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华明 《北方经贸》2006,(5):49-50
随着全国人大对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修改,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已由原来的800元调整到1600元。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仅仅是个税改革的一个开始,而不是完结,更不能把调高免征额看成是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的“速效药”,我国个人所得税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调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现行个税免征额调整办法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个税免征额与CPI挂钩的必要性,初步构建了个税免征额与CPI挂钩的公式,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个税免征额与CPI挂钩具有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2011年9月1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提升至3500元,众所周知,个税作为对居民收入影响最大的一个税种,其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将以个税免征额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上海市居民的消费进行相关的论证。个税免征额的调整不仅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观,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暂仅以上海为例,分析思路与方法,希望能为其他各省市乃至全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2011年9月1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提升至3500元,众所周知,个税作为对居民收入影响最大的一个税种,其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将以个税免征额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上海市居民的消费进行相关的论证。个税免征额的调整不仅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观,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暂仅以上海为例,分析思路与方法,希望能为其他各省市乃至全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城镇居民的中等收入及偏上户是个税改革的最主要受益者,而税改对高收入者影响甚小,对低收入者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回顾个税免征额调整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个税免征额调整对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并用长沙市居民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个税免征额的调整在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中等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的同时,还提升了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了居民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7.
徐妍 《致富时代》2011,(4):75-75
该文通过个税的基本概念、征收对象、免征额等方面讨论个税的改革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石红红 《商场现代化》2010,(20):155-156
在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免征额问题受到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从区别起征点与免征额的概念入手,针对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存在的未考虑地区差异、未考虑家庭差异、工薪阶层个税负担沉重等缺陷,提出了适当调整税率、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设置能自动调节的公式化免征额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要求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不断,焦点是工资薪金税目免征额的调整,2011年的新个税方案中被提高至3500元,但一些民众认为仍偏低。本文分析了免征额的调整对居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分析表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税目免征额调整对财政收入“减收”效应并不明显;相应地,免征额调整对于缩小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民众对于包括免征额调整在内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不宜过分关注。收入差距等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财政经济政策的整体推进,税收政策应以个人所得税的“综合化”和税制结构的“直接化”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个人所得税开征三十多年来,个人所得税已是我国第四大税种,2010年占税收总额的6.6%,其中工薪阶层承担了65%的个税税款。针对收入分配差距,"十一五"期间个税曾调整过两次,主要是提高了免征额,但收效甚微,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分配不公现象凸现。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以及拉动消费增长,建议调整免征额应考虑地区差异,通货膨胀率或者物价指数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来恐怕没有哪一个话题能像关于800元个税免征额的讨论那样,即牵动百姓民心又牵动中央政府敏感的决策神经了。早在去年,来自各方的消息就称,新个税法规已经修改到第七稿,有望2003年出台,但时至今日,尽管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使有关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讨论再次升温,但是这份供官方决策参考的报告在被媒体热炒近一个月后却没有从官方传出丝毫有关改革的确切消息,各方官员守口如瓶,态度谨慎,而另据了解,《个人所得税法》并未被列入今年的人大立法修改计划,百姓关心的800元免征额改革何时落槌,目前依然一头雾水。800元个税免征额,执行了20多年,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它已经不适合中国当前国情,但为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改革会如此缓慢艰涩,它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尹娟 《理财周刊》2006,(2):53-55
个税改革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提高到了1600元,对于个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身上的税收负担减轻了。不过,仔细数数我们身边的税收,你知道我们需要缴纳的税收有多少,具体的纳税办法又是怎样的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显财 《财贸研究》2010,21(5):84-89
免征额的调整应该是一种科学的公共决策行为,而非受公众舆论影响的产物。从免征额自身的特点来看,它体现的是税收对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注,国外一般通过指数化、税收负担家庭化等方式来予以实现。在这种基本原则指导之下,结合我国国情,现阶段免征额宜采用固定式,但适用期依累计通货膨胀水平而定的方式;同时,宜依据纳税人的婚姻状况分设免征额,并借助已经地方化的可于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来平衡税负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设定的主要依据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然而这一指标并未包含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抚养赡养支出、子女教育费用"等必要支出,也未将个人的实际家庭状况、物价水平等纳入考量,以此作为标准显然难以反映居民实际纳税能力。本次调研展开了一项关于杭州市居民"生计费用"的调查。由此更好地了解当前居民消费支出的实际情况,从而为个税免征额设定标准现存缺陷的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在充分考虑民意的基础上,将工资薪金应缴个税免征额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这是近年来个税改革力度比较大的一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次个税法案称为一个官民意见的博弈过程。这一过程民意得到尊重,立法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的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990年到2018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设立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免征额的调整对消费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免征额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居民消费;第二,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免征额的提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针对工资、薪金的税收)的现状,通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中免征额制定的分析、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个税免征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个税免征额理性上调的经济效应,认为免征额上调会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利于拉动内需破解通胀,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之后从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目标出发,提出社会转型期完善个税起征额的合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宋建梅 《商业会计》2011,(22):49-50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标准由二审稿的每月3000元上调至3500元。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同时将现行工资薪金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第一级税率由5%降至3%。本文拟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标准存在问题入手,探讨免征额标准确定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工薪所得免征额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受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减少,使国内商品积压,工厂企业倒闭。要扩大内需,刺激人民消费,缓解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就要适当地增加人民的收入。而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及免征额的调整,进一步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对人民的负担是很必要的。本文就经济危机当前,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调整和个人所得税的完善等方面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