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伴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在神州大地上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位。所谓劳务派遣在我国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劳务公司)与派遣劳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兴的劳动用工形式,因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劳动用工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用工灵活性,近年来成为商业银行解决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商业银行采用劳务派遣用工的情况进行分析,揭示有关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制定的《劳动合同法》更多地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促使企业与社会运作更加审时度势,要求企业和雇员在签订合同时有更多的考量,将加快企业转型和促使企业依法办事;我国新制定的《就业促进法》强调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强化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鼓励创业并设立专项资金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4.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在我国存在已久,实践中,此类劳动关系纠纷频发,却苦于无法可依。直到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才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作出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将其定义为:"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至此,我国全日制用工与非全日制用工终于同归一法调整,二者效力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开始在我国兴起。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后,由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通过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参加劳动,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行使劳动指挥权和管理权的特殊劳动法律关系。“用人不管人,管人不用人”堪称是“劳务派遣”最通俗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保障》2014,(9):57-57
主持人:某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违法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该个人聘用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因劳动关系不明确,劳动者以确认劳动关系为由起诉该建筑施工企业。一审法院确认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二审法院认为,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无法律规定发包方与劳动者直接成立劳动关系,因而认定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不当,撤销了这一判决,改判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在接下来的工伤认定程序中,相关人员认为,法院生效法律文件已经实际否定建筑施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没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所规定的“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不应认定为工伤。在此类案件中,劳动者与发包单位间究竟有无劳动关系?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7.
“算法控制”描述的是平台应用算法控制劳动力与劳动过程的用工事实。对“算法控制”进行从属性检验,人格从属性的检验要素可从指示与服从、监督与惩罚、考核与薪酬方面考察;经济从属性的判断可从经济依赖性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角度展开;对于利用算法实质实施劳动管理的平台,应认定其用工关系具备组织从属性。以“专送骑手”为分析样本,“算法控制”揭示其存在“共同雇主的劳动关系认定困境”。对此,规制重心应从“劳动关系”转向“劳动权利”,将共同雇主管理下用人单位如何归属的难题转化为共同雇主内部的用工责任如何分担的问题。平台处于平台用工生态的关键环节,控制核心劳动条件,应承担“守门人”责任。“从‘劳动关系’到‘劳动权利’”之提倡,强调对具有一定程度从属性的平台从业者予以相应劳动保护,对其他类型平台用工的劳动保护研究亦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盈利是其经营的根本目的。企业劳动用工,对于企业的收益现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电力企业作为常规企业的一类,其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如何良好的开展劳动用工管理,并且实现促进企业发展,稳定企业收益的目的,成为当前电力企业管理者以及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草案》颁布后,备受广大劳动者和媒体的关注,劳动纠纷屡屡见诸报端,成为近期的热点话题。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将会对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劳动用工制度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劳动合同法》颁布后,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劳动用工基本状况,反映了《劳动合同法》颁布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对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探索用工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刘新昌,刘喜英,李晓洁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根据总行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结合实际,对劳动用工形式和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全行系统司机、炊事、传达、...  相似文献   

1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更加明确,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劳动关系变得和谐稳定,劳动制度逐渐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劳务用工逐步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何进一步规范劳务关系、规范合同制用工管理是值得社会各行各业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问题。近日在人总行和武汉分行的安排布署下,我中支对合同制用工管理进行了绩效审计。以此为契机对兄弟中支及相邻单位的合同制用工展开了调查,发现在合同制用工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形成一重劳动关系,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作为共同雇主参与到这一劳动关系中。但《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缺乏清晰界定,以致在雇主责任分配制度中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派遣工权益,应在劳务派遣中构建科学合理的雇主责任分配制度,对雇主责任的主次划分和雇主责任的承担方式等事项作出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加速,农民工就业的非竞争性歧视逐渐减少,而统计性歧视越来越成为城乡就业公平的一大障碍。本文根据企业歧视的成本收益模型得出当C〈w’-w时,企业就会放弃统计性歧视。并据此提出完善农民工声誉机制、加大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最后本文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总结一些政府应对农民工统计性歧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指由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务工订立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工向用工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务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务工与用工企业之间。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即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劳务公司等专门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再由该机构派到用人单位劳动,用人单位与人才机构签订派遣协议。  相似文献   

15.
戴星 《中国税务》2014,(12):52-53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约定的生产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目前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中运用较为普遍。本文对劳务派遣过程中的涉税处理及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郑欣佳 《金卡工程》2010,14(9):217-218
《劳动合同法》使企业的用工成本愈加上升。作为降低用工成本的方法之一,劳务派遣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我国的劳务派遣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派遣企业资质参差不齐、用工单位逃避自身责任、被派遣人员福利无保障……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劳动合同法》中对于劳务派遣有了初步的规定,对各种问题有了一定的规范,但仍有不足。本文试图从劳务派遣的产生原因、现状、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各国的立法等方面对该制度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 甲建设公司违法将工程分包给自然人乙。乙雇佣自然人丙在工地干活,丙受伤。根据原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规定,经过劳动仲裁,  相似文献   

18.
严俊 《中国外资》2013,(22):225-226
后勤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用工由于其自身通用性、替代性高的特点,近年来,许多企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或业务外包等用工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用工风险与人工成本,本文就这两种用工形式的优缺点及企业后勤用工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未来企业后勤岗位用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其如何创新劳动派遣工人的管理机制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2010,(3):65-65
主持人: 某职工为劳务派遣工,因工受伤被鉴定为八级伤残。现因用工单位结束了派遣工作,需要与该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应由派遣单位还是用工单位支付?如果由派遣单位支付,但派遣单位根本就没有向用工单位收取这个费用,岂不是很不公平?  相似文献   

20.
农业银行黄冈分行认真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合理用工市局.严格控制编制,提高队伍素质,1991年至1993年年均人员增长控制在2%以内,1994年后人员总量实现零增长,在劳动用工管理上为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今年六月底止,在业务量增长与人员增长对比上,存款增长高于人员增长百分点的16.8倍,贷款增长高于人员增长百分点的11.2倍,业务经营规模在全区专业金融机构中一直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