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决定性因素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构建一流的区域创新系统是实现内蒙古现代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环境进行的系统的分析,指出无论是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内蒙古自身的经济发展趋势、还是从外生环境、内生因素来看,构建内蒙古创新系统是必然的,也是亟需的。  相似文献   

2.
创新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技术创新也促进了创新环境的营造,二者是相生相成的.我国提倡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理念下,尤其要注重培育创新环境,以带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聪  徐刚 《海南金融》2016,(4):24-30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已成为促进文化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在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下,以系统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动力学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划分为创新产出、创新网络、创新支撑和创新资源四个子系统,构建了各个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SD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来分析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系统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运行机制构成;融合创新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创新政策力度、市场需求预测准确度、产学研合作力度及主体间关系连带等均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有效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朱智敏  赵佳吟 《时代金融》2013,(18):194-195
区域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区域发展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市场需求、生产要素、产业组织和软硬环境等方面分析河南省农村地区区域创新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从而提出包括扩大河南省农村市场范围、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改善农村软硬环境等区域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首先从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为起点,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有效互动,在长期正式与非正式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方式和结构构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为起点,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有效互动,在长期正式与非正式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方式和结构构成。  相似文献   

8.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的创新行为,更取决于创新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出发点,从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创新扩散系统和创新支撑环境4个子系统维度,从创新资源的投入、创新成果的产出、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环境等几个层面,共96项评价指标,构建一个既能够从总体上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够描述各个区域创新子系统和区域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又能体现创新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区域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对中国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及创新环境软实力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2010年度155家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数据,利用Alman(1968)财务预警z值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中创新环境得分相对比,从区域、省(区)两个层次用stata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经实证.两者相关关系较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为此.本文提出了创新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环境质量与企业发展两个维度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而引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失调.以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化为指导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应该注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关系、生态机制等的构建,保持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活动具有方式灵活性、探索周期长、路径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审计工作思路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这有助于明确国家审计在区域创新中的定位。进一步研究发现,督促创新资源的有效落实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国家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机制;当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时,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审计影响区域创新的效应、机制和情境,为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从而推动区域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质量不高,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依然需要向别国进口,受制于其他国家。同时,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使得我国的创新创新之路布满荆棘。立足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发展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国创新创业环境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创新创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我国的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环境,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李柯楠  陈海盛  应瑛 《征信》2021,39(6):22-29
基于2012-2018年284个地级市与9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商业信用环境对数字普惠金融信贷、传统金融信贷规模和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信用环境的优化能够有效增加地区城商行的信贷规模,也会对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商业信用环境改善不仅直接影响区域创新产出,还会通过影响金融信贷规模增...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环境足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关键要素.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区域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区域创新软环境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难点.区域创新软环境主要包括制度、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制度、文化、人力资源__三个方面来探讨区域创新软环境的形成路径.进而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钱用道 《新金融》2000,(10):41-43
一、商业银行文化构建中的误区 1、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将商业银行文化泛化。“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很多活动和工作都贴上了文化的标签,如柜台文化、门面文化、站立文化、服务文化等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偏离于商业银行文化的主题,缺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徐栋 《西安金融》2001,(3):10-12
健全与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不仅是传导央行货币政策意图有效的市场载体,而且也为各商业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提供了调节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资产流动性的市场手段及工具,更为重要的是,高效、均衡的货币市场体系是强化货币政策主观意图与客观经济增长发展的政策相关度,在激发金融业的创新意识和确保其健康协调发展的时,有效发挥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发展的支持力度的市场基础,因此积极推进货币市场体系建设,对不断深化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最终建立,健全支市场间接调控为手段的央行货币政策机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有效依托区域综合资源禀赋,在总体开发战略的指导下,适时推进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辖区货币市场建设的步伐,有效实现金融市场化体系建设和区域金融业健康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充分发挥多种业积极支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经营中,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立足于企业文化特征,探究文化因素对环境经营与企业价值观体系形成的具体影响及作用路径,是当前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Edgar H·Scheinr提出的组织文化模型,构建了基于企业文化的环境经营价值体系,同时依据该价值体系提出了环境经营的具体框架结构,并将企业文化建设嵌入于环境经营的战略之中。文章对于促进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爽 《黑龙江金融》2011,(10):19-21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特征的日益明显,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也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科...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并以合肥为案例,具体分析合肥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总结了合肥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功经验。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合肥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合肥地方政府在合肥市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及成功经验,可为其他地区建设有效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