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有严格限制,法律对此问题的规定有不足之处。股东违反法定程序进行股权转让,其效力应为可撤销。公司可以对股东股权转让进行限制,但不得侵犯股东的法定权利。在遵守合法性前提下,可以利用公司章程更好地规范股权转让行为。  相似文献   

2.
雷蕾 《企业家天地》2011,(11):169-170
鼓浪屿食品厂股权转让纠纷案这种因股权转让而变成单一股权的案子随着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承认而一去不复返了,我国新《公司法》顺应了时代潮流,用七个条文对一人公司作了规定,使得争论已久的一人公司的制度得以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股权转让自由原则是公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为了维持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封闭性,需要对股权转让自由给与必要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仅是对前者的一种修正和补充。新公司法72条规定的同意手续是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条件。新公司法赋予公司以更大的自治空间,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作出变通,但不得剥夺股东转让出资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股权是典型的财产性权利,具有流动性和转让性。股东因出资而享有股东身份、获得股东权益。股权转让是股东经济利益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行使股权最为普遍的方式。但是,日益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活动也逐渐趋于复杂性及多样性,同时带来了高风险性。因此,针对公司股权转让中出现的不同风险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对维护社会交易安全和保障交易双方当事人利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虽较之以前有所进步,但法条仍然规定过于简单,使之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法律问题,对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往往也难以认定。本文结合我国法律规定和公司运作实务,对有限责任公司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法律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对公司在运作中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优先购买权制度对维护有限公司的人合性起到了巨大作用。在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时,为平衡其他股东与协议相对人之间的利益,应当认定转让股权的股东与第三人之间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是有效的。将优先购买权下对外转让股权的合同认定为有效合同的主张既将合同效力与权利变动结果相分离,维护了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又保护了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符合法律公平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目标公司在对赌协议中提供担保的交易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模式,但在实践中对其是否有效存在争议,长期没有定论。对赌条款的效力与参与对赌的主体息息相关,与公司对赌因违反资本维持原则、违背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基本法理而无效,与股东对赌不会因股东这一特殊主体而无效。与股东对赌的同时由公司承担保证责任不属于实质上与公司对赌而无效,而是形成了与对赌密切联系却又有区别的担保法律关系。担保条款符合我国《公司法》第16条第二款的规定即为有效,目标公司就须承担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8.
有限责任公司在诸种公司类型中是最晚出现的一种公司类型,并以其规模小、人数少、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等特点成为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公司类型。它充分体现了资合性与人舍性的统一。在其股权的转让过程中,如何判定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与股权的转让、股权变更后“一人公司”的取舍以及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如何体现有限责任公司资合性的本质和人合性的色彩是本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控制权协议转让通常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然而控股股东的更换是否能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控股股东的更换效率受投资者保护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存在较多的无效率交易,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公司绩效,这在股权转让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0.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包括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一般是自由的,但受公司章程的限制。股东向公司以外第三人转让股权关系到其他股东权利的保护,所以在实务中,应全面理解把握法律规定的同意条件和优先购买权两个实质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