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现行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较为单一,这种政策不能有效地促进创业投资产业的发展,不能满足我国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发展目标的需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创业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经验,分析论述我国现行创业投资税收激励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投资发展的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投资的发展从无到有,并以超常规速度发展,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投资发展是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使之在发展完善中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邓彦 《特区经济》2007,(2):30-32
为了促进香港经济的发展,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协定(更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安排)。CEPA的签署,对于具有先天经济和地理优势的广东省来说,充分利用香港发达的服务业、创业投资产业,以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的地位,有利于发展广东的创业投资。本文在分析广东创业投资发展状况和CEPA的影响基础上,从加强粤港创业投资合作、创业板合作以及完善创业投资退出途径等方面提出了CEPA条件下发展广东创业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政府介入创业投资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比较分析了世界部分国家政府创业投资五种介入模式的基础上,指出该政策成功与否取决于该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与创业投资产业发育程度双重因素的共同制约,为我国政府制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政策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创业投资是投资于以高科技和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的创吨产品或服务的投资。我国的创业投资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原因在于相关政策缺乏、民间和国外资本参与不够、中介机构短缺、投资信息不畅等。制定和完善创业投资的法规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投资退出机制、加快培养创业投资人才、改善投资主体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创投信息平台、加强信用培养和积累、加强国际合作等是促进创业投资健康发展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台湾创业投资的运作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台湾虽然在创业投资上起步较晚,但由于发展方向对头、模式选择恰当,发展比较迅速,目前成为仅次于美国、英国之后创业投资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台湾在学习美国经验的基础上,与岛内情况相结合,探索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业投资模式。本文对我国台湾地区创业投资的运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了台湾创业投资以半导体、资讯、电子等中度技术作为市场定位,在促进台湾中小企业发展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台湾创业投资事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投资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在分析台湾创业投资事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侧重对台湾创业投资事业环境支持的特点进行一些探讨。本文认为,在促进台湾创业投资事业发展的因素中,政策扶植、活跃的证券市场和人才环境支持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实施办法》对我国社保体系的完善和制度建设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对我国国有创业投资业产生一定影响。我国应出台鼓励国有创业投资发展的国有股转持办法细则,从而保护国有创业投资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王晓静 《特区经济》2007,225(10):220-221
本文在回顾我国创业投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创业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外创业投资发展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促进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创业投资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截至目前,创业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重要性正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为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积极推进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发展.然而,要促进我国创业投资业更好的发展,必须健全我国的创投体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种子期风险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传统的净现值(NPV)法在其价值评估中的局限性,然后分析了种子期风险企业的实物期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净现值(NPV)法和实物期权相结合构建了种子期风险企业的价值评估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周永红 《特区经济》2007,(8):200-201
创业风险投资是支持创新创业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浙江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并对西部地区如何借鉴浙江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创业基金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和日益急迫,我国创业基金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关风险投资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大力扶植。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与创业家的合作博弈,是一种理想的状况,需要资本市场的良好环境。本文认为,创业板的设立将不仅是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大改进,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层面对创业投资的激励,这种创业激励将全方位地推动中国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韩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都具有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且韩国作为先于中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较早地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风险企业发展重要性的不断凸显,探讨了韩国风险企业发展的核心制度安排,可为中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肖雄伟 《特区经济》2008,(6):208-209
本文介绍了风险投资的含义及其经济意义,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建设原则,并充分探讨了与风险投资相关的国内配套政策和措施。文章对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companies; in particular, the very successful case - the Haier Group. This paper focuses on using a case study methodology to analyze Haier's survival strategy to compete with world giants. The following issues have been addressed to meet the respective objects: first, the Uppsala stages model and Haier's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secondl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aier's strategic internationalization, using Dawar and Frost's survival strategy theory to compare with Haier's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and finally, to explore the motives underlying Haier's entry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张方群 《特区经济》2011,(7):112-114
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是风险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两方。由于风险企业家比风险资本家掌握更多关于自己企业的私人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双方的行为决策。文章主要考虑从风险投资参与深交所中小板企业数据出发,研究风险投资的效率是否与不同声誉的风险投资家相关?企业是否有风险投资对长期业绩的增长是否显著?希望通过研究能对风险投资机构及企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日本型风险投资模式"是在"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雇日本经济条件下为降低风险投资交易成本的合理选择.政府的介入、规制和大企业控制对"日本型风险投资模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与"美国古典型风险投资模式"对比得知,日本政府的适当介入和"日本型风险投资模式"用"组织"代替了"美国古典型风险投资模式"中的主体--"个人"的合理性,说明风险投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只有根据各国的国情建立的风险投资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创新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沈群  陈炜 《特区经济》2006,(11):15-17
本文主要对各国公司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结合西方财务学界有关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检验的成果,分析和阐述公司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动机和金融衍生产品运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文章的结论可以为我国金融管理当局、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