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苗 《中国报业》2012,(16):49-51
当今新闻和传播学术界,微博是不是一种新闻形态、能否成为公民新闻传播的有效模式等问题,都在研究之中,并且在逐步深入。博客自诞生以来,公民新闻便开始频繁地进入公众的视野。由于微博是一种天然的适合突发事件新闻信息传播的媒体,所以微博信息传播又使公民新闻得到了新的发展。当代微博为公民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一个契机。微博具有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近几年得到很大发展,新的传播模式不断出现,其中就包括新生的网络应用形式——微博。微博新闻,即网络用户在新的网络技术平台所发布的新闻信息。本文讨论微博新闻对公民意识形成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日,几大门户网站都正大力布局微博,微博不仅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方式,还成为了一种在很多方面优于现有媒体的新闻发布工具。微博为人们更快捷便利沟通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同时也创造了重要的新闻源和全新的新闻形式。传统媒体通过与微博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自身的新闻源和加速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国内大型互联网门户亦可通过结合微博优化自己的新闻网,吸引更多的网友关注新闻事件,对话题进行互动探讨,增加新闻流量。结合微博的发展现状,对微博的传播优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微博之于新闻传播的意义,可以看出,微博之于新闻传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博平台的日渐成熟和微博受众的日益壮大,微博已经成为继SNS网站和博客之后的又一信息发布及传播的主要平台。2011年以来,各地旅游局掀起了一股"微博营销热",纷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旅游官方微博营销,然而如何衡量旅游官方微博营销的效果和价值,成为社会、行业、学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从美国哈罗德·拉斯韦尔"5W模式"传播模式理论入手,分析了旅游官方微博旅游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游官方微博营销效果的"微博发布者、粉丝、博文吸引力、传播途径、传播效益"五大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8个二级指标,从而构建了旅游官方微博旅游营销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双芷慧 《品牌》2014,(8):225-225
现阶段,微博已然成为我国新闻传播的一大重要方式。本文从探讨微博对于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微博新闻存在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微博新闻的基本特点并就当前我国微博新闻中的问题所在做了系统的论述分析。最后,针对解决方法和完善策略的问题,笔者做了理论性和观点性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注册用户的迅速增长,无论是作为公众的交流平台,还是媒体本身,抑或是营销平台,微博都显示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微博营销成为企业争相试水的对象。微博的火热发展推动了微博营销的产生与发展壮大。在我国微博用户迅速上升、微博营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微博营销对消费者口碑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已经提到营销日程上来。相对来说,口碑传播是信任度较高、成本较低的传播方式。鉴于此,商业化正在逐步潜入微博,一种新的品牌传播和营销模式正在形成。本文结合微博营销的特点,以我国微博用户为研究样本,通过微博营销对消费者口碑传播的环境分析和案例分析,了解了微博营销对消费者口碑传播的价值。最后通过得出的结论提出管理建议,以期为我国微博营销的发展提供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文传播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传播媒体都重视和普遍使用的一种传播模式,对于平面媒体而言,图文传播特别是新闻摄影的价值已经成为创新和改进的重点。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当前图文时代和新闻摄影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新闻摄影在平面媒体传播中的价值进行深入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传播方式与传统新闻节目融合发展,是网络时代新闻报道创新的必由之路.针对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日照日报社创建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网络新闻客户端等信息平台,开展多种内容选择、编辑与报道方式,加强新闻报道主体、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媒体新闻内容、编辑方式与传播路径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启峰 《中国报业》2023,(19):158-159
近年来,基于微博、微信、客户端APP的“两微一端”融媒体新闻传播媒介得到快速建设。通过坚持“互联网+”新闻媒介采编与传播思维,运用网络融媒体平台策划新闻选题、采编网上网下新闻内容资源、设计合理的新闻编辑制作与报道模式,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不同的产品形态,创新新闻文本、图像、音视频的组合及呈现方式,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交互式的新闻体验,实现传统新闻编辑与报道的形态创新、传播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俞坤  金永生 《消费导刊》2011,(13):111-112
名人微博的传播优势与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使得其商业价值逐渐凸显。为了更有效的充分发挥名人微博这一自媒体的价值,利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微博的盈利模式优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名人微博传播特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植入式广告的名人微博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第五代传媒,已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本文以肇庆端砚公益文化团微博为例,对微博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和缺点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若干有助推动微博传播传统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国际新闻界》等11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中讨论微博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献的初步分析,笔者发现国内对微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关于微博改变信息传播机制,加速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融合;二、关于微博对新闻报道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轶妮 《商》2014,(50):177-177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这一新媒体的力量不断“膨胀”,从不断更新的网络事件到不断产生的网络新词,从不断壮大的网民人数到不断繁衍的网络经济,从获取信息的门户网站到发布信息的分享平台,网络在无形之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它给我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的改变。而微博这一网络“新星”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与欢迎,其社会影响力在日益彰显,微博不仅带来了新闻传播的新格局,也带来了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我们有必要对微博这一产品进行深入认识。本文将从微博的兴起与现状,微博的兴盛原因及其传播特点,微博信息的传播机制分析,微博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微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微博运营中的监管和盈利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微博自传入中国以来得到迅猛发展,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及影响,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行为方式,给社会文化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这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与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特点密不可分.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微博的简单传播模式,对微博的传播过程做简洁直观的描述,从而进一步分析微博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瑞蕊 《中国报业》2023,(17):102-103
新媒体形式种类繁多,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在推进传统媒体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新闻传播力是最关键、最难以突破的问题。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分析传统主流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探索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遭到了严峻挑战。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已成为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指媒体传播渠道的融合,而是要改变原有的以新闻内容制作为主体的新闻传播模式,将用户体验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策略,通过分析传统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萍 《中国报业》2023,(13):100-101
新闻短视频化实现了新闻和短视频的有机结合,不仅创新了传播形式,而且提升了传播效果。现阶段,新闻短视频传播模式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本文分析电视台新闻短视频传播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对新闻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通过对高新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新闻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对公众的影响力,增强新闻信息的价值。本文对传统电视广播产业问题进行剖析,就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进行新闻传播途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横空出世以及超快的发展速度,改变了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同时其催生了全新的营销模式——微博营销,对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海南黎锦及其营销现状,阐释微博的特点,提出有关海南黎锦微博营销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欢欢 《中国报业》2014,(22):93-94
本文以新闻传播与思想政治关联性入手,分析新闻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揭示新闻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及舆论导向,并结合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微信平台与传统教育模式对比,分析新媒体平台为新闻传播主体的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之处,对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策略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