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星 《中关村》2014,(8):55-57
5年付出,"海聚工程"已认定514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他们在京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已达161家。海外学人中心也得到了海外人才的广泛好评。一直以来,北京市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拓展引才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北京创新创业,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2,(11):95
2012年9月27日,由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市委组织部、中关村管委会、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12北京海外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式暨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宣讲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海外人才参会。此次活动是第二届北京海外人才交流大会的首场活动,分开幕式和政策宣传会两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3.
城以才兴,才因城聚。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正迎来城市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北京未来发展的有力引擎,而海外高端人才则将成为北京抢占的下一个高地。北京求贤若渴,留才有道。2008年12月,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成立。4个月后,北京发布《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和《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启动了北京海外人才聚集  相似文献   

4.
人才战略是科技兴国的第一步。随着国家"千人计划"和北京"海聚工程"人才战略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汇聚北京,迫切需要成立一个在京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社会团体,推动海外人才工作的发展。于是,2011年12月12日,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应运而生。不久之后,在协会会员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明星 《中关村》2015,(3):78-80
北京被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沿着这个方向前行,让海归发挥作用,让他们得到重用,是协会存在的意义。2015年1月31日,一场云集在京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盛会——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在京举行,逾百名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会员参加本次活动。会议总结了协会成立三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协会领导成员。会员大会结束后,协会又召开了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共谋协会未来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6.
海归潮涌中关村“高聚工程”聚英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磊 《中关村》2010,(2):20-21
中关村是一个需要海归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海归的时代。2010年1月8日,旨在为高端人才聚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提供服务的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服务大厅、中关村西区协调管理委员会、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揭牌。  相似文献   

7.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7,(2):106-107
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聚焦中关村科技园近日,“200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聚焦中关村——人才项目对接会”在京举行。此次对接会由“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首次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合作,共分为项目洽谈、人才招聘和创业咨询三个板块,分别组织了170多家企业及投资机构、21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家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代表同来自23个国家的300多名海外学人和近千名新近归国留学人员,进行了项目和人才对接洽谈。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 C 座22层的一间简朴大方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此次中关村科技园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的总策划,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袁方。此前就听说过袁方是去年北京轰动一时的“中关村十大 IT 企业海外招聘活动”的组织者,一直无缘见识。因为事先知道一小时后袁方还有一个会,所以不待寒喧,采访很快就进入主题。从北京市委机关出来创办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差不多4年的时间,袁方最大的感受是:中关村是北京乃至全国的人才高地,可谓是人才济济。挂牌于2000年1月10日的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有  相似文献   

9.
海元 《中关村》2009,(9):80-83
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2008年度引进人员名单揭晓,海淀创业园在园企业北京凯悦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洪流博士、北京易路联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洪博士、清华科技园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0.
明星 《中关村》2022,(1):72-75
<正>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指导、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办的2021"海外英才北京行"暨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面向全球发布了《全球青年创新发展北京共识2021》。当今社会正处于全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时代,人们生活的时空从农业空间、工业空间到互联网空间,如今飞跃到量子空间、太空空间,宏观可达天地万物,微观探索粒子量子。唯有创新思维,唯有人类想象,可以在这宏观与微观的自由王国遨游。  相似文献   

11.
明星 《中关村》2022,(3):80-83
<正>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凝心聚气,致力于打造一支优秀的人才服务队伍,为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加速,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生活和事业发展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为北京市的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习牧歌 《中关村》2011,(8):40-42
为了延揽更多的海外高端人才,目前北京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建立了7个海外联络处。  相似文献   

13.
鲍烨童 《中关村》2014,(9):95-97
当前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这为广大海外高层次人才都提供了机会,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也将为海外人才来京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也更加明显,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从国际上看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人才加速流动,一些国家纷纷修改法律,完善政策,出台措施,在引进留住人才上各显神通,这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明星 《中关村》2015,(2):66-68
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1所研究院,19所临床医学院暨附属医院,12所教学医院,科研与临床的结合紧密,这是吸引海外医学精英归国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人才争夺大战中,北京唤回海外英才的步伐更快了一步。截至目前,北京市"海聚工程"已经引回61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海聚"人才的聚集地,首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首医")吸引了多位重量级学科带头人。以马新亮、孙英和何秋水教授为代表的"海聚"医学精英的回归,正在为国家医学领域科研  相似文献   

15.
习牧歌 《中关村》2012,(12):29-31
2011年12月15日,常青藤高端人才创业园获得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的授牌,成为与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组织齐名的创新型创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6.
勒川 《中关村》2007,(4):69-69
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7000多名海归人员在中关村创办了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在吸引海外资金,千方百计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为这些高速成长的企业搭建人才快速引进平台和桥梁,成为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来,无论是业界还是坊间,关于"引进人才"和"精英移民"的话题热烈起来。 先说"引进人才"。国资委"大管家"称,"央企"为贯彻国家的"千人计划",拟用5年时间引进海外人才500名。  相似文献   

18.
将门宣布自己将帮助创业公司与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高效对接,使初创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坚实用户基础和战略资源,同时助力行业领先企业落地基于创新的战略布局,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新生态。2015年2月22日,国内首家专注于为初创企业寻找早期标杆用户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将门"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23,(6):32-33
<正>5月26日,“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作为2023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以“汇聚创新力量,赋能青年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国日报社、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办。教育部、中国日报社、北京市领导,驻华使节、诺贝尔奖得主代表出席论坛并致辞。相关部门、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学者代表,部分在京工作的杰出外籍专家和优秀国际学生代表共计约300人参加论坛,共话创新,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2013,(7):16-16
中关村管委会日前发布《中关村2012年国际化发展情况》显示,中关村吸纳国际化人才的能力逐步增强,2012年聚集的留学归国人员数量达到16万人,同比增长约17%,比2008年增长一倍多。此外,出口增速创五年新高、海外并购再掀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