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互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是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对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对金融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起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其次,论证了二者的互补关系。在理论上,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既存在着静态互补关系,也存在着动态互补关系。最后,简要指出二者互补关系的实践意义。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有益于双方开展横向合作和纵向合作,进而实现二者的“双赢”,并提升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甘海涛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1):44-45
开发性金融是适应并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专门为实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金融形式。在国际上已有百年历史,而在我国,这一理论才刚刚兴起。国家开发银行的建立则为我国的开发性金融得以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开发性金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开发性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体制机制建设均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对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特点、运行基础与模式、机制构建等作了充分阐释,以提升读者对我国开发性金融原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疫情冲击给我国经济带来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我国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短时期内无法快速实现新产业的快速构建,只能通过加强产业协作即供应链网络的发展,快速反应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本文首先从国际层面、经济层面、民生层面分析了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分析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瓶颈及开发性金融对于缓解发展瓶颈的双向适应性,建议深化开发性金融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性金融包括商业性开发金融和政策性开发金融两大类,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在本质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既不是后者的初级阶段,后者也不是前者的组成部分。但政策性金融也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实现非主动竞争性盈利。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策性业务与非主动竞争性盈利的有机统一。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应该是其性质定位和职能定位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文献,对开发性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和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浮 《金融经济(湖南)》2006,(8):27-28
在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过程中.开发性金融与其它金融形式同样也要面临信用风险控制的问题。但由于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有着明显的区别.开发性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也有其鲜明特色。开发性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致力于信用建设,通过构造市场化平台.将开行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借助公众参与、公众监督,以建设健康企业、健康财政、健康金融,并最终实现健康经济。 相似文献
8.
开发性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是连接政府与市场,实现两种机制优势内在结合的有效途径,成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有效方式。本文研究了开发性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借鉴日本开发性金融经验与教训,通过分析我国开发性金融实践对产业升级的支持效应,总结提出在当前现代化赶超的关键性历史阶段,开发性金融是弥补我国投融资体制不足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并就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国家开发银行一直坚持"规划先行,融资推动"的理念,发挥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先锋作用,积极支持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基本建设融资领域发挥着主力银行的作用。开发性金融之所以能够成为政府和市场的桥梁,能够发挥引领商业资金的巨大作用,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其具有"规划先行"的内核。本文从实现开发性金融与政府发展目标同构性、体现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异构性、开发性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内在要求三个方面对开发性金融的规划内核进行了论述,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构建规划金融体系的功能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时代金融》2007,(6)
本文在界定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体制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制度建设、市场机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功能,揭示出为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先锋作用,开发银行必须不断创新业务领域。廉租房的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作为调节社会分配不公的有效途径,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当成为开发银行的新业务领域,重点介入,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规划先行、信用建设和融资推动三个环节推进廉租房的建设,既能发挥开发银行现有的业务优势,又能够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开发银行向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目标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资本是关系到当下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命题,而信用是实现从财富到资本转化的关键要素。本文从四个维度考察信用与资本的关系。一是关于信用的产生和演进,指出了信用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从社会财富三个阶段来审视信用和资本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二是信用的性质和功能。讨论了信用的基本性质,以及规范商品和资本交易、促进资本形成以及信用的金融功能等基础性功能,并进一步讨论了信用的证券化功能以及金融市场建设功能。三是当前信用体系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首先提出了美元外汇储备在一定意义上是美元信用对中国储蓄的证券化,是全球信用美元化的组成,在资本匮乏阶段是必要选择,而当下需要对财富和资本寻找新的载体,需要考虑和实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次,从深化对国家信用的运用角度对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初步提出了通过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股权证券化工具,解决长期资本不足问题,应对当前挑战的设想。四是在回顾和总结部分,本文指出,信用的形态会随着资本发展而不断演进,从个人到企业、国家再到国际,从债务信用升级为命运信用即股权信用,乃至尚未出现的国际股权信用,是未来信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志刚 《金融经济(湖南)》2006,(6):27-28
九曲浏阳河,从海拔1600余米,的湘东大围山裹挟着不竭的激情奔腾而下,自东向西,一路逶迤而去。河的两岸,演绎着令三湘瞩目的县域经济“浏阳现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权交易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海南省从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海南设立国家的旅游产权交易中心,作为我国旅游产权交易的主要市场。现阶段,我国旅游产权交易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完善与繁荣离不开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和引导。本文从开发性金融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旅游产权交易,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邮政金融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市场定位于"市民银行",与兼顾政策目标与市场目标的开发性金融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共通性。让邮储资金直接和间接参与开发性金融活动,既有利于邮储资金保值增值,也有助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邮储资金与开发性金融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玉婷 《金融经济(湖南)》2013,(5)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开发性金融因其在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缓解财政压力等方面独具优势,在支持城镇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本文在阐述开发性金融独具融资优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在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难题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玉婷 《金融经济(湖南)》2013,(10):5-6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开发性金融因其在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缓解财政压力等方面独具优势,在支持城镇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本文在阐述开发性金融独具融资优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在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难题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纵观国内外形势,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选择期,基础设施内生性需求巨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本义从基础设施投融资人手,分析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挑战,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融资信用问题,基于实践绛验研究开发性金融在推动基础设施融资信用建设和投融资运行体系构建方面的原理和方法,提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自然演化的超循环系统理论为分析工具阐述了开发性金融的内在特性(即超循环性)和外在特性(即与政府组织系统目标的同构性及与商业性金融的异构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