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SKALAR SAN++化学自动分析技术及其在直链淀粉分析中的应用。利用此分析技术对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校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45.54X-35.46,相关系数为r=0.999,回收率为98.75%-104.70%,相对标准偏差为0.4%-3.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建立大米直链淀粉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用已知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用烘箱干燥样品代替自然平衡水分,实验结果表明,大米直链淀粉含量快速测定方法与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相对标准偏差5%,重现性较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7,呈现良好线性,操作简单,能对大批量样品进行有效、快速、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胡斌  王静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1,46(1):90-92,120
以产自安徽省的99 份籼米为研究对象,比较稻谷、大米、大米粉近红外光谱测定直链淀粉的差异,利用TAS全校准技术下稻谷、大米、大米粉3种大米物理形态的近红外光谱测定直链淀粉结果的相关性,建立适用于安徽省所产稻谷中直链淀粉营养成分的定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稻谷、大米、大米粉测定直链淀粉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752、0.927。重复性验证等指标也反映出直链淀粉建模结果较好,利用近红外光谱测定稻谷、大米、大米粉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成果推介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7,32(6):50-51
淀粉专利申请号:CN02825133.4公开号:CN1615317申请日:2002.10.17公开日:2005.05.11申请人:德国巴斯福种植科学有限公司本发明涉及通过诱变或使用生物技术或繁育实践在植物中产生具有独特功能性淀粉的一种方法,还涉及来自玉米植物和其它植物的淀粉,这些植物产生含有低直链淀粉的淀粉贮藏器官,其直链淀粉含量为1.5% ̄15%,  相似文献   

5.
稻、麦、玉米优质品种与国外的差距以我国出口优质籼米新品种与国外优质食用米品种比较:米长,国际名牌为7.2毫米,属于特长粒,我国优质精米平均为6.8毫米,除湖南软米、中优晚1号、鉴105米长在7.0毫米以上外,其余都在7.0毫米以下,千粒重,名牌米为17.55克,而我国优质米中除中优晚1号、鉴105为17.1克外,其余均在17.0克以下,平均为16.70克。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煮熟及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主要影响米饭的松散性。国际名牌大米为20.1%,变幅在18.6%-21.8%,处于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临界值附近;我国优质米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17.5%,变幅在10.1%-18.8%,都属低直链淀粉含量型。稻米的品质除了食用的优质化,还有用途的多样化。工业用的稻米要求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大米粉添加对糯米粉品质及汤圆口感的影响,将0%、5%、10%、15%、20%和25%的大米粉加入糯米粉,测定直链淀粉含量和粘度糊化曲线,将添加不同比例大米粉的糯米粉制作成汤圆品尝口感。结果表明,大米粉添加量10%及以上时,粘度曲线上出现明显的大米峰;当大米粉添加量15%及以上时,直链淀粉含量大于2%,制作的汤圆口感明显发硬。  相似文献   

7.
改善方便米粉入味特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米为原料,对波纹米粉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米质通过调节挤压参数使粉丝碘呈色度(IOD)控制在1.3~1.6品质最好。米质要求直链淀粉含量在18%~20%最好,不同的米质可以通过品种配比调节或添加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来达到相应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广东地区收获期一致的22个不同品种的大米为研究材料,探讨原料大米外观与内在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米垩白度与食味品质之间为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大米长度与食味品质呈现正相关关系,与直链淀粉含量为负相关;食味品质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为负相关。由此可知,稻米外观品质对内在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垩白度低、粒型长度较长的大米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9.
稻米适度加工不仅能保留营养物、提高出品率,还能降低碾磨能耗,符合国家政策、健康消费、节能降耗的导向。本文以华南地区主要的籼稻品种——美香占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碾磨程度下稻米基本成分(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直链淀粉、粗纤维)、矿物质、蒸煮食用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籼稻基本成分(直链淀粉除外)、矿物质与碾减率成反比,直链淀粉、蒸煮食用品质与碾减率成正比。综合考虑籼稻营养价值和蒸煮食用品质等因素,建议籼稻碾减率控制在8%~12%。  相似文献   

10.
以碎米淀粉为原料,以盐酸为酸解剂、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氢氧化钠为酰化催化剂制备酸解醋酸酯复合变性淀粉。研究了酸解时间、酸解温度和盐酸含量对酸解淀粉酸解糊黏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及糊透明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解温度45℃、酸解时间4 h和盐酸含量2%时淀粉的酸解程度最佳;同时探究了醋酸酯化酸性淀粉时对其取代度的影响,加醋酸酐含量9%、控制pH9及酯化时间1 h时,酯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研究磷化氢熏蒸对泰国香米品质的影响,设置了不同磷化氢浓度、不同散毒方式和散毒时间,测试了施药后泰国香米水分、粗蛋白、直链淀粉含量和脂肪酸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磷化氢浓度熏蒸后泰国香米的水分、粗蛋白、直链淀粉含量和脂肪酸值变化不显著;采用机械通风散毒方式的泰国香米其粗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且机械通风6h样品中检出有磷化物残留。采用自然通风散毒方式的泰国香米其各指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专用粉生产实际需要和实验室条件,对日产200吨制粉车间研磨系统20种粉流的常规指标、直链淀粉、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面筋指数等各项指标测定,通过对比分析,得出3个结论。  相似文献   

13.
对10种不同产地的粳米、籼米以及糯米的自身理化性质与其食用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与分析。通过理化试验、质构试验以及RVA糊化试验进行分析测定。大米的理化指标有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值、粗脂肪含量,水分含量;食用品质包括峰值粘度、最终粘度、起始糊化温度、米饭的硬度、凝聚性、胶黏性、回弹性与咀嚼性等。试验结果表明,大米蛋白质含量与米汤的干物质呈显著负相关(P0.05);直链淀粉含量与米汤碘蓝值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粗脂肪含量与米饭膨胀体积成极显著负相关(P0.01)。大米经过RVA糊化,直链淀粉含量与峰值粘度,最终粘度成显著正相关(P0.05),与回升值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起始糊化温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的硬度、凝聚性、胶黏性、回弹性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脂肪酸值与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成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发现不同品质大米差异显著,其中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米饭品质最关键的因素,其余理化指标也与米饭的食用品质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快速筛选优质大米,建立大米自身品质与其食用品质直接联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压热-冷却循环结合酸解法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压热-冷却循环过程中淀粉溶液浓度、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循环次数以及酸解处理过程中酸的种类、酸的浓度、酸解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溶液浓度为30%、压热温度125℃、压热时间45min条件下,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稻谷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选择100份粳稻谷样品,检测食味品质指标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质量品质指标水分、出糙率、整精米率、不完善粒、垩白、千粒重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食味值、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出糙率、垩白、千粒重都有显著负相关性,其中与蛋白质的负相关性最强;出糙率与整精米率有显著正相关性;不完善粒与出糙率、整精米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不完善粒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指标间存在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同一指标在不同范围内显示的相关性程度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陆两优17 该品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编:310006)、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育.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11.7天.每亩有效穗数21.3万穗,株高88.2cm,穗长18.6cm,每穗总粒数119.4粒,千粒重269,平均亩产510kg.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4%,长宽比2.3,垩白粒率97%,垩白度22.9%,胶稠度60mm,直链淀粉含量24.9%.  相似文献   

17.
小站稻是我国北方粳稻的一个商品名称,并非品种名称。它所以驰名中外,是有色、香、味具佳的特点:该稻米外观蛋清色、半透明有光泽,无垩白或微有,蛋白质含量>7,直链淀粉含量在15%左右,食味清香,适口性佳。小站稻栽培历史不久,距今仅有105年历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终裁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存在倾销问题,并由此对中国的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决定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欧盟的马铃薯淀粉时,应依据最终裁定所确定的倾销幅度(17%~35%不等)缴纳相应的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9.
在配制鸡饲料时,不仅需要考虑鸡的营养标准,还要讲究各种饲料的混合比例. 1.碳水化合物饲料.主要含有淀粉和糖类,以不超过日粮混合料总量的70%为宜.主要有:①玉米.是谷类饲料中能量最高的饲料之一,可占混合料的45%~70%.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马蹄淀粉为原料通过羧甲基醚化法制取抗性淀粉,以羧甲基醚化马蹄抗性淀粉的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所得产品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醚化法制备马蹄抗性淀粉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马蹄淀粉乳浓度12%,醚化剂用量120%,醚化温度43℃,该工艺下马蹄抗性淀粉得率为75.85%,与预测值76.02%接近,表明实验结果可靠。通过此方法可以便捷高效地生产出持水性强、颗粒较为完好、品质优良的马蹄抗性淀粉,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