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热潮已经掀起,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资金压力。本文通过介绍对外投资项下的政策性金融产品,向读者展示了金融机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曾乐琛 《大经贸》2008,(6):20-21
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进行生产经营,目的是获取紧缺资源、先进技术、研发能力、销售渠道,规避贸易壁垒、降低生产成本等等。与国内经营相比,“走出去”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更高,且要经受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考验。近年来,广东企业国际化运营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企业的经营层次不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解决新形势下企业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从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对“三一重工”等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67份,其中涉及石油、制药、机械、塑料等行业及一些投资公司。为增加调查的可信度,作者又对其中六家做调查问卷之外的管理者针对投资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专访,结果与企业调查问卷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回顾河南省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总结了其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并对企业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很多企业“走出去”,不乏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该文针对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最后,揭示海尔国际化战略经验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调研和掌握河南企业在2010年整体国际经贸形势下对外投资、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意向、面临的问题以及河南企业对国家“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从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到南汽和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海尔竞购美泰克,“走出去”正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随着5月1日国家取消投资境外购买境外企业的审批程序,“走出去”有望进一步升温。在这一关键时期,审视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现状,探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但并非强国,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绩效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中国338家有国际化行为的企业进行调查,考察了这些企业的“引进来”经历(内向国际化模式)对“走出去”结果(外向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引进来”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走出去”的效果:(1)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正向效应;(2)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负向效应,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正向间接效应.这表明,如果企业采用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则一定要通过该模式学习知识,积累竞争优势,提高吸收能力,才能成功“走出去”;反之欲速则不达.如果企业采用资产内向国际化,则很难通过该模式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但借用该模式的杠杆作用可直接提高海外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了在全球配置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扩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安徽省各类外向型企业必,咚的选择。对安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根据安徽省优势产业及其国际化程度,提出了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关键的一步。本文在对新形势下“走出去”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走出去”的必备条件和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成功走出去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并论述了中国经济经过一段国际化发展以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再认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调整对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中国应该认真研究和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境外投资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国际惯例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完善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改革管理体制 ,加大支持和鼓励的力度 ,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贸促会和商务部从2007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帮助中国企业了解国外投资环境和相关政策,利用专业服务进行对外投资。作为中国贸促会"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在规模和影响力上稳步上升,并发展成为贸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结合2004年境外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我市部分境外非贸易投资企业回国人员和其投资母体企业的调研,对我市境外非贸易投资项目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使我市有“走出去”意向的企业吸取有益的经验,减少风险,少走弯路,努力改善“走出去”环境,现就我市境外非贸易投资企业经营情况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国经营是中国企业走上国际化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文章从我国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跨国经营的意义、利弊分析及跨国经营的对策等方面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工商之友》2003,(2):26-26
在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必然既要引进别国的产品和资本,自己也需要“走出去”。“走出去”包括产品输出,也包括资本输出,但主要是指资本输出,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因此,在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当然要推动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即“走出去”。如何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对外投资,即快速而稳定地“走出去”,我认为最少有下述十个问题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热潮已经掀起,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资金压力。本文通过介绍对外投资项下的政策性金融产品,向读者展示了金融机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去”战略与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将全球拖入了一个惨淡的经济低迷期,飞速增长了50年的中国也难以幸免受其影响。本文主要对新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国际化应采取的对策作了探析。毋庸置疑,积极制定和调整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化战略,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均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蒋冠宏 《财贸经济》2023,(11):154-168
本文系统探讨对外工程承包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机制分析表明,对外工程承包可能通过弥补所有权优势的短板、降低市场进入的所有权优势门槛和节约市场搜索成本的“推力”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可能通过放大东道国劳动力市场和制度的“拉力”吸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据此,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一方面,对外工程承包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在当地直接投资。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分析之后仍然成立。扩展性分析发现,对外工程承包的“推力”推动了中国企业跨越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门槛、清除东道国制度障碍、打破企业所有制局限,并弥补了企业国际化经验的不足,从而验证了理论机制分析的对外工程承包联动企业“走出去”的“推力”机制。另一方面,对外工程承包放大了东道国劳动力市场、营商环境和制度质量吸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拉力”,同时对外工程承包引致市场寻求型而不是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从而驳斥了外界对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直接投资“新殖民主义”的论调。本文深入探讨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与企业“走出去”的双向联动机制,为各界理解对外工程承包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理论和...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但是,从盐城市实施“走出去”战略两年多来的情况看,企业境外投资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据调查,制约“走出去”战略实施成效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跨国人才严重匮乏、境外投资有效信息渠道少、审批环节多、人民币升值预期、管理政策不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宋雯 《财经界(学术)》2014,(14):82-82,84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加之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本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也顺应时代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我国企业经营与国际化接轨,在这些政策的支撑下,很多企业“走出去”业绩明显。然而,我国外经企业要做到完全“走出去”,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怎样不断提高我国外经企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其在“走出去”的进程中,不仅能够走得出去,还能够走得长远和长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境外承包工程这一外经企业业务平台,分析了外经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境,并给出了相应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