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捷 《环球财经》2011,(9):86-88
8月5日标普率先调降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这是百年来美国第一次被赶出“3A俱乐部”,即便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没有失去最高主权信用评级。评级一出,全球股市大跌,对于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是否推出的争论更加热烈。综合各种信息分析,笔者认为美国暂时不会推出QE3了。  相似文献   

2.
微博热议     
《新财经》2012,(10):17-17
如何看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 8月23日,罗姆尼扬言当选总统将炒掉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使得他倒向奥巴马,于9月13日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QE3压低按揭利率,减轻百姓月供,同时拉抬股市,使百姓更富裕,从而拉动消费。  相似文献   

3.
徐杰 《魅力中国》2011,(2):86-86
文章介绍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产生背景,分析量化宽松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从推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促进国内通货膨胀、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加大外汇管理难度四方面,分析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牟宗君 《特区经济》2014,(2):166-167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又采取了扭曲操作和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这一系列货币政策再带来美国经济气温回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其他影响,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及国际黄金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通过“直升机撤钱”的方式,用增加流动性来救市。中国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用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刺激市场。眼下,中美两国的经济都有明显复苏。但同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两国的通胀反应却迥然不同,令人诧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金融危机美联储从2008年至今已经实施了四次量化宽松政策,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受冲击,相关文献研究显示近几年我国广义货币M2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国股市也相应会受其影响。文章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广义货币M2,中国股市成交量的影响来研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广义货币M2的影响主要通过汇率、利率、海外"热钱"三个渠道,且美国广义货币M2对中国股市成交量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印证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金融危机是政策失误所致不会重蹈日本覆辙(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外交》杂志3/4月】两个泡沫的比较日本危机与美国危机的范围也有根本性的差异。自1981年到1991年,日本六大城市商业用地的价格上涨了5倍。而后,泡沫破裂,房价暴跌至低于1981年的水平;即使到了2007年,它们也比1991年峰值时仍低83%。在美国,房产的泡沫没有过度膨胀,其破裂也没那么严重。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1月3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再次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QE2。这是继全球金融海啸之后,美国欲再次以其他国家的美元资产为人质,让全世界为其债务买单。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并采取合适的政策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
肖琳 《魅力中国》2014,(24):69-69
本文以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冲击为例,研究探讨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我国的影响,选取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选择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美国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选择我国实际工业增加值、我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我国净出口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我国经济的代理变量,建立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进行计量分析,结论显示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佳宇 《魅力中国》2013,(31):297-297
2012年9月,美联储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中国作为世界上持有美元外汇和美元国债最多的国家,量化宽松政策无疑会时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面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国内商品物价上涨这一趋势,中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来防止输入性通货膨胀发生。  相似文献   

11.
当下全球通胀形势颇为严峻,各国纷纷开始步入加息周期,而美国的第二次量化宽松也即将宣告结束,对QE2之后的政策走向,是加息,还是要继续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美联储内部也都在争论不息。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与主流观点完全相悖的角度,来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在长期与短期的不同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一套全新的货币政策与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2.
张茉楠 《中国报道》2012,(11):44-45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复苏比“二战”后任何一次复苏都要缓慢得多。时隔两年之后,为刺激经济,美联储第三次踏上了量化宽松之路(QE3)。短期内,QE3会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市场产生良好预期和提振作用,但中长期看,随着美国将所面临的压力转移给世界,其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3.
悖论式霸权     
自去年11月美联储推出第_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以来,美国经济并没有预计的那样实现复蒜。荚吲商务部公却一季度GDP增速预计为1.9%,实际则为0.4%。美国二季度GDP增速实际为1.3%,低于市场预期的1.7%。市场小断传闻QE3的推出,以刺激美国经济走卅衰退。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复苏。2014年10月30日,美联储结束了第三轮货币宽松政策,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大增,前不久闭幕的APEC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中国公民赴美签证政策放宽。这让中国公民赴美投资置业的热情随之高涨,中国房企的全球化战略也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5.
美国     
《上海经济》2012,(9):70
美联储强调宽松政策必要性美国经济复苏近月来出现减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月22日表示,很多货币政策制定者认为,到2014年底,美国的失业率仍将大幅高于正常水平,而美国的通胀压力仍将处在2%的目标区间附近,采取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将有助于就业市场更快改善;也有几位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观察美国经济曲折的复苏走势,然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新的货币宽松政策。360自推搜索引擎百度纽约股价重挫6%奇虎360公司CFO徐祚立称,侯天将奇虎360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之音8月12日】美国经济的不景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即使经济状况继续恶化,美国也不至于出现另外一个经济大萧条。但是,他们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存在不同看法,对美国应该从这次房贷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也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8,(13):21-22
[美国《新闻周刊》3月13日]随着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汇率跌至新低,现在已经没人关注人民币。即使那些曾经将陷入困境的美国贸易归罪于中国操纵汇率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也是如此。但好好看看:几年以来,在西方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中国让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北京终于有所松动。去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今年迄今已.经升值3%。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已推出四轮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政策在稳定美国经济与金融形势的同时,也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对其他国家带来负面溢出效应。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确实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入东亚经济体,并带来货币升值、资产价格泡沫等负面影响。考虑到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无限量"特征,东亚经济体将会面临更大挑战。东亚经济体可采取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汇率干预等手段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9.
微评     
《追问钱荒》
  火蓝刀锋:美国经济的走好,不仅成为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契机,也带动了资金回流美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0.
美国SSCI     
《上海经济》2012,(9):70-72
美联储强调宽松政策必要性美国经济复苏近月来出现减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月22日表示,很多货币政策制定者认为,到2014年底,美国的失业率仍将大幅高于正常水平,而美国的通胀压力仍将处在2%的目标区间附近,采取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将有助于就业市场更快改善;也有几位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观察美国经济曲折的复苏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