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沪港经济》记者:在我们的交流中。常听你说起“悟”,你怎么理解“悟”的含义呢? 谷庆:“悟”是人在提升自己认知水平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细节、事件和得失结果构成,而“悟”就是对自己的得失、成败的反、归纳,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庆超 《魅力中国》2013,(10):224-224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  相似文献   

3.
《商道》讲述的是19世纪初朝鲜正祖时期名历史人物、朝鲜巨商林尚沃从一个卑微的杂货店员成为天下第一商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在经商中悟得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所谓“商道”。按作的理解,使林尚沃取得巨大成功的是其师父石崇大师的三句真言:第一是“死”,只有自己对死有所感悟,才能战胜人生之危机;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站在巨人肩上”,人类的知识都是通过不断积累才有进步的,人们都在学习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着。股市也是这样,要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而不必自己从头去悟。假如一个人不学习现有的股市知识,而自己从头开始,只从自己的操作中去感悟市场,总结知识,哪怕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也不见得能取得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4,(38):145-145
N多的爱情电影来到我们身边,你是否被影片优美的画面和故事所打动,影片是否引起你对自己初恋的回一亿?初恋,是一个连想一想都让人陶醉、让人痴迷、让人幸福而美好的字眼。因为每一个初恋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所以初恋时光是为真爱而燃烧的爱情符号。女神们都说:“姐享受的不是面膜,是初恋时光。”男神们也谈:“恋爱不送礼,送礼只送初恋时光。”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中,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深切感到需要改造自己和人们的学习与思维。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澳大利亚“可以得到的未来”组织会长彼得·伊利亚德意味深长地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所以,要想使自己不成为“未来的文盲”,不成为被明天遗弃的人,就必须善于学习和思维,高度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知识经济的竞争在本质上是创新思…  相似文献   

7.
学会自信     
王建社 《宁波通讯》2011,(12):62-62
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说过,“大美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良工必有不巧。”意即世上无尽善尽美之物,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的长处与短处相互依存,相伴而生。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说得更为直白:“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众人也会承认——这就是天才。一个人应学会更多地发现和观察自己心灵深处那一闪即过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世界是平的     
《上海国资》2006,(10):82-82
一个美国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常听爸妈说,“儿子啊,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子没饭吃。”现在自己则说:“女儿啊,乖乖努力念书,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相似文献   

9.
王新滨 《辽宁经济》2001,(11):28-29
标新立异果敢决策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的话。的确如此,人生的价值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怎样去做,又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谁也不会轻易选择什么或放弃什么,机会也总是喜欢那些善于寻找的人。改革的大潮中总有一些人,按捺不住自己的一颗躁动不安分的心,想在商海中驰骋。曾担任大连庄河市海洋村村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的孙长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记者:当今中国建筑材料行业中铝合金门窗还尚未广泛推广,而您却在大连地区首家推出塑钢门窗,这在同行业中震动不小,…  相似文献   

10.
狂妄的人自称是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还有一种人照看着命运,不强求不畏怯。走运时他揶揄自己命好,倒运时他调侃自己的厄运,他无视命运,又与命运同行。他会说:“命运就是你对待命运的态度,是你不断努力的那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集体经济》2011,(4):64-64
这天老王的农场来了一个年轻人。一见到老王就故意出示证件炫耀说:“我是农业部门的视察员,我要检查你的农场。”这个年轻人得意洋洋地走在路上,指着一片菜园问:“是不是大麻?”老王不耐烦地说:“这是油菜,连大麻跟油菜都分不清楚!”年轻人不悦地说:“什么话,不需要你多嘴!我自己去检查,你不用跟来。”  相似文献   

13.
悠幽斋     
《广西经济》2009,(11):60-60
坐火车 一天,汤姆正坐在去华盛顿的一列火车上,车厢内只有他一个人,当列车在一个车站靠站时,车门打开,上来一个大汉,用刀抵住汤姆的颈部威吓道:“要钱还是要命?”汤姆吓得浑身抖抖索索地回答:“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大汉恶狠狠地问:“那你为什么发抖?”汤姆哭丧着脸说:“我以为你是检票员。”  相似文献   

14.
善良的尴尬     
我向来赞成人性向善论的。《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培根说:“向善的倾向可以说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如果这种仁爱之心不施于人,也会施之于其他生物的”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发展得益于善良,追求善良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都不难理解。然而,你不能不承认,在如今转轨变型的社会中,有人竟然专门为善良的人设下陷阱,专门利用人们的善良来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利用人的善良赚钱,实际上已成了一种行当。很多城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讨伐人的身影,有健康的,有残疾的,有大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单个的,有团伙的,有唱歌、拉琴的,有躬身伸手的,有跪地乞求的,在大街上形成一种十分抢眼的“风景”。每当我看到这些人,心是就充满一种复杂的感情,我觉得,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确实是由于病残需求助,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开“乞讨公司”的,利用人们的善良来实现自己的发财梦,他们就是货真价实的骗子:当你把自己的善良给予一个确实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不说心情舒畅,至少也有个心里平衡,但当你发现自己把自己善良的意愿给了一个骗子,不仅会生出被欺骗,被玩弄的怒气,而且有一种为虎作伥的无奈。  相似文献   

15.
《民营视界》2005,(2):33-33
远东集团副总裁卞华舵博士说:“实现企业持续成长,成就百年基业,是每个企业追求的梦想。民营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关键在人,哪怕你的企业已经做得很大。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脱胎于家族制,对现代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有个学习、吸收的过程,但干企业不能停,不能等你学好了再干,所以,在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的过程中,还必须用好人,用好他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2004人才市场走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信息》2004,(3):65-66
最近,在某大招聘网站上有这样一个调查:“猴年的你有什么职场心愿?”,接受调查的人中,将近50%的人选择了“充电、学习、提高能力”。专家指出,职场压力在明年继续放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集体经济》2012,(5):34-34
有个人即将到一个县挂职担任领导职务,在赴任前,他拜访了自己的老师,当然是希望老师能给自己提出点忠告。老师从书房里拿出一部《论语》:“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就送你《论语》吧。”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13,(17):81-81
问题: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有可能感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犯罪就会滋生、增长。你若作为管理者,试就这一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9.
马继军 《当代陕西》2011,(12):36-37
识人难,难在识德。德无质量、无形状,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对人的行为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还起着关键性作用。识德难,“比较”是考察干部德的一个好方法。看是与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现实中一些干部喜欢做“老好人”,不仅“事...  相似文献   

20.
田梦 《宁波通讯》2008,(6):60-60
问题: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扣果有人打坏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有可能感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犯罪就会滋生、增长。你若作为管理者.试就这一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