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之浅见——鉴于新准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关联交易一直是上市公司用以进行舞弊,操纵利润的工具之一。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谋划,将实质上的关联方交易转换为形式上的非关联方交易,借以规避法律法规的约束,实现其操纵利润目的的一种不良会计行为,其主要动机是报表的粉饰需要。它与关联方交易的目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形式更加隐蔽,借以规避各种法规的规定。现在一些上市公司隐瞒关联方交易,通过关联方交易达到非法的目的。鉴于如此现状,2001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不公允关联方交易,但随之而来的是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用非关联方的外表来掩饰其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应唯 《商业会计》2002,(1):23-28
关联交易的公允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1997年《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发布与实施,为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遏制关联方之间不公允的关联交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近期以来,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频繁,名目繁多,其目的是为上市公司创造良好的业绩,或使上市公司免予进入ST、PT的行列,或者免予退市等等。这些缺乏公允性的关联交易及其交易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如果显示公允的关联交易,仍然按照建立在公允基础上进行的交易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进行核算,则违反了会计核算原则,也不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3.
关联交易泡沫——推动股市回归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方面,很多经过剥离上市的大型国企,通过抬高毛利率或降低费用率等不公允的关联销售和关联采购。成为绩优蓝筹;一些退市的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高溢价出卖资产等不公允的非经常性关联交易或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得以恢复上市。另一方面,一些原本业绩很好的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高价采购材料或购买不良资产,导致业绩变脸、资金枯竭。  相似文献   

4.
冯俊才 《商》2012,(11):53+52
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关联方交易成为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的重要手段。关联方交易过程中消耗的信息成本、监管成本比传统的独立交易方式较少,成本得到节约,但在关联方交易过程中由于关联人的一己私欲,滥用公司的控制权,产生了非公允性关联方交易。本文对关联方交易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关联交易对公司财务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控制关联方交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飞草 《新财富》2003,(12):50-50,52,53,54,56
目前最大的非公允交易风险在于经常性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在日常购销及其他往来活动中。对于不公允的关联交易,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进行了约束,但“一有政策,下有对策”,随之而来的就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即将实质是关联方间的交易转化这非关联交易,从而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佳 《现代商业》2014,(8):210-210
公司间关系的日益复杂以及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一方面为公司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会扭曲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从而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导致投资者出现决策失误。由于关联交易存在天然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这无疑使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增加。本文试从关联方及其交易和审计风险入手,讨论关联方交易中存在的审计风险以及如何控制这种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某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违背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严重违反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为了真实反映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交易的经济实质,向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现就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有关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一、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按本规定进行处理,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  相似文献   

8.
关联方交易的公允性一直被公众关注。在我国,对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价格作出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也在关联方之问承担债务、委托及委托经营、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占用资金等方面规范了相关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巴海容 《商业会计》2012,(15):25-26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市场机制尚待完善,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背景下形成的上市公司与其控股母公司都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其发生的关联方交易大都具有非公允的特点。本文通过国内外对关联方交易确认规则和计量规则的比较,结合我国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对完善非公允关联方交易规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中存在大量的非公允关联交易,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本文试图从制度角度来分析非公允关联交易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进行遏制需要在制度方面所做的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会对企业独立生存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公众的投资理念产生负面影响。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降低企业的独立生存能力,管理机构义利观的模糊则会干扰市场正常秩序,这从内外两方面导致上市公司形成非公平关联交易偏好,而股权分置则是根源所在。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原因。因此,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和政府的经济伦理意识并不断完善以公司治理机制和政府监管为代表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股权分置进而改变非公平关联交易现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于关联交易的企业理论阐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司治理理论的角度,非公允关联交易分为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类型和管理层对股东的“委托-代理”侵害类型,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背景和特有公司治理结构使两者合二为一,造成了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泛滥。非公允关联交易的产生和盛行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需要政府监管来解决,遗憾的是监管也存在失灵问题。要解决此问题,除了让监管本身更加全面和严谨之外,更要从造成我国关联交易盛行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殊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  相似文献   

13.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pursue benefits of control (private benefits and shared benefits) via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which result in different levels of earnings quality. Using data from all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Shenzhen and Shanghai stock markets in the year 2001 and 2002, we found that when the share ratio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is less than 50%, they prefer pursuing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via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giving rise to deterioration in earnings quality. By comparison, when the share ratio is more than 50%,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prefer pursing shared benefits of control throug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which improve earnings quality as a result.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上市公司关联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关联方交易已经成为一个敏感话题。针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问题,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不当关联交易的内在动机,结合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治理不当关联交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是我国上市公司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舞弊手法,且日渐隐秘。法务会计凭借其复合性专业技能和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控制关联交易的重责。法务会计必须准确识别、大胆披露、有效证明关联交易,才能控制关联交易舞弊的发生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关联交易是伴随着银行业机构产权关系的复杂化而出现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客观现象。关联交易具有二重性,在给银行带来利润回报的同时,也给整个银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对银行业关联交易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关联交易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关联交易行为的风险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对关联交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 ,独立董事制度能有效约束和减少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和抵押现象的发生。但是 ,在约束关联销售和关联方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方面 ,独立董事制度并未发挥有效作用。为此 ,我们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并规范大股东行为。  相似文献   

18.
    
曾庆生  胡广运 《财贸研究》2010,21(2):112-119
与已有研究忽视不同类型信息披露违规的动机差异而将它们混为一体的做法不同,选择一个相对"干净"的信息欺诈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信息欺诈的影响因素。统计发现,69%的公司信息欺诈内容涉及关联交易事项,且绝大多数是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公司信息欺诈可能性越大;民营控股公司比其他公司更容易发生信息欺诈;而董事会特征、地区市场化进程等治理指标则与信息欺诈无关。因此,信息欺诈案例表明,大股东的控股比例越低,大股东的代理问题越不容忽视;在外部治理环境不改善的情况下,控股股东民营化未必能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9.
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当前多数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借助于第三方物流是个必要的选择,第三方物流对于多数企业在借助专业化规模经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为了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把作业成本法应用在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管理当中,应从物流管理的转变着手打破企业成本管理的枷锁,拓展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非关联担保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非关联担保是其对外担保的一个方面,多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非关联担保金额与比率居高不下。从界定非关联担保的概念着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关联担保的现状,尤其从地区的视角审视非关联担保的状况,从中探索上市公司非关联担保的动机及其识别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