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个体-组织交互视角,通过对233名企业知识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员工创造力人格、工作特征与个人创新绩效的关系,并考察了工作特征在员工创造力人格与个人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创造力人格对个人创新绩效发挥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特征各维度均对个人创新绩效发挥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特征中的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分别对员工创造力人格与个人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作特征模型合理优化工作设计是企业管理者提升员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236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工作自主性和技能多样性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并从“人一职”匹配理论视角探讨学习目标取向和创意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工作自主性和技能多样性均对员工创造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创意自我效能感越强,工作自主性与创造力的正相关性越弱,技能多样性与创造力的正相关性越强.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积极赋能、激活个体的组织情境下,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有待明确.突破被动适应视角局限,本文基于创造力领导理论与个体成长整合模型,对上级发展性反馈、工作旺盛感、同事间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384位企业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工作旺盛感与员工创造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事间隐性知识共享对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工作旺盛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工作旺盛感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旺盛感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隐性知识共享与上级发展性反馈的互补性调节作用会通过工作旺盛感进一步影响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组织创造力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员工创造力是组织创造性和组织创新的基础,明晰创造力的研究模型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因素奠定基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模型有进化模型、创造力组成理论模型和创造力交互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5.
赵红丹  江苇 《财经论丛》2018,(2):95-103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员工主动承担更多的职责外活动,由此带来的公民行为压力愈益成为职场中的普遍问题.然而,学界对于公民行为压力究竟是好是坏仍阐释不清,使得现有理论模型无法很好地解释现象,削弱了实践指导性.整合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本文探讨了公民行为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尤其是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情境机制.基于本土企业297份直接上司-目标员工配对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公民行为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但是这一倒U关系取决于员工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即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情况下,公民行为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作规范维度上的发展和深化,其建构对于员工招聘任用、提高培训效果乃至提高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一个具体企业叙述了基于战略建构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的流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商》2015,(30)
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力的表现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员工创造力的定义及其测量,其次介绍了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团队领导,最后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王中华 《现代商业》2012,(30):194-197
在一个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创新对组织而言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在有些组织,创新已变得不可或缺。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此话道出了创新对于微软的重要性,而企业创新最需要的就是拥有创造力的员工。本文通过构建感知的组织支持与创造力模型,对寻求反馈行为在组织支持与创造力之间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寻求反馈行为在组织支持与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证明了寻求反馈行为对员工个体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寻求反馈行为促进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个体创造力的定义、个体创造力的成分理论,分析了创造力的激励因素及创造力与创新的关系,从而引出了创造力的工作环境,指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有效的激发员工动机,营造创新性组织氛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个体创造力的定义、个体创造力的成分理论,分析了创造力的激励因素及创造力与创新的关系,从而引出了创造力的工作环境,指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有效的激发员工动机,营造创新性组织氛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在个体内层次从需求视角探讨每日职场排斥通过每日创造力过程投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每日创造力的动态作用机制,在个体间层次从资源视角探讨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在每日职场排斥与每日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日记调研法获得112名员工连续10个工作日的1120个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每日职场排斥对每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每日创造力过程投入在该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绩效证明目标取向负向调节每日职场排斥对每日创造力过程投入的负效应,同时负向调节每日创造力过程投入在每日职场排斥与每日创造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决定企业的整体绩效。本文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表现特征,基于其绩效评价的灰色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灰色评估模型,在实例应用中收到较好的评价效果,提高了绩效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3.
任平  习树江  李鹏 《商场现代化》2007,(20):290-291
随着现代企业构建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问题已成为关系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已成为当前许多现代企业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了解员工需要,激发员工忠诚度;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激发员工工作潜能;做好员工培训,构建学习型企业;建立价值评价体系,激发员工创造力五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对员工的需求进行适当地满足,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挖掘员工的潜能,还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的积极性。激励机制也是很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法。企业通过满足员工对荣誉、金钱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最终实现企业的业务目标。本文从激励机制的作用、容易出现的误区,还有主要的激励措施三个方面讨论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不断提升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 “80后”员工已经逐步成为职场主流.如何有效激励“80后”员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潜力,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文章根据“80后”员工的行为特征,结合库克创造力理论,有针对性的激励 “80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力潜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过去已有研究指出创造力具有较高的失败风险,但较少发现有关研究针对创造失败情景下的创造力研究。文章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切入点,引入失败学习行为、人—工作匹配和自我决定感三个变量,构建一个三阶调节效应模型,系统探讨失败学习行为对创造力的深层次作用机理。基于302套上下级配对样本,文章发现:失败学习行为正向影响员工的创造力;人—工作匹配正向调节失败学习行为与创造力的关系;人—工作匹配对失败学习行为与创造力的调节关系受到自我决定感的正向再调节。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管理实践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激励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它能有效地协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然而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员工激励误区,本文提出矫治的对策以期完善激励机制,以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员工离职问题的以往研究重点是与工作相关的态度等,本文认为影响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员工人格特征。通过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格特征对员工离职会产生影响,其中五人格模型中的责任心、宜人性、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与员工离职负相关,而经验开放性与员工离职正相关。依据此结论,企业可以通过招聘时的人格测试和在企业文化中强调责任意识这些简单经济的方法来降低员工离职。  相似文献   

19.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为保护员工弥足珍贵的自我创造空间,个性化工作协议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范式。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个性化工作协议促进个体创造力,但忽视了缺乏组织约束下可能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文章从创造蕴含的高失败风险特性和个性化工作协议潜在的身份认同特性出发,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由自我归类过程的“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确定性”两大动机引入个性化工作协议和上级发展性反馈,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区间估计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对325个有效样本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个性化工作协议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内部人身份认知发挥中介作用;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文章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研究视角,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时的协议,还蕴含着高度的情感连带与主体互动,这为组织实施个性化工作协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已成为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知识型员工特征,对知识型员工满意度进行了实地测评,提出了提高知识型员工满意度的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