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伊始,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2.
长期沿用城市房屋拆迁的规定,无法很好地解决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农民房屋拆迁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加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制定<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彰显必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化的浪潮不可阻挡,农民土地被大批圈走,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了城市这道门槛,成为了市民。本文针对搬迁后农民的生活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形成有中国农民特色的市民生活,给予这些半市民以充实感、踏实感。  相似文献   

4.
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推进农村金融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的信用能力,有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好的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增加农民自身利益.但存在农业贷款数量、结构不能满足土地流转需求等问题.应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优惠贷款,并由财政为其提供担保.  相似文献   

5.
说明: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保障农民合同制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及北京市的有关规定,1999年5月17日北京市劳动局京劳险发[1999]99号文件制定印发了<农民合同制职工参加北京市养老、失业保险暂行办法>,并自1999年6月1日起实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中国内地流行许多新名词."物业"其一. 汉字"物"与"业"何时合为"物业",无从考察.笔者自存197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1979年商务印书馆修订的<辞源>、1982年商务的<四角号码新词典>、1986年商务的<新华词典>、1996年中国社科院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皆无"物业".仅2004年商务的<新华汉语词典>出现"物业":"指有价的土地及土地上的附属物,包括住宅、厂房、商业用房的建筑物及附属的设施、场地等."此话其实也可定义房地产或者不动产.可大概判断,2000年以前内地编撰的汉语词典没有"物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大批农村劳动力流进城市,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留守妇女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承受着多重生活压力。伴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民土地权益大量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所在。目前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就是保护农村、农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地方农地立法中的四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农地立法应依据地方的需求,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但中央仍有必要制定一部适合农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企业-法>.施行农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制,固然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的.但面对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及土地股份化的社会风险,当务之急是先实行土地互换以整合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问题,仅凭农民自身是无法解决的,有必要对此进行制度层面的设计.农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不能完全摒弃农户这个最基础的构成要素.所以,在当前的农地立法中,效率目标应当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市场来实现,而不能由政府强制推行.  相似文献   

9.
禁锢中国农民近60年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在试点改革.最近成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见<四川日报>2010年11月19日<国家部委赴蓉肯定"成都经验"具典型示范意义>),将户籍改革进行到底,在2012年底将统一全市城乡居民户籍,城乡居民享受公平待遇.这在全国引起极大震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对级差地租进行了分析,其中的许多理论对于诠释我国当前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现阶段,我国在农村的土地流转过程中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些完善土地流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