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在中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增加,以及"中国制造"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中国产品遍布世界的背后,中国制造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跨国投资为中国许多制造业企业提供了重要机遇,要想使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做好跨国投资。本文就将通过阐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跨国投资的必要性,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更好地跨国投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非洲国家普遍谋求推进工业化,特别是希望引进制造业领域的直接投资,以提升自身工业生产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我国对非洲制造业的投资在过去十多年获得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分散、无序"问题。基于非洲制造业现状及中国企业对非洲制造业投资实践,本文提出"进口替代"型和"出口导向"型两种适用于对非洲制造业投资的路径,认为应当加强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总体规划,结合非洲各国具体国情,加大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我国企业采取合适的投资路径,提升对非洲制造业投资的质量与成效。  相似文献   

3.
面对这场大变局,中国制造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中国如果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如何实现整体价值链的升级将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欲借"再工业化"重夺国际制造业竞争主导权,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前堵后追"  相似文献   

4.
2017年《江苏省"十三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是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的发展箭在弦上。长期以来,加拿大政府通过鼓励创新、资本支撑和多元化等战略优化提升了加拿大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与升级环境,制造业企业则利用大数据和各类信息技术平台内外协同,将智能化改造落到实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拿大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对"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借鉴加拿大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发展经验,对江苏制造业智能化路径进行探索,提出江苏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鼓励创新、打造制造业智能化产业生态圈等措施建立有助于"江苏智造"发展的政策环境,企业则应通过人才战略、内外集聚等措施主动推进"制造"向"智造"发展。  相似文献   

5.
石海娥 《光彩》2012,(10):26-27
在"后工业化时代",中小企业更应该通过自主创新重振实体经济,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后危机时代",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目前在全球制造业处于怎样的地位?面临哪些阻碍,如何化解?被频繁提及的"制造业泡沫"是否存在?中国制造的软肋是什么?针对这些疑问,本刊专访了中国制造业冠军联盟负责人、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光彩》:中国制造业目前在全球制造业中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振兴战略是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新举措,其实施10多年来对中国高端制造业产生持续性影响。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振兴战略的制度背景,并从"抑制论"和"机遇论"视角分析了该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国高端制造业创新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由此,本文强调,在发达国家制造业振兴战略延续及发酵过程中,中国高端制造企业要重视内部治理与能力变革、东道国区位优势开发的重要性,以期不断完善中国高端制造业创新实践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说明,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崛起,基础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实业特别是制造业上。据统计,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出口的所有商品中,超过90%为工业制成品。目前已有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全球制造业基地"。但中国还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8.
《商》2015,(27):264-265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引来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作为发起国的中国而言,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将中国龙头型产业推销出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该文着眼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先行条件——融资,从要素角度出发浅析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融资能力,同时探讨提升一带一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融资能力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机遇和挑战     
随着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大牌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加工厂,一股"中国制造业优势丧失"、"外资撤出中国市场"的说法甚嚣尘上。对此,有关部门赶紧出面辟谣,用各种数据反驳"外资撤出中国"的说法。虽然外国投资依然看好中国,但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称之为"制造业危局"。之所以称它为"制造业危局"主要是基于受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成本上升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已经被削弱,不容忽视的"被替代"现象开始蔓延,低端加工制造业订单正在加速向外流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代工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向东南亚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是可行途径之一。阐述我国代工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状,发现存在跨国公司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两种类型,并研析了中国代工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中国国内要素价格上涨后低成本优势减弱、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崛起、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三个方面,并提出了中国代工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后采取GVC和NVC双向嵌入结合的路径或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重达90%以上。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受挫严重,出口下滑明显。究其原因,虽然是受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原因影响,但更多地暴露出中国制造业自身发展的顽疾,包括生存环境的恶化、产能过剩、自有品牌的缺失等。因此,只有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促进其产业升级,打造制造业的品牌优势,中国制造业才能走出困境,在世界市场上占领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史炜 《中国市场》2012,(24):71-73
30年来的制造业发展造就了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第一次变革,引领一批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制造业陷入高速发展之后的全面危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机械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或可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将会使得国内制造业取得进一步提升。但是国内制造业确实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计算并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把国内制造业分为竞争优势、潜在优势以及缺乏优势的产业,主张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对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以及对不同类别的产业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产业结构经历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本文采集2005-201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以企业作为决策单元,运用CCR模型测算这些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效率均较低,中国制造业效率相对而言低于大部分东盟国家;采用BCC模型进一步对制造业效率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导致制造业效率不足的主因.最后,从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双方合作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效率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切实实现"中国制造2025",助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制造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为了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产学研的发展,创办企业大学成了越来越多制造业的选择,本文从远东学院出发分析制造业及其他各行业企业大学,为制造业企业大学的创办提供参考建议,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黄忠全 《江苏商论》2008,(3):125-127
在世界制造业领域,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了,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士媒体、学术界、政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通过"世界工厂"的特征和三次转移来研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工厂"不是中国制造业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东盟发展出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下,探讨国际制造业发展对中国—东盟及先进制造业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先进制造业影响展开分析,发现广西与东盟联系更加紧密,广西先进制造业应深化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已成为以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但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中国制造"制而不智、大而不强的尴尬.以昆山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和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制造",正遭遇不同的压力和挑战.因此,研究"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尤为重要.中国制造要成为标准规则的技术制造,成为世界智造中心之一,成为制造强国,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大大提升制造业的管理质量,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我国制造业需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广泛应用。文章通过探讨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现状,研究其问题,制定对策。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在制造业的应用水平,提升制造业的创新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快速成长的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引人注目,中国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位居第四,因此,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工厂".笔者曾于2000年对美国,爱尔兰,巴拿马等十几个国家进行了考察,发现"MADE IN CHINA"字样的产品在世界各国随处可见,可以说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