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及VAR方法,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及升值预期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总体比较大,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主要来自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国际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倒逼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入的协整方程,实证分析了2000年至2007年初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考察了利差、通胀、汇率预期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和股票市场发展等因素对不同性质资本流动的影响。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币稳步升值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短期资本的流入套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外利差对短期资本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是否具有驱动效应,对应着治理通货膨胀的不同政策选择。通过分析1998~2008年期间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传导机制和驱动因素,表明人民币加速升值并不是平抑这段时期国内通胀的有效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暗示,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大幅波动会影响市场预期,造成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大。从长期看,如果人民币继续大幅快速升值,贸易萎缩和资本流出的通缩效应将占主导地位,从而会增加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需要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遵循内外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来调整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4.
利率与汇率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最重要的价格变量,两者的波动都会对国内的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利率平价理论、资本流动理论以及经典的IS-LM模型,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对人民币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之间的复杂变动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研究表明,我国的外汇市场、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人民币加息与升值的双重压力所产生的资金效应和股票资产的价值重估效应将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形成的国际热钱内流趋势不可忽视,我们应对由此可能形成的经济泡沫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应谨慎处理好人民币加息与升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货币需求、货币竞争替代理论,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境外人民币需求函数,推导出影响境外人民币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过变结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重点分析了汇率预期和政策变革等因素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具有明显的长短期效应,随着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汇率预期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和中国国际收支影响将更加显著,国内政策需要关注汇率预期情况;政策因素,尤其是2010年以来的制度变革有力地推动了香港人民币存款增长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而国内货币政策和利率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含货币替代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利用2002-2010年的月度数据应用边限协整方法研究了货币替代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及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即期汇率及汇率预期受到货币替代及国内外通货膨胀差别的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反向货币替代总体上使得人民币升值及存在升值预期,从短期来看,货币替代可能引发人民币贬值及贬值预期,且存在货币替代的放大效应。因此,要注意防范货币替代对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岳成 《浙江金融》2022,(11):20-31
本文通过构建TVP-VAR模型,运用2005年至2021年的汇率样本数据研究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预期波动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预期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改革与资本项目开放能有效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虽可降低汇率的贬值预期,但会提高我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且长期作用更具波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房价波动的联系机理,并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房价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房价变动与汇率波动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汇率的预期上升会推动房价的上涨,而高涨的房价诱使大量境外资本流入,反过来又加大了汇率升水的可能性。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房价变动的传递效应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调整的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1994-2011年来我国的短期资本进行了估算,并实证研究了影响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结论指出,中美名义利差、物价差、人民币汇率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预期是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协整分析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主要还是短期的波动比较剧烈。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以减缓资本大规模的单边流动,与此同时,外汇管理部门必须改进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控制资本流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夏斌  陈道富 《银行家》2006,(1):27-32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2005年全球关注的财经焦点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夏斌先生和陈道富先生撰文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报告。预期人民币汇率将会在双向波劝、小幅升值过程中继续保持相对的稳定。并重点分析中国汇率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大背景下探讨我国的汇率政策。本文为报告的摘要稿,分两期发表。作者认为,各国经济、货币领域合作是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失衡的无奈选择,中国应做好以下七件事情: 进一步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继续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 坚持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要确立放慢海外上市节奏,积极发展本土资本市场的战略安排; 进一步运用好货币对冲操作手段; 增加双边贸易协定,提高亚洲区内货币的结算功能; 更重要的是应该积极落实并长期坚持内需主导战略。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季度,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主要特点是: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总体呈回落态势,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平稳转向稳健;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贷款向常态回归,其中中长期贷款明显少增,短期贷款需求持续保持旺盛;企业资金保持正常,储蓄意愿有所增强;银行间市场交易保持活跃,市场利率明显回落;与上年末比,人民币汇率升值1.01%,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热钱流入到中国,而同期中国房地产价格也在大幅上涨.运用VAR模型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房地产价格和热钱流入量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房地产价格和热钱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热钱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并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持续的正向冲击.因此,在当年形势下,要限制热钱流入中国,压缩热钱套利空间,建立严格的外资房地产准入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央行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时变性影响。研究发现,央行数量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影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相对"供给水平来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波动,宽松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贬值压力,在经济萧条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央行价格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相对"需求水平来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波动,宽松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在经济萧条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贬值压力。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股价上涨和热钱流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基于CLR(1996)模型和多重套利模型(2007)这两个重要理论模型来解释国内人民币升值、股票价格上涨和热钱流入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并结合样本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对人民币升值、股票价格上涨和热钱流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和上证综合指数上涨是热钱流入中国大陆的原因,但热钱流入不是人民币升值和上证综合指数上涨的原因。对理论模型解释和实证检验结果之间出现的异同。本文做出分析和解释。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着重考虑了这段时间以来国内普遍存在的两种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资产升值预期,并以此为切入点建立了热钱流入与上述两种预期的适应性预期计量模型;根据汇率改革以来相关数据,在估算热钱流入量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定量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资产升值预期与热钱流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并阐述了两种预期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和问题;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以货币供应量和汇率为代表的货币因素、供给因素以及需求因素引入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了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并利用1995年第1季度~2013年第2季度的数据来实证分析不同因素对于我国通货膨胀动态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前瞻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是前瞻性预期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其次,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影响具有最重要的作用,而代表需求因素的产出缺口以及代表供给冲击的原油价格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小;最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可以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月,金融体系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M2增速继续小幅回升,狭义货币M1增速保持平稳;贷款投放保持稳定,短期贷款多增较多;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增速回升,存款呈活期化趋势;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有所上升;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取2003~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因素,并对我国贸易项下的非法资金流动规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和国外市场需求变动之后,我国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之间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非法资金流入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变动可以解释我国的贸易差额;在剔除贸易项下非法资金流动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影响之后,我国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交易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震荡下行,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移明显;外汇即期市场交易延续活跃,外汇掉期曲线整体上移,汇率升值预期减弱,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进一步活跃。人民币外汇掉期、远期净额清算试运行,净额清算业务向衍生品市场延伸。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货币市场》2014,(2):57-63
2014年1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为:受春节资金需求推动,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大幅上行,交易量同比下降:债券市场持续回暖,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下移,形态趋于陡峭;境内人民币汇率呈V型走势;衍生品汇率走势显示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