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闻联播》后广告是我们观察大众性别观念关键性的媒介文本。本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新闻联播》后广告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观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性地证明当代的性别传播不但依然存在着歧视女性的现象,它也同样压迫男性。商业化的传播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它更是对男性和女性共同的压迫。因此,对媒介文本的性别传播研究,必须要从既有的女性主义批评过渡到对资本和权力的性别意识形态批评。  相似文献   

2.
201年8月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下简称“走转改”)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开展,一大批贴近基层的新闻报道涌现出来。时至今日,在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的传播环境下,“走转改”活动在新闻宣传实践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也随之而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让“走转改”在成为新闻工作者工作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贯穿始末的工作态度,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拓宽“走转改”的理论外延、增强传播效度、凸显社会价值等议题,也成为了新闻界所应注意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飞亚达的目标消费者大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品牌理应坚持之前"锐意进取"的核心诉求,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有赖于传播手法的突破和创新。很多人认识飞亚达,大概是从其坚持投放每晚7点前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报时广告开始的,"飞亚达,为您报时"、"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是其曾经流传最为广泛的两句广告语。  相似文献   

4.
微纪录片以单集时长短、制作门槛低、传播渠道多样、内容丰富为特点,向大众呈现另一种传播样态。2018 年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弘扬传统历史文化为导向,在内容表达与叙事策略上建构出一套独特的叙事话语体系,实现文本扩容与意义加工的媒介内外呼应。本文从媒介文本的内容表达、叙事策略、意义生产等方面着手,探析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年轻化表达。  相似文献   

5.
陈刚 《中国广告》2004,(12):i013-i014
2004年,在中国广告业的舞台上,最活跃而充满动感的主角肯定是媒体。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海内外各种力量加紧对媒介市场的渗入,媒体自身理性而坚决地迅速调整,同一媒介的不同对手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新的传播环境中,一种全新的媒介格局已经形成。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众媒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众媒介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地进行细分,分众化的潮流势不可挡。那么,中国的大众媒体前景如何呢?媒介的发  相似文献   

6.
王欣 《中国广告》2010,(12):128-129
超过四成的被访观众通过景观广告加深了对广告产品或品牌的印象度和推荐购买意愿,超过九成的观众认为景观广告"不影响节目的收看"和"同时成为了城市的一种标志"。天气预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更是深入生活,自1980年第一档气象节目开播至今,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已与国人冷暖相伴了30周年。30年来,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成就了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质检系统开展"质量提升"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质量提升"活动作了全面具体的部署。 在"质量提升"活动中,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全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坚持并不断完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解决履行质检职能和服务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全面提升质检工作水平。《意见》明确规定了"质量提升"活动的3项内容,即努力提升服务发展的水平、提升科学监管的水平、提升基础保障的水平。为便于更准确地把握"质量提升"活动的主要内容,本刊特地就"三个提升"进行解读,希望有关部门更好地领会精神,部署工作,使"质量提升"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郭俊英 《中国报业》2018,(11):58-59
在当前报纸经营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地市党报如何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值得报人深思。笔者结合忻州日报"走转改"报道实践,从三个方面对如何使"走转改"活动结合实际、让党报出新出彩、提升党报传播力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行业本质来看,传媒业是创意产业,创造力是现代媒介的引擎,创新是传媒发展的动力。《新闻晨报》从2000年6月1日创刊始,一直追求在创新中谋发展,以此彰显其内容独特的魅力,凸显品牌效应,增强有效传播能力,最终提升其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十七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创新,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新闻晨报》创新的核心是内容创新;内容创新的发动机则是机制创新;品牌活动的创新更是为内容创新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0.
余龙 《中国报业》2014,(23):70-71
"走转改"活动是新闻战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是"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在新闻宣传领域的深刻诠释,是新闻界在新形势下提升新闻队伍素质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的必要手段和重要载体。作为地市党报,要通过持续深入的"走转改"活动,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自觉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到新闻宣传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传播活动也日益活跃。因此在社会主体在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某种传播行为时,该种行为就有可能侵害他人的权利。而传播者,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则会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笔者在此文中就集中论述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传播侵权的主要形式及抗辩事由。希望由此可以减少大众媒介由于传播侵权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与网络公关的极度膨胀 自媒体传播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  相似文献   

13.
首先,由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转变。《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在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尽管对“公共场所”这一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较权威的说法。不过根据发展趋势,一旦对公共场所有了明确的界定,烟草广告的媒体空间将会进一步缩小,将出现“处处无家”和“年年难过”的境况。在这一大的政策背景下,烟草广告已不可能在大众媒介上  相似文献   

14.
杜迈驰 《中国报业》2012,(19):47-48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新闻战线的报道内容和队伍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中央主管领导因势利导,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加深理论认识,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设,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要让"走转改"活动常走常新,加深理论认识是前提,不断创新内涵是关键,构建长效机制是保障。"走转改"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5.
乔石 《商》2014,(17):132-132
微电影,一个伴随微博、微小说、微信而来的"微时代"的又一个新宠,近几年的发展可谓如鱼得水。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致有互联网技术、社会传播语境和大众消费文化三个层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所形成的消费文化理念使得微电影能够在各大媒介平台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媒介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有了更多的机会亲近文化。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媒介、传播在大时代的发展中也愈加彰显独特的魅力,大众传播开始向着分众传播的方向发展,而这样的趋势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媒介技术为研究点,对引发目前分众传播的媒介技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目前分众传播的技术探究,注意到分众传播促使文化也开始从大众的狂欢向着小众的冷静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琰 《广告大观》2014,(11):94-95
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已正式步入"而立之年"。在日益成熟的同时,群雄格局纷争不已,如何在此番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未来的尽快蜕变与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在以移动互联网、影院平台等多元媒体营销席卷的当下,将其进行良性组合,实现创新的媒介选择传播,更是成为各大品牌必须解决的重中之重。2014年6-7月暑期档,正值以《哥斯拉》、《明日边缘》、《窃听风云3》、《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以下称《变4》)等为代表的影片热映。  相似文献   

18.
移动营销成功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一)移动营销概念的研究 美国的移动营销协会MMA 2003年给出了移动营销的定义:移动营销就是利用无线通讯媒介作为传播内容进行沟通的主要渠道,所进行的跨媒介营销。该定义是目前业界较为公认的定义。这里的无线通信媒介无疑就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和这种娱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大众文化明星,也进而造就了大批的粉丝和粉丝团。但是,这个时候的粉丝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从"追星"到"造星"的转变使得粉丝已经不再被单纯的解释为狂热且不可自拔的追星族,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强的本位意识。而大众媒介对这一转变的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媒介的作用过程中,粉丝与媒介的关系也由先前单一的传授关系转变为双向互动关系。无处不在的粉丝文化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媒介与粉丝文化的传播方面入手,对粉丝文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育发展为世界性的大众娱乐项目,其已成为大众媒体的重要内容源泉与支撑,且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形式与大众媒体保留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并且它对新媒体发展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主要研究了体育媒介对大众媒体的依赖和对大众媒体成长的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