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关于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雷文斯坦的推拉理论,提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农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必须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民间投资,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已经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沿海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内陆的湘鄂赣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地区出现了现代化的城市群,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生活圈,这些发展成果都得益于国家大力支持经济发展,鼓励城市建设,打造具有一方特色的现代化都市经济圈,围绕这些都市圈开展经济建设,以期利用都市圈的核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进而使我国城镇化建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珠三角作为我国南方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12年末,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83.84%,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己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成为华南地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珠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协同的过程,涉及到发展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的趋势日益强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怎样更好发展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小微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小微企业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农村城镇化是小微企业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催化剂,同时小微企业作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进而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兵团地区由于历史、区位和环境等因素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城镇化基础差,实现难度大的情况下,对兵团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要素进行思考。通过完善城镇化动力要素建立城镇化体系的产业发展优势要素平台,实现兵团屯垦戍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兵团地区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农村城镇化相关理论和实地调研为依托,对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选取。通过建立多元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对选取的影响因素采用Stepwise-Regression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经济的增长是促进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相反的城乡收入差距是阻碍农村城镇化的第一因素,城镇失业率在一定程度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然后,基于分析结果,针对吉林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贵州省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一定的优化,第二、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农村地区城镇化水平、工业化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目前,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对农业现代化、提升城镇化水平、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贵州省应加大力度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应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完善贵州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经济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外向型开放战略,制定鼓励外商投资政策,利用外部资金、技术和优秀人才促进本地区行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拓展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有效解决了"三农"问题,又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向城市社区演变的重要战略途径。基于城镇化发展模式理论着重分析了齐齐哈尔城镇化现状和存在产业集群程度低导致齐齐哈尔地区城镇规模偏小、资金短缺导致齐齐哈尔地区城镇化发展缓慢、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等问题,提出齐齐哈尔城镇化发展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构建生态旅游型、商贸型小城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在空间地域上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发展城镇,推进乡村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也是目前我国缓解城市内需不足,减轻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城镇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既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的发展等问题,也涉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文化环境、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城镇规划、城市支撑力等问题。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正确了解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综合水平,对城镇发展进行宏观评价,准确分析城镇发展动力,及时把握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城镇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揭示城镇化过程中需求与现状差异,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切实推动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城镇化的发展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在遵循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可为定性分析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定量依据。1、城镇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当中的新型城镇化的新模式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在“互联网+”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开始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使用信息化的优势性,不仅可以弥补地区的局限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不对等的关系当中,提升城市与农村的人才流动性,以此来抓住机遇,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选择着力点,破解当前不平衡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时期到来,而城镇化又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部门更加强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融合,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二者之间的经济互动,和谐发展,同时这也是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能够改变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快和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从而结合当地的发展优势,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本文简单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给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思路,通过对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关系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归纳提炼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之间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通过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来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是现实选择的重要观点,并指出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识别、测度与形成路径,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为我国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我国城镇化发展即将进入质量与速度并重,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有:政府、企业和个人、市场机制、产业聚集、农村剩余、效益、制度变迁、产业结构变革、外资、制度创新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实际上,城镇化的动力呈现阶段性差异和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抉择。本文根据静海县实际情况,从政府、企业、居民(社会)三元视角考察了静海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深度挖掘和剖析了静海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静海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提出了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市场力量改善民生质量的"三区联动"新型城市化建设道路;就农民身份转变及农村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以科技改善民生、以科技手段提升城镇应急保障能力的创新对策,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静海县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对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步伐,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加快与完善城镇化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因此"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又被提到了国家重点发展工作议程上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与高水平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紧密相连的,研究对外开放对珠三角城镇化的影响将会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找到一个新的立足点,也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苏茂  张遵东 《现代商业》2014,(24):155-156
近些年来贵州省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效果,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然而,由于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城镇化建设滞后、小城镇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并不明显。贵州要更好的通过城镇化建设来促进农民增收,首先,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其次,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形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动力机制;最后,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市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聚集形态向城镇发展的现象与过程。城镇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在经济方面,城镇化是生产方式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变为城镇社会化大工业生产的过程;在人口分布方面,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在空间布局方面,城镇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方面,城镇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目前,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于盲目,建设发展中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不足,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城镇化建设,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工业生产、第三产业规模。但同时也会产生城镇化虚高现象,工业化目标不明确,忽视城镇化建设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此,应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主题。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性差异越来越大,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西藏作为我国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城镇化水平很低,没有合理的城市体系,城市规模较小且等级分布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必要的分工和专业化.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西藏的落后状况,缩减区域发展差异。该文通过对西藏城镇化现状进行分析,对西藏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探析,最终对对西藏城镇化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贺  潘鸿  李恩  李飞 《中国市场》2009,(5):84-85
吉林省长岭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贫困县。尤其西北地区相对贫困,发展落后。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北地区的情况加以分析,得出选建核心特色城镇、走内生型农村城镇化道路是该地区的发展出路。即以农业产业化(林业畜牧养殖业)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并进一步探讨了长岭县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