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主持人: 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署生效后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工作岗位的调整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否在任何情形下,用人单位都没有单方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钟远珊 《金卡工程》2010,14(9):207-208
劳动权保障的缺失与我国当前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依旧薄弱、漠视职工利益有很大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中,企业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义务,而企业对劳动者的社会责任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力求以"劳动权保障"为视角,对我国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最终实现以"企业社会责任"来更好地解决"劳动权保障"问题,维护劳动者切身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钟慧 《金卡工程》2009,13(12):151-152
企业依法享有用人自主权,劳动者享有就业平等权。实践中,企业用人自主权与就业平等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企业行使用人自主权,常常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因此,应从平衡的理念出发,加强与完善相关的法律,以真正保障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  相似文献   

4.
李捷 《中国税务》2022,(12):56-57
<正>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是目前企业主要的用工形式。劳动合同用工形式,是劳动者与企业直接订立劳动合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是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再与企业订立劳务派遣协议。两者适用的税收政策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主要对劳务派遣用工的涉税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丹 《金卡工程》2009,13(10):104-105
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常常会因为各种缘由发生变更.本文主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劳动合同履行中工作地点的重大变更及临时变更两种情况的法律适用问题,并对目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困境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相继颁布和实施了《公司法》、《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劳动法》等涉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法规,极大地推进了企业劳动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企业据此拥有更多劳动管理自主权,实现了按需用工、分配自主。拥有内部分配自主权,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生产经营特点,自主选择适用的分配制度和工资分配形式,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保障》2010,(4):62-63
某公司因项目取消,在一个月内分别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关于“劳功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为由,与30多名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占该项目员工数的90%。该公司支付了解除劳动合同的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请问,该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对于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过失所导致的损失,从本质上而言属于企业的经营风险,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应当预见到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用人单位在享受经营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经营风险。劳动者因履行职务行为时具有过失导致公司财物损失的案例并不鲜见,劳动者要不要承担责任,承担多大的责任,由于《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对此均未予以规定,故处理此类案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因劳动者原因导致公司财物损失应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因经营困难,便采取降低薪酬、无故辞退、待岗等行为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些企业甚至采用调整工作岗位的方法迫使员工自行离职,以此降低解除劳动合同带来的不利后果。那么,针对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调岗,劳动者应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下面,让我们先从一则案例说起。  相似文献   

10.
目前商业银行用工形式主要包括在职正式员工、内退员工、劳务派遣用工和物业服务外包用工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用工形式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甚至存有较大差异。如何规范地通过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以及变更、解除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既能使劳动者有一定的择业和流动自由,又能制约劳动者在合同期履行劳动义务和完成应尽职责,从而使劳动力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合理的流动性。保证国家、企业、劳动者三方利益,已成为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对劳动者与企业间的权力、义务等属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相关内容明确的规定出来,其不仅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法律保证,同时对企业的相关合法权益也起到法律保护的作用,因此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姜山川 《云南金融》2011,(8X):104-104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对劳动者与企业间的权力、义务等属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相关内容明确的规定出来,其不仅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法律保证,同时对企业的相关合法权益也起到法律保护的作用,因此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调整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该遵循的行为法律规范,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劳动合同法》对当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影响究竞如何,本人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州、无锡、嘉兴、湖州、常州、南通等地302家民营企业、1092名企业员工和833名社会公众的问卷凋查和社会仲裁调解机构了解,得到了较为具体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对国有企业与员工都相应地起到了规范和保护的作用,它对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在我国国有企业与员工实行的是劳动合同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国有企业想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有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体系做支撑.劳动合同的高效管理,有利于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同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确保企业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06,(1):48-49
企业大量裁员要向政府报告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于企业成规模裁减人员的,裁员方案要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企业一次性裁员超过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要事前向当地政府报告。凡不能依法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并妥善解决拖欠职工债务的,不得裁减人员。对于产权明晰并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30%以上,并与其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部门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提供一次…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均受到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如果违反第十条规定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将受到"惩罚",其立法目的在于对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签订劳动合同,使劳动者的权利无法确定而导致劳动者利益受损行为予以的惩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2011,(12):64-64
主持人我2008年1月1日与公司签订了一份1年期劳动合同,2009年1月1日与公司续签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2011年10月,因第二份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公司提出要求,希望将第二份劳动合同期限延长2年,即将劳动合同期限变更为5年。请问,我应否同意公司要求?劳动合同变更后能否算签订了一个新的劳动合同,能否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有对我更有利的做法?河北读者 张强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一转眼已经走过了近五个月的历程。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旨在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面对这近五个月当中不绝于耳的争议和辩论,我们又应该如何对这部法律的意义和价值做一番回应与解读?  相似文献   

19.
阎天 《当代金融研究》2017,2017(4):34-51
我国劳动规章的性质分为三种情形: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规章,其性质为无相对人的单方行为;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在公有制企业为集体契约,在其他用人单位则为个别契约。三分说比契约说、法则说更能够解释现行法和劳动关系实践。在应然层面,评价学说高下的标准是比例原则中的必要性原则,即:是否以对用人自主权限制最小的方式来实现保障劳动权的政策目标。三分说的规制手段更丰富、更灵活,能够结成谱系,因而更容易实现比例原则的要求。根据三分说评价和改良我国法律,关键是要理顺各个规制手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充分地实现比例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要适应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需要 1.要与转换机制、放开经营改革的试点相适应。要认真学习、引进合资企业机制的试点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并找出与国营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别,积极做好对比转换工作。 试点企业转换机制在分配、经营、技改等方面会具有较大活力,财会工作者要算好得益帐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与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企业经营方式、改变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相适应。 2.要与试行全员劳动合同配套改革相适应。随着强化企业内部用工制度改革、整顿修订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以及试点企业对税后留利中企业发展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