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年来,“霾”——这个原本有些生僻的汉字,和“PM2.5”——这个有些陌生的学术名词,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符号。  相似文献   

2.
毛雅楠 《现代商业》2013,(32):256-256
早在两千年前《尔雅》告诉我们“风而雨土日霾”。如今在城市中,目光所及之处的朦胧,十之八九都是“霾”。今年以来持续不断得雾霾天气使环境问题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在此,本文搜集了2012年的各项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主要城市的各项空气质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试图将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归类并探索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意料之中的,近两年持续出现的“十面霾伏”.让“环保”在今年依然跻身全国“两会”关键词行列。相比之下,《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每年“两会”当仁不让的热词,今年报告再次重点阐述环保内容,提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一直以来的难点,本文在对现今的对外汉字教学状况作出简要的分析后,根据“字本位”理论,浅析怎样用“字本位”来改善汉字教学的难点,缓和汉字教学的处境。  相似文献   

5.
尽管“APEC蓝”让国民着实兴奋了一把,但是挥之不去的雾霾阴影还深深的停留在人们心里,任谁都知道“治霾”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任重道远,围绕“雾霾”和“治霾”的话题不绝于耳。本期杂志邀请的对话嘉宾一位是韩晓平,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能源时事评论员,人民网专栏作家,中国能源网能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另一位是杜少中,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1年1月5日,以“巴松狼王”为名开微博,被博友们称为“真性情局长”,被人民网舆情室和新浪网列为十大官员微博;主持人管清友,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张颐武 《市场周刊》2009,(7):110-110
最近,有论者在《北京晚报》倡导“汉字节”,我以为这确实是个好的建议,无论叫“汉字节”还是“汉字日”,这种对于中国和东亚的汉字文化传承和延续,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汉字,当然是中华文化最宝贵的遗产,也是今天还活在我们中间的书写方式。它既有传承历史和延续的意义,也有当下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的表征,也是中国人民创造的独特的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期,中日交往密切,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结束了日本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历史。可以说,两国文字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必然联系,为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日语初学者在学习中常常望文生义,根据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解读日语中的汉字,步入了思维陷阱。笔者在这里不准备过多地讲解二者意义完全相同的汉字,而在这里主要谈一谈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为了加以区分,现对两国的汉字做一下命名,即将汉语汉字仍称为“汉字”,将日语汉字称为“漠字”。  相似文献   

8.
何梅 《商》2014,(9):89-89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汉字由于自身象形的特点使得汉字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一定的审美特征,从古代的训诂学到现代的汉语汉字传播,人们均能运用汉字本身的特点来解读其独特内涵。同时,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载体,汉字一撇一捺之间都蕴含着中国文化。近年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人也越来越重视复兴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要素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现代文化传媒之中。众所周知,这是一个“读图”时代,但这完全没有削弱汉字的表达性,反而在具体的设计中很多都充分运用到了汉字这一特殊的要素(主要有印刷字体和汉字图形)。因此,本文中笔者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logo”举隅,从而去探索其中的文化涵义,去品味那点点划划之中的悠长意味。  相似文献   

9.
程相伟 《商场现代化》2005,(2X):160-160
自许慎“六书”说产生以来,诸多专家学者对汉字“四书”说一致认同,而对“转注.假借”完竟是违字法还是用字法分歧颇大,本文从汉字的形音叉的角度论证了“假借”亦为连字法。  相似文献   

10.
从汉字类节目异军突起看传统文化如何走出时代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伟 《现代商业》2014,(20):270-271
在这个键盘代笔、屏幕代书的网络时代,当汉字的书写和传承面临着新技术、新情况的挑战时,我们不禁要问“汉字何去何从?”“传统文化路在何方?”。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因汉字而生的品牌文化节目,以彰显民族语言魅力为己任,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引领了全民学习汉字的文化新风尚。本文试结合这两档节目,从文化政策、文化组织、文化资源、文化传播四个方面谈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出时代困境。  相似文献   

11.
王婷 《商》2014,(48):251-251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不断发展,而汉字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大难.最。那么如何教,怎样教好汉字成为备受关注问题。从汉字的本体出发针对难学的汉字“因字施教”,对于不同的汉字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汉字古代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在借用中国汉字、汉语词汇的过程中并非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手段,而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了再塑造,并利用汉字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新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日语汉字新词产生的背景及其造词方式,既表明了汉字、汉语在日语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又揭示了日语汉字新词对中国近现代汉语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乳”字考     
苏傥君 《商》2014,(5):98-99
汉字的世界瑰丽丰富,吾对“乳”字情有独钟。借此想对“乳”字演变作一个系统梳理,挖掘字际变化的细节和规律,其中着重探讨“乳”古文字阶段的讹变情况,尽可能还原字体真相。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09,(3):117-117
“囧”是什么?它是一个汉字,“囧”字在《康熙字典》里也有显示,读音Jiong。“囧”的本义是“光明”的意思。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5.
孙海波 《中国海关》2008,(12):21-23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鸟巢中央。气势恢弘的活字“魔方”应声变换,展示出巨大的汉字—“和”,一名在场观看的津巴布韦高级警官“马修”被彻底震撼了。“马修”在发给中国珠海一位朋友的电邮中,谈到奥运会,连用了几个“Great!”  相似文献   

16.
自许慎“六书”说产生以来,诸多专家学者对汉字“四书”说一致认同,而对“转注、假借”究竟是造字法还是用字法分歧颇大,本文从汉字的形音义的角度论证了“假借”亦为造字法。  相似文献   

17.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些汉字经常使用,而有些汉字只是在某一个时期经常使用,比如这“促”字,最近一个时期就经常使用.例:促成、促进、督促……特别是“促销”这个词组,更是众多企业家做梦都不会忘的。我对文字缺乏研究,偶尔也绝字生义,“生*出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念头。就说这个“促”字吧,是“人”长了脚(足),什么地方不想去?什么地方不敢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了得!同样,某些企业家在“销”(售)字前面冠以“促”字,同样是—了得!罢!还是离开字面,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一番“促销”的了得吧。一种商品,只要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8.
彭书雄 《商业时代》2006,(15):92-92,57
“经济”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出现较多的一个词语。然而,人们对其本质含义的理解比较模糊。本文从文字学角度,从汉字构形入手,对“经济”一词的本质含义作出探讨,并揭示了“经济”一词所蕴含的人文经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现居心地     
日本建筑师的文章中,经常会出现“居心地”这三个汉字。在日语里,“心地”的意思是感觉、心情、心境。这样看来,所谓“居心地”的意思,就是家里最让人感觉放松舒服的那个地方——无论是超大江景豪宅,还是三十平方米的蜗居,只要是家,总能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一块“居心地”。  相似文献   

20.
谢丹 《华商》2014,(5):6-9
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誓“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之时,所有人部想知道,雾霾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这辆特快列车的车速。本期推出“雾霾经济学”专题,在这里,你将看到雾霾正深入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你也将看到太阳能光伏电站这一被誉为抗霾的新兴产业,如何在频发的雾霾天气面前陷入变动;你更可看到,过去几十年内,国内外的学啻发现的中国大气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