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广电与电信两大产业的碰撞,发生在移动媒体领域,具体地说,就是围绕着“手机”和“电视”的融合,广电与电信的争拗达到了白热化。  相似文献   

2.
刘静 《中国报业》2023,(12):172-173
当前,全球传媒业面临着媒体融合的实践问题,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也在推进过程中。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媒介间的界限逐步模糊,社会向“媒介化”方面发展,社交化、移动化成为当下媒介传播的典型特征。当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向“融合”迈进的趋势。本文结合主流媒体的自身发展情况,探讨实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罗庆学  靳芝 《中国报业》2023,(11):222-225
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慢半拍”“少一点”等思维定式成为阻碍纸媒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拦路虎”。结合地方主流媒体融合转型当中遇到的现实挑战与新机遇,应对其融合破冰进行分析。可构建全媒体思维、互联网思维等适应“四全媒体”发展需要的新思维模式,做到观念破冰、理念再造、链接重构、与民同心,推进媒体融合,提升服务功能,可为地方主流媒体重建用户连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五大元素,组合有效公交车身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轩 《中国广告》2005,(11):197-199
“我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但不知道是哪一半。”随着广告监测手段与技术的更新,媒体广告组合投放策略日益精准,媒体投资人的困惑正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徐轩 《广告大观》2005,(5):135-137
“我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但不知道是哪一半。”随着广告监测手段与技术的更新,媒体广告组合投放策略日益精准,媒体投资人的困惑正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周湘艳 《广告大观》2009,(5):117-118
在广播媒体的发展之路上,先后经历着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多样新媒体形式的冲击,曾一度被定位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媒体发展令人担忧。但是,多年过去了,“广播时代”并没有远去。相反,移动人口的增加、媒体融合趋势似乎已经为广播媒体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7.
杜红伟 《中国报业》2023,(13):129-131
媒体融合是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所面临的阻碍主要在于局限于形式的融合、发展目标不清晰及缺乏创新性等方面。为了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的融合发展,地市级媒体应当从双向创新“形式+内容”、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发展形式、跨界合作生产内容、整合资源平台、深化信息技术、设定协同机制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融合发展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刘绣明 《中国报业》2023,(4):165-167
当前,媒体融合正在经历剧烈的变革和阵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的广泛应用方兴未艾,5G技术将使“万物互联”“万物皆媒”变为现实。人们日常的信息交互模式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蝶变。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需要依靠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卫星技术等方能赢得广大受众。电视新闻行业要立足长远,需借助互联网优势,大力融合各种媒体。当今媒体传播形式受融媒体影响,融合传播模式是必然趋势,也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本文就融媒体背景之下,电视新闻融合性传播路径展开深度分析探讨,以期与广大同仁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9.
何用 《中国报业》2023,(5):164-165
当前媒体融合进入关键期,地市级媒体承受着上下两级媒体的双向挤压,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复杂环境,必须靠人才竞争和队伍建设,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培育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和一批年轻骨干成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广告导报》2005,(4):98-98
盘点2004年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历程,“竞合”一定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从“媒介金牛工程”到“华东全垒打”,再到浙江卫视、广东卫视携手打遣财富频道,哪一个不是电视媒体由单纯的竞争走向竞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刘挺 《中国报业》2023,(1):68-69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地方党报如何在践行“四力”中,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检验全媒型采编人才队伍建设和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本文以马鞍山日报社“铸力行动”融媒体大练兵活动为例,全面梳理总结报社以“大练兵”促“大融合”“大提升”,不断强化优质内容生产力、提升报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桂婷 《中国报业》2023,(11):234-235
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当下,从媒体融合发展到“四全媒体”建设,主流媒体正加快转型步伐,拓宽新视野、拥抱新技术,向着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不断前进。新闻记者应当主动适应传播格局的变化,在守正创新中体悟新闻报道“深”与“浅”的辩证关系,不断增强“四力”,练就过硬本领,在勤学苦练中解决“本领恐慌”问题,担当新时代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3.
“我只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我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半被浪费了”,我们对广告效应提出了这样的置疑。进入21世纪以后,媒体的发展更加迅猛,许多新媒体的出现和冲击导致媒体高度分化。五花八门的传播终端充斥在人们的身边,带来了零散而又杂密的信息传播.为当今企业树立品牌带来了极大难题。因此,今天的食品企业面对品牌传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我想进行品牌推广,但是不知道采用什么形式,选择什么样的媒体”。  相似文献   

14.
庾良建 《广告大观》2006,(5S):36-37
互联网媒体的角色——从龙套到配角 谈富媒体之前,我们先谈谈互联网扮演的角色。曾经在接受北大研究生采访的时候,我说全球的互联网跟传统媒体的关系将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偷”,也就是起步阶段,有人说这个技术有多好,其实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只能去拿一点点的份额;第二步,应该叫“补”,就是说我们真正能够看到互联网这种媒体跟传统媒体的区别在哪,去充当配角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段泓冰 《浙商》2011,(23):94-94
高管“高”在哪?除了职位高、薪酬高,最重要的是对企业经营之“道”的理解高。倘若这种理解不能正确地传递给员工、影响员工,企业商学院就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业》2012,(5):70-70
继互联网之后,平板电脑为数字时代展开了新的图景:多媒体、触摸屏、便携、无线、全天候……上市仅两年,平板电脑就被赋予“报纸的增强版”“最佳融合媒体”等称号,被业界认为代表着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将平板电脑的诸多优势“为我所用”,助力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或许是对当今电视媒体生存现状的最佳描述。异军突起的视频网站、老龄化的观众、成长壮大的民营制作公司。交相刺激着此前“衣食无忧”的电视媒体。当互联网与电视融合之后,我们所谓的电视台将有可能变成一个个碎片化的节目,变成只有电视内容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工作着,就是幸福的,尤其是从事着你喜爱的工作。新浪执行副总哉陈彤就是其中一个幸福的人。也许他很难再次登上事业的另一个顶峰,但他被圈内人称为“互联网媒体规则的制定者”  相似文献   

19.
薛帅 《中国报业》2023,(3):16-19
媒体传播对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媒体时代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升级、打造媒体融合下的矩阵式生产与传播格局,是时代赋予媒体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通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积累融媒体生产与全媒体传播经验,特别是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宣传报道中,创新“一体策划、聚合传播”工作机制,传播覆盖面创历史新高,成为行业媒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培养全媒人才队伍的一次体系化实战,为全媒体时代大型文化艺术节的传播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李睿 《中国报业》2023,(19):108-109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广播不仅要借助新技术、新平台继续“横向发展”,扩大融合范围,还要在当下融合领域继续培育和追求“卓越”。本文结合融媒体环境,从多个方面对广播媒体的发展进行探讨,指出只要从业者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能够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