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浅议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儒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实质是道德危机,我们应该认真弘扬儒商精神,秉承儒家的德性经济思想,革除痼疾,见利思义,强化经济伦理道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从传统西方商业思想的道德缺失、儒商和儒商精神内涵三个方面作了阐述,说明了儒商精神对于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商精神体现了儒商的基本特色和本质规定,科学地界定儒商精神是准确把握儒商这一概念的前提。本文从归纳学术界关于儒商精神的界定入手,在综合考察儒商精神演变的基础上,对儒商精神进行了重新界定,以期进一步深化儒商精神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学人余英时、杜维明,日本学人涩泽容一等人关于儒商文化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探寻并创发出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及相关问题域。作为中国本土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商文化精神是本土自发的商业活动之内生、原发的动力,也是现代和谐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儒商文化是今天商道重建,新型商业伦理精神、现代和谐诚信式商业伦理生态秩序建构,现代经理人后备队的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对当今和谐社会建构的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士魂”与“商才”:儒商文化内涵界定问题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疏解儒商文化的现代转型意义,必须对"儒商"及其品格进行理论辨析。一要从儒学流变角度来分析儒商之可能,做到"儒商"的名至实归、名副其实;二是对"儒商"品格作一内在分梳,疏释"士魂"与"商才"的应该具有的理论内涵,从而纠正有关儒商文化方面的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即是从传统商业文化的现代转型出发,将儒商文化作为现代商人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从商人精神的觉醒与儒商身份意识的自觉,以地方商帮为依托进行商业文化生态的现代性重建。  相似文献   

6.
论儒商的内质及其坝代归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商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核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商人。作为一个群体,儒商具有注重仁爱、讲求诚信、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克勤克俭,以及主张以义制利、贵和、重亲情等内在本质。在当代社会,儒商只有全面分析自身内质,发扬其中的进步因素并赋予其时代内容,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7.
论儒商的内质及其现代归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商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为核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商人。作为一个群体,儒商具有注重仁爱、讲求诚信、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克勤克俭,以及主张以义制利、贵和、重亲情等内在本质。在当代社会,儒商只有全面分析自身内质,发扬其中的进步因素并赋予其时代内容,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晚期人口不断增加,科举制吸纳人才却是有限的,与此同时明代中晚期的商业经济正在获得巨大的发展,从而对文人具有了相当的吸引力,这都成为了儒商合流形成的社会原因.在儒商合流的过程中,既有文人向商人的转交,也有商人学习儒士风范的种种表现,在明代中晚期儒商合流的过程中看到明代儒商精神对当今的启迪:其开拓精神、冒险精神与儒家温文尔雅的风度成为明代儒商精神相反相成的2个方面,传统义利不容的思维误区也过渡到了义利双行的合作思维.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时代的儒商精神意味着"君子求诸己"自强不息"唯我独尊"和"与市无争"。儒商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安而行之",此外还可以"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全球化时代的儒商可以包括儒家的儒商、道家的道商、佛家的禅商、耶家的耶商和回家的回商等。  相似文献   

10.
儒商的意义     
儒商促盛世,盛世出儒商。儒商的意义在于更新观念,文商结合;诚信义和,以德治商;仁爱和谐,中庸宽恕;拼搏奉献,创新发展;中正平和,和而不同。儒乃灵魂,商为载体,两者相得益彰,成就了盛世儒商。  相似文献   

11.
系统深入地研究儒商及儒商精神,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形势和现实经济发展需要,发掘和整理人类宝贵的商业精神财富,实现儒商精神的古为今用,从而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保证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并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商研究应侧重于当代儒商。当代儒商在本质特征上是现代商人、义利并重与文化素养的和谐统一,其构成要素应包括“贾服儒行”的职业观、奋发精进的企业精神,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宏扬传统的企业文化、正宗的企业家与相当的企业规模。另外,传统上将儒商界定为所谓的商人,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其实,儒商是“行商”与“行儒”的有机统一,归极结底它是一种特质的商事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阐述了儒商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弘杨儒商精神的现实意义.指出儒与商的结合源于古代士的生存压力和宋以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并结合当今商界道德沦丧的实际,着重强调弘杨儒商精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代儒商内在精神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其经营中的思想蕴藏着中国礼仪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当代儒商对中国礼仪文化传播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儒商积极倡导以儒家思想作为商业经营的基本指导理念,形成了具有浓厚儒家文化特色的儒商精神,主要包括职业精神、商业价值观、商业道德、管理理念、人格理想等几个方面。儒商精神凸显了儒商的基本特色和本质规定,保障了商业经营的成功。深入探讨和分析儒商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儒商的认识,并为当代商业经营者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所谓"儒商",不是"儒"与"商"的简单叠加,不是用儒家思想"指导"经商,也不是商人机械地按照儒家思想规范职业行为,而是有其特定的指代。经过长期的积淀,其精神内涵已约定俗成,形成了大致稳定的群体特征。"儒商"是"儒"和"商"在儒家的事功思想和德行思想的双重影响下,以及中国传统社会商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担当的共同作用下的有机结合,有其特定的内在逻辑和确定性。对"儒商"一词的运用,应在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有着更为明确和稳定的指向。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古代中国商贾阶层社会评价偏低的原因、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分析了历史上出现的商贾类型,证明了儒商的形成是历史和文化在商贾阶层中选择"善"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和文化对商贾阶层逐利观的道德约束和期盼。从商贾主体而言,也是其阶层提高其社会地位、提高社会评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要"以德治国","以德治商"则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德治商",弘扬我国商业伦理传统和道德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商业伦理传统源远流长,其主脉是儒商传统.儒商就是有文化、有道德的商人、企业家,而儒商精神就是贯穿在我国商业传统中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义利观与现代儒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儒商精神备受推崇,这是孔子义利观在经济社会的充分体现,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是为商的重要原则;本从孔子的义利观的深层内涵剖析现代的儒商精神,分析“义”与“利”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儒商精神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而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种人文精神作为驱动力。儒商精神与酒店经营本土化相结合,酒店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酒店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酒店管理者的道德人格,实现酒店的“道德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