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敏  陈琼 《中国西部》2012,(21):84-87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方案》中关于学生发展是这样阐述的: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在教育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培养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兴趣广泛、个『生彰显的学生,让孩子们拥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健康陕乐的童年,成为好学、好问、好思、好动、有梦想的阳光儿童。  相似文献   

2.
曾艳  熊维 《魅力中国》2013,(28):192-192
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呼唤和知识经济的期待、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需要。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不太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问题,常常忽视大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方法、教育主体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刘长江 《发展》2006,(11):18-19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甘肃武山要振兴,教育是根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可靠的人才保证。加快武山教育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新途径,努力寻求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与创造文明的实践活动,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承负起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教育是关系民族荣辱兴衰、国家安危强弱的战略性大事。今天,已经没有人否认,一切一切的竞争都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也即教育的竞争。这也就是为什么今日的世界——无论穷国还是富国,都把自己的未来命运系于教育的原因。毫无疑问,21世纪必定是教育的世纪。教育是立国之本、发展之基、富强之源、竞争之资,是从根本上提高国家和民族地位与实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张懿笃 《发展》2006,(7):9-10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就政府机关而言,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要落脚到具体的项目建设上。今年以来,甘肃省临洮县结合县情实际,把先进性教育同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于富军 《魅力中国》2014,(10):366-366
党的群众路线是当前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工作事关党的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兴亡的根本因素,而文艺工作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政府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笔者分析了文艺工作对党做好群众工作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前新形势下文艺院团要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应采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泽林 《发展》2000,(5):8-9
改革、发展、稳定是甘肃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的.“三枚关键棋子”。在改革、发展、稳定二之间,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离开这个根本,改革就失去了目标,稳定也就难以得到保障。发展经济作为一种具体的人类实践活动,必须置之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发展经济要结合本地实际。  相似文献   

8.
王悦洲 《特区经济》2004,(12):217-219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包含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等内容的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就农村教育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人的内在需要与外部可能性之间的平衡。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经济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因此,发展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夏鑫 《西部论丛》2004,(6):34-35
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没有西部地区教育的大发展,就没有西部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不会有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因此,发展教育是西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1.
刘辉 《魅力中国》2009,(20):22-23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教育的发胜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我们只有明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教育特征,才能真正使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郭昭 《魅力中国》2014,(23):361-36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凝结而成的重要政治财富,历史毫无辩驳地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和工作的根本方法,是我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当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切实的成效,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必须基于问题导向意识、必须基于党员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必须基于富有艺术性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素贞 《魅力中国》2010,(19):254-254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展,是指个人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地发掘和调动.身体发展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身体教育是促进人身体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身体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身体科学全面发展的教育。对人体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使人自觉,身体活动是促进身体的发展途径,健康科学生活习惯的养成、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获得是身体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潘璋荣 《中国西部》2013,(36):10-11
教育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尊重人生本原的教育体制的构建需要太多的考量,涉及方方而面。因为社会用人制度的指向,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走向。  相似文献   

15.
区域动态     
《中国西部》2012,(15):5-5
四川 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近年来,成都市结合城乡教育差异大的实际,全面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体化,破解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体制矛盾和“i农”问题顽症,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城乡全面现代化,促进“全域成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元化标准、全域化规划、标准化建设、倾斜化配置、一体化管理、特色化发展”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路子。建立和完善统一城乡的教育标准、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中小学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6.
马松娥 《魅力中国》2010,(7):133-133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彻底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一句话就是重视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从2005年2月4日开始,孝义市845个党组织、14625名党员分三批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年半的时间里,全市各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要求,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全市广大共产党员接受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正面教育,切实解决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决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教育特别是正规教育对人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正规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教育、班集体的影响、社会性课程的开设来发展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9.
齐宏 《魅力中国》2013,(11):108-108
新课程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概而言之,是着跟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说到底是主体性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教育实践课程应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真实情境,但现有的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习)却忽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性和反思性成份。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整合原有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其内容涉及师范生学习的各个领域,其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社会实践是最主要的四大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