传递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而声乐教学,不仅是一种歌唱能力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对歌唱技巧和艺术美感的创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调控好声乐教学中歌唱的情绪与情感状态,对提高声乐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泽星 《魅力中国》2010,(9X):178-179
声乐艺术是一门音乐和语言高度结合的艺术,使歌唱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对声乐学习者非常重要。只有把握好歌唱语言的准确性,注重歌唱语言的情感表达,从歌唱语言的咬字吐字、声调运用、感受体验、重音和语调等几个方面着手学习,才能提高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使歌唱具有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董晓 《魅力中国》2010,(29):295-295
儒道两家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最深最广,不了解儒道的思想就不能够准确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换言之,儒道两家的核心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殿堂的两把金钥匙.笔者认为孔子和老子两位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两者的主张是中国文化的两种路由.孔子提出了道,他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提倡儒,他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