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自从2004年发生中航油期货巨亏以来,在过去的6年间,众多学者围绕中航油期货巨亏这一事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试图对我国学者围绕中航油事件所做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同时结合已有研究发现,提出一些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2.
谢鹏 《商务周刊》2008,(1):60-62
陈久霖和中航油的悲剧让国资委痛定思痛,开始在央企内部力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陈久霖"之鉴2007年12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2007中国风险管理标准化国际论坛上,与会的央企领导们再次提起了3年前的中航油陈久霖事件。"中航油事件对我们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是一个教训和反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对《商务周刊》说。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2008,(20):30-30
<正>中航油在新加坡炒期货巨亏5.5亿美元,去年已全部偿清,中航油巨额利润惹质疑。曾一度被业内认为重生无望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简称中航油),出人意料的是竟然仅用了1年、提前4年就还清巨额欠款。不仅如此,在2007年该公司还实现了3350万美元的净利润,分红派发更是高达21%。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企业中,财务控制一直不能赶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加入WTO,这就越来越要求我国的企业必须和国际经济接轨,在财务控制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控制制度。而我国发生的“中航油”事件,给我国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制度造成极大的震撼与挑战。主要通过“中航油”事件发生的原因论述了我国集团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1月17日,国资委确认,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临时党委书记、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海连成已正式被免职,原中石油化工与销售公司总经理孙立接替海连成的临时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职务。此外,中航油集团还聘任赵寿森担任总会计师。国资委方面称,海连成的免职是由于“海连成接近退休年龄,这属于正常的人事安排和调动”。但由于此次人事变动是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巨亏后,中航油集团  相似文献   

6.
继三年前的"中航油"丑闻之后,2008年9月中信泰富在外汇市场上因为赌错澳元走势而损失155亿港元,12月2日又爆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在燃油市场的巨亏。本文从中信泰富进行的交易、交易分析以及亏损的原因三个方面分析"中信泰富"事件,并对中国利用外汇衍生工具的方式提出建议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林宇 《市场论坛》2005,(8):72-73
2004年年底,新加坡中航油事件在业内引起轰动,公司总裁陈久霖被认为是造成5.5亿美元亏损的主要责任人,因为各种迹象表明陈久霖在任职期间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陈久霖案重新掀起了“关于中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探讨,也让世人打开了记忆的匣子。  相似文献   

8.
王玉红 《大经贸》2005,(8):68-69
曾几何时,“中航油事件”猛然浮出水面,一个曾经被誉为“过河尖兵”的明星境外国有企业以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走向破产,带来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国内审计风暴正如火如荼,而“中航油事件”的出现,无疑向国人发出警示:境外审计,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领地”。  相似文献   

9.
焦点     
《品牌》2010,(6):8-8
<正>[人事]陈九霖蜕变复出6月初,原中航油高管陈久霖再度现身央企,这一次他是以"陈九霖"的新身份出任中国葛洲坝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6月4日,葛洲坝国际将陈九霖的名字悄悄挂到主页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关》2005,(3):20-20
2004年12月的北京早已是天寒地冻.但位于赤道附近的美丽岛国新加坡却依然是炎炎盛夏。北国和南国气温的差别一如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原总裁陈久霖前后的两重心境:一种是明星企业家呼风唤雨的春风得意.一种是赌徒输光后“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仿佛就在一夜间.陈久霖和他的中航油就从天堂跌到地狱。  相似文献   

11.
程文琪 《商》2013,(8):36-36
中航油破产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此破产事件入手,分析了中航油破产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对行业发展的启示,对金融衍生品行业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川物价》2005,(1):29-30
《新京报》日前载说,2004年的12月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浪潮具有标志性的一个月份:12月初,中航油惊爆5.5亿美元巨亏,其引发的冲击至今余渡未尽;12月8日,联想12.5亿美元吞下全球PC业的鼻祖IBM的PC业务;12月末,彩电业的红太阳——长虹传出被骗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章说,“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陷阱”的说法似乎已经落入“俗套”,但现实无情地将国人拉回对“俗套”的反思之中。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投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以中航油事件为例探讨了中航油集团破产原因,并以此为基础阐明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风险特征。最后针对当前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制度的存在缺陷,提出对投资风险合理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近日爆出丑闻,其因投机性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而蒙受约55亿美元(约45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因资不抵债而不得不寻求破产保护。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从人才的利用和管理、衍生工具的使用、内部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对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企业在实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中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血本降价”──楼台还是陷阱──利用“血本降价”的手段宋促销的商家,很多情况下让消费者们吃了“哑巴”亏,很多时候侵犯了同行业的利益,而走到了法律的边缘。姜少勇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争取客源,挖空心思取悦顾客,是众多商家的目标。如今,只要漫步大街...  相似文献   

17.
别忘了那一场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车之鉴”现任美国期货协会会员、加拿大多伦多股票交易所董事局顾问等多个职务的国际金融人士丁大卫,对发生中航油事件感到十分遗憾。他认为,中航油这样的事件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早在10年前,中国已经在期货及其他衍生品市场上经历过一个非常大的风波了,国家的监管是很严的,而且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8.
陈久霖揭密     
历史往往会出奇的巧合。1995年,也是在新加坡,巴林银行驻新加坡交易员尼克·利森(Nick Leeson)在投机性外汇交易中损失12亿美元,导致这家老牌英国银行倒闭。差不多10年后,历史重演。2004年年底,新加坡爆出巨大新闻,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viation Oil)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中亏损5.5亿美元,公司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中航油(新加坡)的掌门人陈久霖也成为了新加坡金融市场上的“第二个利森”。《商务周刊》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陈久霖。作为事件的“导演”,他的生活经历、成功道路,个性以及他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了他的思维和决策,并最终滑向“深渊”。值得指出的是,中航油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但不应该仅仅归结为陈久霖的个人悲剧,它留下的一个更大的现实意义是:中国的境外资产在国际酱市场上搏击风浪的使命,不仅仅是个人的使命,而应该是一个融合企业家精神、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有效的外部监管的系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品牌新闻     
中石油中石化入股中航油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股份制改革8月正式收官,由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入股组建的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将于8月挂牌。中航油集团新闻发言人称,在新公司中,中航油集团、中石油、中石化持股比例分别为51%、20%和29%。同时,中石油、中石化还计划同海航集团共同成立一个油料公司与中航油对抗,从而彻底打破其对国内航空油料市场的垄断。中航油集团的主营业务航空油料经营,主要由中国航空油料  相似文献   

20.
一、"中航油事件"始末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垄断中国民航燃油市场的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集团)持有中航油60%的股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