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MBO即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具体讲就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创新,MBO运用财务杠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值得在中国推荐的企业并购新思路,但在我国现有经济环境下,对MBO存在着种种制约.本文通过对MBO中西方对比分析,阐述我国企业开展MBO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MBO在我国应用中出现了诸多难题。目前对MBO的探讨。应首先考虑在中国究竟有多大的应用空间。在大的方向选择上。MBO更适合非上市的全民和集体企业及符合条件的部分上市公司。而要规范推进MBO。必须加强法规和政策建设,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MBO过程中的定价,用法规和制度保障MBO公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郑欣 《北方经济》2011,(9):61-62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MBO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尤其是在美国,MBO曾非常流行,并带动垃圾债券市场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管理层收购成为全球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4.
警惕“MBO突变”灾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一些地方,经理人收购MBO成为产权变更的主要方式。有些国有企业为总经理一个人所有,企业实际上成为家族企业;有些国有企业为几个经理人所有,企业成为合伙企业。MBO这个几年前被极力推崇的公司治理模式何以在操作中走了形?  相似文献   

5.
海外MBO的实践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难题,而国有企业改革亦是围绕产权问题展开的,其重点是产权的归属问题,进而延伸到经营机制和治理机构的改革。随着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保护个人非劳动所得、加大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力度,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途径,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当此之时,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海外的 MBO。'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们希望借鉴外国的 MBO 方式,解决国有资产产权转移、保值增值等一系列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难题。我国国内首次尝试 MBO 是在2000年(粤美的),短短几年时间,已有不少公司实施了 MBO,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来自法律法规、政府层面、操作方式层面种种不同的问题。如何在实践中解决 MBO 遇到的障碍,如何探索更加适合我国国情、我国资本市场具体环境的 MBO 方式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20世纪70年代末,MBO 被公认为是对管理者。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中国企业产权革命的一种新型方式,理论上有助于企业明晰产权、理清产权关系,并可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但依据中国现阶段MBO的发展状况来看,融资间题是MBO发展过程的主要障碍。融资渠道的不畅导致管理层间接收购目标公司,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且控制权超过所有权,最终是管理层成为控制性股东,对公司治理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小股东利益,甚至出现管理层盘踞和内部人控制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对管理屑的约束与监督难度。要改变目前MBO融资状况,主要应加快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步伐,并借鉴国外MBO的经验,不断创新MBO融资工具,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为MBO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管理者收购、企业家职能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者收购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代理人问题",企业藉此能够建立一种努力与收益相对称的、以股权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文章首先分析了MBO与企业家职能的关系,认为MBO是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回归;其次对MBO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MBO是求解所有权与经营权以及约束与激励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其结果是治理结构的调整和利益分配的改变,而MBO与企业经营绩效提高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文章透析了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MBO,指出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MBO的意义在于通过经营者持股解决从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二次创业问题;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目前应充分关注具有控制权的管理者以较低价格收购公司股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伊利高管实行隐性管理层收购的过程、隐性MBO给公司价值带来的影响以及引发这次隐性MBO的原因.表明管理层利用隐性MBO转移公司股权和控制权,严重影响了公司价值,导致股东利益甚至国有资产的损失.而要有效防止隐性MBO的发生,则应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从而避免国有资产无谓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国资委、财政部日前正式公布了《国有企业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MBO作为一种发端于成熟市场经济体的企业治理模式之一,在欧美企业界一直不乏成功的案例,为何一“嫁接”到我国国企改革就“水土不服”呢?从事企业理论比较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谢富胜博士一语中的:“在当前的法制和信用环境下,在大型国企推MBO的条件还不具备,如果仓促推行,只会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盛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伊利高管实行隐性管理层收购的过程、隐性MBO给公司价值带来的影响以及引发这次隐性MBO的原因.表明管理层利用隐性MBO转移公司股权和控制权,严重影响了公司价值,导致股东利益甚至国有资产的损失.而要有效防止隐性MBO的发生,则应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从而避免国有资产无谓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走近中国MBO     
中国的MBO管理层收购方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相当程度上是对那些发展过程中所有权不清的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理清,是对企业创业者贡献的一种补偿,而国外标准意义上MBO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过度分离造成的管理低效、代理成本升高的作用变得次要,因此MBO的方式只适用于解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不能作为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产权关系不明确、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等逐渐暴露出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MBO理论及在国际上实践的介绍,阐明了在我国推行MBO对于国企改革的意义,指出了在MBO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一、MBO的定义及经济解释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其定义可以表述为:"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与其它的收购形式相比MBO的  相似文献   

14.
夏宁 《山东经济》2006,22(3):43-46
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西方公司治理是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主要有私人股东主导、经理主导和法人股东主导三种模式。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主要有国家利益至上、公司利益至上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三种模式。中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应发展董事会主导的互动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企业MBO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属于杠杆收购的一种,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曾盛极一时,它对企业界和金融界影响巨大,引发、带动了并购的高潮。进入90年代,随着垃圾债券市场的萎缩,MBO有所降温,到了90年代末期,管理层扩大持股比例成为一种发展方向,经营权与所有权呈现融合的趋势,MBO重新日趋活跃。一、我国企业MBO的特点我国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这方面…  相似文献   

16.
石羽 《辽宁经济》2004,(7):43-43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国外,MBO是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或收购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在我国,MBO已上升为一种先进的产权制度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吕华 《开放导报》2003,(8):46-47
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新统一.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并在实质上成为管理者完全控股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实施MBO后,有些公司非但没有激发活力,反而出现了经营不善、业绩大幅滑坡甚至虚假业绩等情况。从这一点来讲,实行MBO的企业绩效远远比不上管理有序的国有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徐耀文 《江苏经济》2003,(10):40-41
MBO即管理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属于杠杆收购的一种,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曾盛极一时,它对企业界和金融界影响巨大,引  相似文献   

20.
地下MBO调查     
今年3月12日,财政部叫停了MBO,这个热闹一时的管理层收购模式似乎霎时间偃旗息鼓,退出了公众的视野.记者近日走访不少券商并购部门和投资咨询公司时发现,MBO的吸引力并未因政府的指令而消失,仍然暗流涌动,只不过为了绕过有关政策的限制,花样不断翻新,方式更隐秘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