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1月16-17日,第三届亚太油气管道国际峰会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卡塔尔、伊朗、美国、德国等国的近百名专家代表,围绕"如何提高油气管道运营与管理水平"的主题,分析和展望了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前景,分享了管道安全运营与管理、管道施工与建设方面的经验、先进理念与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2009年海外油气上游投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9年底,中国企业已在全球31个国家参与油气勘探开发合作,2009年对外投资超过200亿美元。这些投资具有"项目大、领域广、方式多"的新特点。2009年海外作业产量预计突破1.1亿吨,权益产量约5500万吨。中国与资源国的政府间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先后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等国签订了相关贷款合作协议,开创了"政府指导,商业运作,金融促贸易,贷款换石油"的互利双赢新模式。中国企业在中东两个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伊拉克和伊朗获得了油气投资的重大突破,为今后海外油气业务再次取得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中国公司成功进行11起油气并购项目,交易金额近160亿美元,是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油气并购项目数量最多的一年。中俄原油管道和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工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基本完工,为未来保障中国原油供应安全和进口渠道多元化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申奥艺  谢宇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10):37-41,109,110
加拿大油气资源蕴藏丰富,产量增长和出口潜力巨大。但加拿大油气出口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在美国能源独立的背景下,亟需开辟新的出口市场。而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世界油气需求量大且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油气市场价格较高,是加拿大最理想的出口市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油气需求稳定增长,未来资源供应缺口较大,加之进口石油依赖中东等欠稳定地区,且运输严重依赖海运,石油安全形势严峻。中加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推动双方在油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向亚太出口油气的关键是建设Gateway管道项目,而推进该项目的关键是获得途径地区土著居民的认可。针对当前加政府对外资出现的摇摆态度,作者认为中国需要耐心和信心,但也要做好投资风险防范,主要是建设亚太管道过境印第安领地的风险、油砂开采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的风险以及地缘政治等引起的政策改变的风险,并建议要抓住时机,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推动加拿大西海岸油气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俄油气合作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4年的努力,中俄油气合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现在:中俄原油管道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有新的进展,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方面的合作进展较快,原油贸易稳步增长等。未来5-10年将是中俄油气合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制约中俄油气合作的主要因素包括:俄罗斯处在发展战略调整期,能源政策不稳定;俄罗斯对华战略疑虑并未明显消减;俄罗斯内部利益集团的矛盾对中俄油气合作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外部竞争因素对中俄油气合作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俄罗斯东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滞后;中国天然气利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开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深化中俄油气合作,建议: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强双方的政治互信;加强战略研究,了解俄罗斯的政策变化;坚持双赢互利原则,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积极务实推进合作;加强基础建设,完善价格机制;培训人才,做好中俄长期合作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油气管道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蒲明  马建国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26-34,105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约8.5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4.5万千米,原油管道2.2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8万千米。2010年我国重点建设的管道工程有中亚—中国及西气东输二线、中哈二期、中缅、陕京三线等天然气管道;漠大线及大庆—锦西、日照—仪征、日照—东明等原油管道;甬绍金衢、长娄衡郴、贵阳—桐梓、樟树—上饶等成品油管道。我国已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资源多元化、调配灵活化、管理自动化的产运销体系。天然气管道成为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重点,河西走廊等油气管道走廊带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积极构建省内天然气管网;与煤制天然气项目配套的管道正在加紧设计和建设。"十二五"全国将新建天然气管道4.5万千米、原油管道0.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2万千米,到2015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将达到15万千米。  相似文献   

6.
杨雷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9):21-28,35,109
俄韩油气合作自1990年双边建交起,至今举步维艰。俄韩两国在科维克金天然气项目和萨哈林项目油气上的合作是两国油气合作的重点,目前科维克金管道天然气项目陷入停滞,俄韩天然气合作的气源只有萨哈林岛,但液化天然气海路运输的数量有限,穿越朝鲜境内的陆路管道很难开建。除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外,俄韩油气合作还受到俄罗斯对东北亚地区能源外交思维,东北亚地区能源供需结构,远东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匮乏、投资环境较差,韩国企业对俄投资谨慎等因素的制约。尽管俄韩油气合作在短期内进展迟滞,但从长期来看前景广阔。俄韩油气合作对中国的影响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7.
2134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和能源格局继续深刻调整。中东地区进入动荡变革新周期,油气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北非地区因埃及再陷内乱导致政局动荡加剧,西非地区“石油魔咒”的束缚趋紧,东非地区油气合作政策趋紧但油气合作前景广阔;中亚一俄罗斯地区宏观环境总体良好,中俄油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拉关地区有控制地开放合作政策,北美地区LNG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关洲油气合作多元化发展局面愈加明显;美国重返亚太加剧地区地缘政治博弈,澳大利亚成为全球LNG建设成本最昂贵的地区,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油气生产运营遇到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世界地缘油气宏观格局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亚大陆中部从中东经中亚(里海及两侧)到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和西西伯利亚的北北东向地带是世界油气的供应中轴。21世纪中后期,这一地带将向东扩展,呈现“中东-中亚-俄亚洲部分-北美北部”的一个新月形油气供应带。油气供应中轴向其两侧输出油气,构成了世界油气贸易的主要流向,并与西侧组成大西洋油气供销区,与东侧组成亚洲和太平洋供销区。大西洋油气供销区内油气自给性强,油气来源相对分散且对中东的依赖程度降低。亚太油气供销区内对中东油气的依赖性较大,石油消费需由外区的补充供应得到满足。中国位于亚太油气供销区中部,应与东盟、东亚以及亚太地区各国在现有的良好经贸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加强油气合作;应继续发挥独特的地缘、技术优势,加强与中东、拉美,俄罗斯等重点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参与相关石油项目的建设与开发、进一步推动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07年底,中国国内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6万千米,其中原油管道1.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2万千米,天然气管道5.1万千米。2007年,中国西部原油管道建成投产,成品油管道加快了“北油南运、西油东送”的管网建设步伐,川气东送管道正式开工,中亚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方案基本确定,三大陆上油气进口战略通道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管道工程技术获得多项重大突破,X80高钢级的管线钢开始得到工业性应用。中国第四次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已拉开序幕,未来几年中国油气管道工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管道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管道制造业将加强专业化整合,管道建设将逐步实施EPC管理,管网系统实现集中控制、灵活调度。随着中国油气管网的进一步完善、陆上进口油气管道的建成和沿海LNG大规模引进,建立全国性调度中心及区域调度中心将是今后管网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演变,欧美已经开始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在此背景下,中俄油气合作被寄予厚望,实现了新的突破。能源安全多元化战略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短期内欧洲难以找到可替代俄罗斯油气的供给来源,同样俄罗斯也难以找到代替欧洲的出口市场。乌克兰危机将促进俄罗斯着眼未来,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和产品多元化,同时调整税收及投资法律法规以吸引外国投资,加快东西伯利亚等地区油气开发,开辟亚太市场,中俄油气合作面临新的机遇。然而,中国只是俄罗斯市场多元化的一个选择,俄罗斯油气出口已经建立起与国际市场挂钩的价格形成机制,因而难以针对中国市场做出较大的价格让步。随着中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相继开通和LNG接收站能力的建设,俄罗斯油气也只是中国油气进口的补充。中国因素将更多地是俄罗斯应对乌克兰危机下欧美制裁的一张“牌”,以保持其应对局势发展变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该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的油气管道保护有了法律保障,油气管道保护的长效机制将围绕管道安全而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该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的油气管道保护有了法律保障,油气管道保护的长效机制将围绕管道安全而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3.
9月7日,为期3天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石油天然气管道会议在廊坊落下帷幕。中外近100名管道专家和学者就未来"用科技保证能源安全高效环保输送"主题展开广泛深入交流。"科技保障能源安全高效环保输送"的主题,反映了国际油气储运界对管道发展面临的安全、经济和环保问题的关注。此次会议将增进国内外同行相互了解,促进国际间油气管道技术合作,推动世界油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15年底,中国境内在役油气管道总里程累计约12万千米.2015年,中国油气市场需求增速收窄,资源供应更加宽松,管道建设节奏继续放缓;国家继续出台政策法规,鼓励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促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工程如期开工,将形成中国东北方向陆上天然气进口战略通道;页岩气管道快速推进,新粤浙煤制气管道项目获得核准;油气管网改革方案备受关注;管道装备制造水平稳步攀升;中国首次主导制订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的国际标准.2016年,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可能进入低谷,建设节奏持续放缓,建设管道“气多油少”的特征依然明显;油气管网改革方案或将落地,将加快推进中国管道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周德星  张晨 《化工管理》2022,(22):139-145
文章通过了解美国、加拿大和中国油气长输管道废弃判定及处置现状,从油气长输管道废弃判定及处置决策流程、政府监管要求、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制定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典型的油气长输管道废弃判定标准及处置方法,并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中国油气长输管道废弃判定及处置现状,向管道运营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在油气长输管道废弃判定及处置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提升油气长输管道废弃判定及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旭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7):47-54,111
2000年普京首次成为总统后实施的油气政策可以概括为:设置专门机构、扶植国有企业,强化油气资源的政府管理;修改资源性法律、改革税制,确保国家收入;开拓新兴亚太市场,确保油气出口的最大利益.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后,俄罗斯能源政策的决策重心由政府转移至总统府.由于以梅德韦杰夫为首的俄政府仍希望保留在能源决策过程中的一定权限,因此两者间的利益协调将是俄罗斯能源政策决策的关键.为了确保油气产量的稳定增长,俄罗斯将不得不修改已有的税收政策和资源利用政策,但修改的力度仍然取决于决策层内部的利益协调程度.俄罗斯今后将越来越重视亚太市场,这给中俄在油气领域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中俄油气合作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从对俄罗斯今后几年的政策预期来看,中俄间的油气合作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目前已制定"四个基地"、"一个通道"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新疆油气当量将达到6000万t以上,跨国管道年进口油气当量约1亿t。  相似文献   

18.
<正>俄罗斯稳定欧洲市场的同时,大力推进同亚太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油气合作。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滑,创下最近10年来新低,2015年8月6日WTI原油价格跌至44.6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49.52美元/桶,让产油大国的油气出口收入大幅缩水、叫苦连天。原油市场供过于求,欧洲及新兴市场的需求严重萎缩是此次国际油价暴跌的主要元凶。同时北美页岩油产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10月20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和Intertek天祥集团联合承办的“2011中国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与贸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聚焦全球油气新举措,解读中国供应新格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国内外油气行业及相关领域的高管、专家和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就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动态、中国油气需求与市场空间、国际油气领域的合作前景等议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于震红 《国际石油经济》2013,(Z1):148-151,215,216
随着世界油气管网的不断扩充,管道沿线或邻近区域的第三方开发生产的油气产品,利用在役管道实现输送的机会不断增加,这种方案比新建管道更经济、更便捷。管道连接已逐渐成为油气开发领域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实现管道连接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多轮的商务谈判及一定的建设工期,才能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本文深入解析了管道连接协议(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的主要框架和内容,包括谈判前期工作以及协议涉及的12个要点,旨在为未来中国海外油气管道项目的前期研究与商务谈判提供参考,提升海外项目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