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三个集中"的用地战略,开展了以迁村腾地、治理废弃地、复垦荒芜闲置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工作.经过多年实践,土地整理工作在增加耕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改善农村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严峻问题.本文就在此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后评价作为项目后评价的一种类型,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工作均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为促进土地整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土地整理应有的作用,通过分析国外项目后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我国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完善系统化、制度化的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体系,健全项目周期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内涵人手,借鉴相关领域后评价理论和实践,划分了土地整理后评价的时点和种类,剖析了土地整理后评价研究内容,探讨了土地整理后评价程序和方法,基本上建立了一套服务于土地整理的项目后评价体系,对于未来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继续开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浅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土地整理实践及相关法律规定中都要求对土地整理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与方法体系尚不完善.通过分析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与特点,提出指标法与图层叠置法相结合的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以期为完善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建议开展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研究、形成具体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园 《山西农经》2017,(5):40-42
土地整理是近期各地区增加耕地指标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结合整理和增减挂钩来补充各地的建设用地指标,随着土地整理的发展,从"量"到"质"都有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以代县磨坊乡为例,结合基础数据研究土地整理前后的耕地质量的变化,对耕地质量的自然等、土地利用等进行计算,并进行了定级评定分析,并得出代县磨坊乡土地整理后的质量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深入开展土地整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当前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进一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对策.结果表明,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存在目标单一、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规划设计与施工脱节、缺乏明确的施工管理制度、效益评价体系不健全、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目标审批、规划设计资格认证、施工管理、公众参与和效益评价等制度进一步推进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初探——以湖北省天门市卢市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而耕地整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耕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又是耕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以天门市卢市镇为例,提出评价工作应从多指标综合考虑,即评价体系应包括提高耕地利用率、耕地产出率、耕地投资收益率等,特别指出的是加人生态环境因素的考虑,以期能够科学合理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是国家为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而提出的、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耕地保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探讨土地整理的内涵,对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安伞的关系及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沙洋县土地整理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了土地资源优化模式.认为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最优分配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最优分配模式研究为土地整理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M的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辅助决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目的:借助DEM进行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辅助决策,以期为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项目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及相关资料建立DEM,利用ARCGIS等软件,实现项目区总体规划方案,工程项目规划和工程量测算等方面的辅助决策.研究结果:采用DEM进行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辅助决策方法可行且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设计精度.研究结论:利用DEM在空间地形处理方面的优势,可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土地整理项目提供辅助决策,有必要利用DEM和GIS软件的空间分析与处理功能,在常用GIS平台上开发一套专用于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工具包,从总体上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对2015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展望了2016年国内研究趋势,为土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结果:2015年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测量、土地信息技术、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研究结论:开展地籍测量技术研究、推进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深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加强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工艺研究等将是2016年及未来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对2016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展望了2017年国内研究趋势,为土地科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综述法。研究结果:2016年土地工程与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测量、土地信息技术、土地整治工程等方面。研究结论:推进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深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加强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工艺及相关新设备研究等将是2016年及未来土地工程与技术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结合编制《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中“制图标准”部分,分析制图标准研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阐释制图标准的服务定位、地图基本属性、内容体系、要素图式符号等主要技术观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制图标准是在深入分析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和借鉴其他相关制图规范的基础上确定的,满足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和目的,具有技术上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结论:制图标准的制定,规范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编制,深化了成果图件对土地整治规划思想的表达,保障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有序实施,促进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农地整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已由原来的数量型整理逐步向质量型整理转变.而生态型农地整理是质量型农地整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当前农地整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农地应进行生态型整理;同时就生态型农地整理的理论基础、目标模式、措施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构建农地整理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全生命周期,系统整合现有监测措施和方法,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以规范监测环节、统一监测指标、集成监测方法,实现监测目标。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形成5个监测目标类、16个监测类型类、86个监测指标类。研究结论:研究构建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对规范中国土地整治制度体系和完善土地整治监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内涵、原则及框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静 《中国土地科学》2017,31(12):84-91
研究目的:讨论土地整治社会评价的内涵、原则、内容、方法和步骤等。研究方法:文献法、专家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社会评价是应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土地整治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社区相互适应性和社区的接受程度,发现已经实施的项目或将要实施的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项目建议,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性。研究结论:土地整治社会评价是进行项目普及、公众参与、引导利益相关者建立参与协商机制的过程。引入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高公众认可,突出土地整治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实现土地整治效益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浙江省嘉善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对嘉善县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潜力及其资金筹集途径的分析.作者对如何协调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为实现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识别土地整治成效,探索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以田块为单元,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便捷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原有耕地和新增耕地综合质量进行重估,同时提出基于重估结果的耕地质量等别快速更新方法。研究结果:(1)重估结果与研究区实际调查结果相符,能够较好反映整治区耕地综合质量及其变化;(2)经土地整治后研究区19.6%的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有所提升,25.66%的原有耕地受整治活动对地表的扰动及工程措施局限性等因素影响,出现等别下降的情况,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整体偏低;(3)小规模、过度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耕地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区域耕地综合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研究可为类似区域土地质量重估提供参考借鉴,为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管理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揭示零星地类在不同地貌区、不同坡度级耕地中的分布规律;测算零星地类在耕地整理中的潜力;为不同类型区的耕地整理指明重点.研究方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整理零星地类增加耕地面积占耕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的5%.研究结论:零星地类的整理潜力大,且能直接改善土地组织的基础条件,整理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地整治资金效益及其空间分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不同尺度土地整治资金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序列建立及宏观政策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中国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有所差异,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效益相对较高;各类型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呈现国家、省、市不同尺度的较大空间差异。研究结论:市域尺度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评价分析能够反映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总体投资效益情况,适用于全国层面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的深入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