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西经济》2005,(7):1-1
近日,国务院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用三年时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开发区,58万人口,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县级市之一。目前,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54位。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家、省和烟台市的统一部署,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万元GDP能耗为0.83吨标煤、取水量为36吨,分别下降0.28%和3.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8.9%,提高了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应对资源瓶颈制约和工业化污染问题的挑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4.
金通  李越蔚  倪焱 《浙江经济》2005,(23):29-31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刻不容缓,是一个“不是要不要建,而是应该如何建”的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从三个层次,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生产者、消费者的主导作用,由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层层递推、循序渐进地进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大量最新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资源短缺、能耗严重等问题,指出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符合我国国情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的惟一出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大量最新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资源短缺、能耗严重等问题,指出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符合我国国情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的惟一出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海健 《特区经济》2008,(5):137-138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资源"应界定为物质资源。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应当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科技进步,理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社会责任三者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进行第23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即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科学发展,坚持环保优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实现了由“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战略意义。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协调,资源稀缺、不确定性和福利分配是其三个核心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是可以良性互动的,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分工的合理界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当前我国资源紧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论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探讨了对城市资源节约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土地、交通能源、建筑、水、电以及其它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等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规划措施。1.土地资源的节约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平原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2%,可耕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是缓解我市能源供给紧张局面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为达到这一目标,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体制机制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高废弃带来的,由此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途径,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共同着手,形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资源节约型社会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健 《科学决策》2005,(9):14-16
面对国际,国内资源与环境的严峻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是十分英明的,资源节约,要从发展循环经济入手,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性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海西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王东祥 《浙江经济》2005,(11):10-13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浙江要突破资源“瓶颈”、环境“瓶颈”两个关口。实现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资源和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解读了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所存任的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等障碍,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建立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各国都要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考虑到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部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各国在各自国情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七月 《东方经济》2004,(6):18-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他还说,从能源安全考虑,长远来看,替代能源作为战略技术储备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政府会研究并提出节能措施,制定相关法律,各宣传机关要加大力度广泛宣传节能意识和节能措施,此外还要积极发展能源工业,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